2019年2月22日 星期五

【小筆記】阿爾斯蘭的「劍」

最近在閱讀鹽野七生的《十字軍的故事》,順便再將先前的《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從書櫃裡翻出來重新溫習。
 
關於那位西方中古歐洲十字軍的第一位「苦主」︰土耳其的年輕土豪「阿爾斯蘭」(不是田中芳樹筆下的那位偽娘……),他在歷史記載上的完整稱號為「凱立基.阿爾斯蘭(Kilij Arslan)」。「阿爾斯蘭」意思是「獅子」,「凱立基」在突厥語中的意思是「劍」。
 
我的腦中被許多廿年來的老問題給嵌入得很深。從以前讀到「上古漢語複輔音」理論之後,我一直都相信目前的許多漢字部件的兩套音讀系統是明顯的證據。當中一組,是帶有「僉」偏旁的,也就是「劍/澰」的分化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kl-」雙輔音的殘留。《逸周書》裡的「輕呂」、「徑路」,有時也可以用單一漢字「劍/鐱」來取代。而我認為流風所及,就連當年幫伍子胥復仇的吳王「闔閭/蓋廬」,名字也來自於這項用來殺人的兵器之名。
 
沒想到這把「劍 = Kilij」的發音與意義,在我的閱讀世界裡,於數千年的時間後出現的亞洲大陸的另一端。語言傳遞與影響力真大。
 
#如果我要寫妖書就下標題說十億人都驚呆了原來中國人來自土耳其
2018.9.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