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冊的故事內容,若以劇情的進展來講,算是比較「溫吞和緩」的,主要在描述前幾冊所進行至今的國際大環境的沈澱整理。
主角所屬的陣營「帝國/萊希」(影射現實世界的德意志第三帝國)在整個戰場上節節勝利,但到了擴展至此的局面,卻無法「結束」這場戰爭;因為帝國對於大戰並沒有主體的戰略目標,受到理性戰爭的軍隊思想所引導,在從未考慮「遠征」的狀況下,竟然不斷地戰勝而將前線推進,同時也不斷地耗蝕掉自己的有限資源。因此本冊最主要的新劇情,則是南方「意魯朵雅王國」(影射現實世界的義大利)冒出,想要為帝國進行「國際仲裁」來終結戰爭……這一冊當中,沒有發生決定性的戰役——頂多是女主角(某大叔)的魔導大隊與戰鬥群四處奔波幫帝國「救火」罷了——本冊倒是作者描述了「瑪麗蘇」的無能與天真——原本我以為作者創造出這個「為報殺父之仇」的角色,是作為與女主角(某大叔)「譚雅」的「命定 Rival/好敵手」而存在的,看來根本不是;瑪麗蘇只有描述不懂戰局的單純無腦年青人的作用罷了。
雖然乍看之下這第6冊略顯沉悶,不過我卻還蠻喜歡第四章中帝國將校之間的交談。作為信奉自由經濟主義而轉生的女主角(某大叔),她(/他)發現帝國在這場大戰中已經處於相當不利的局面了。在本書的 285 頁裡,作者在邊條處引了所謂的《協和號效應》︰
當把鉅額資金投入規模超大的專案之中,最後卻發現「啊,這不行啊」時,該怎麼辦?
現在放棄的話,「投資金額」就全都泡湯了!只能把剩下的錢投資進去了!只要一再增資,就一定會有辦法……協和號效應就是指在這種心理下,將預算投入注定失敗的專案之中,然後就彷彿理所當然似地邁向失敗的過程。
由來是因為,作為緣由的「協和式客機開發計畫」完全就是這種感覺。
而她(/他)的同僚們,卻無法跳出這個坑洞,認為「議和」等同於「投降」;若與敵國商議「回歸大戰之前的狀態」,那是將犧牲至此的成果完全拋棄的不負責思想。這段情節非常有趣,令我不禁想到日本在廿世紀前半發動的戰爭,似乎也有類似的困境︰懂得如何在戰場上取得勝利,但卻不懂要如何結束戰爭,最終只能為自己帶來毀滅。
2018.1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