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觀片小感】《86︰不存在的戰區.第二季》

懶得等三個月後再寫完結撒花,因為到時候我應該會因為一月新番而忘得差不多了。先在此總結一下自己看到此處的第二季。


1. 基本上,我還是跟先前第一季的觀感一樣,《86》的名氣是被過度炒作出來的,它的故事內含沒那麼偉大。

2. 第二季的故事比第一季好。因為在主角們離開歧視他們的共和國來到聯邦國後,這些86總算可以離開戰場,過上和平的生活了。但這五個少年少女們,就是過不慣「一般平民」的日子,後來全都自願回歸戰場殺敵人。這可以回過頭來解釋,他們在第一季中(我認為的)主角們那堆脫線的二杆子行為:比起共和國的白癡們把你們丟到戰場去拼命到死,更重要的是你們骨子裡已經非常 enjoy 戰爭的快感。(回想起古老的空戰作品《戰區88》……)老實講嘛,還讓我在第一季時誤會了你們。

3. 承上。如果這部作品的演出順序是反過來的,先表現出這段他們在聯邦國無法成為正常人的劇情,然後再「時間線回溯」解明主角們的個性扭曲是如何造成的,這樣帶給觀眾(我)的同理心會比較好。至少,我應該不會像先前那樣對主角們傻呼呼的觀感太過嚴苛。

4. 第一季的 Legion 究竟是啥諱澀不明,第二季才知道:啊!簡單講就是「機器人叛變」啦。失控的機器人要同時吃人類的頭顱持續成長。科幻奇幻的融合世界觀。

5. 第二季的「男子漢的浪漫」、機器人裝甲槍砲肉搏近戰,總算作得比較好了。比起第一季重點放在「線上交友」,第二季好看多了。

2021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完結撒花】《前輩有夠煩》全12話

本季的《前輩有夠煩(先輩がうざい後輩の話)》,漫改作品,由動畫工房製作。

一開始,身為中年上班族的我有點不太能接受這部作品的,因為《前輩有夠煩》把職場描寫得太完美、太愉快了——尤其開頭還有幾個鏡頭是女主角早上健氣滿滿、興緻勃勃地離開公寓邁向職場之路,這讓現實世界中被工作折磨的社畜看了有多麼地羨慕與嫉妒。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和本季的另一部職場泡麵番《加油吧同期醬》的後宮隱瞞情色世界相比,這部《前輩有夠煩》的內容還算是很認真的講故事的純情童話番組。特別是它那少數談到職場的部分(第1話與最終話),前輩帶領晚輩跑業務的情節以及他們和客戶的互動關係,居然還比本季的《白砂的Aquatope》真實多了。

我偶爾會想到,同樣都是職場戀愛喜劇,為何我對《前輩有夠煩》或《Working迷糊餐廳》的接受度,遠遠高於《白砂Aquatope》呢?可能的一種解釋,或許就和「真小人/偽君子」的看法類似。如果作品一開始就擺明故事是唬爛的,大家也就開心地看創作者的唬爛;但作品若刻意表現出它是很認真地表達真實性,於是觀眾便以更認真也態度檢視情節,發現太過唬爛便會因「情感背叛」而無法釋懷。

《前輩有夠煩》應該算是「戀愛喜劇」,主要人物有兩對 CP︰「五十嵐雙葉」和「武田」,「櫻井」和「風間」。前者是體型和態度呈嚴重對比的公司新進人員和前輩,後者則是身材與個性超完美的 OL 搭配死魚眼的宅男。前一對的故事比較簡單,就是神經質的嬌小體型女主角、與超級魁悟的情感遲鈍男主角,兩個極端所激盪出的趣味笑料。至於第二對的故事,宅男看了比較有感覺︰風間的外貌平凡普通,但由於他的「雅撒西」,便贏得了公司之花的忠貞芳心。大部分的情節,在這種基本設定確立與熟悉之後,並不太會出乎觀眾的意料。但若作為肥皂劇的效用,本作在影音上的製作,絕對是在業界水準之上的,畢竟這是動畫工房的強項所在。

可以一看的作品。完結撒花。

2021年12月25日 星期六

【完結撒花】動畫工房的《Selection Project》全13話

動畫工房的「原創作品」一直維持著他們的特色︰畫面一如既往的精美,劇本也一如既往的災難。這回,動畫工房所製作的「偶像番」也是如此。


Selection Project》的故事大綱,是某家大型傳播公司搞了個全日本的大型「偶像選秀計畫」,讓全國有志當上偶像的少女們,經過「分區預選」獲勝之後,再由九名少女集中在首都進行「最終選拔」。

基本上說來,我覺得這種大綱也沒什麼問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Selection Project」或許也能和花田十輝的「LoveLive!」一樣,把偶像競賽弄成棒球甲子園也無妨。但其後的情節鋪陳,讓我覺得編導們(高橋悠也、平牧大輔)想要搞的「新意」把整部戲變得很奇怪了。

1. 女主角在地區預賽時,因為唱到一半在舞台上跌倒,使得她只拿到第二名而無緣進入決賽。但拿到第一名優勝者因為自覺不如女主角,於是棄權讓女主角晉級了。——嗯,前面講到這個比賽如此盛大,而她們參賽者全都擁有強烈的自覺、賭上一切努力要求勝出、不能辜負觀眾的期待(因為她們的成績高低是透過網路投票數來決定的),舞台的表現當然也屬於成績的一部分。金髮女只聽了女主角唱了半首歌就放棄優勝頭銜,這不是戲劇中的自我矛盾了嗎?

2. 似乎自從北條司的《天使心》之後,日本動漫界就很流行這種「心臟移植」會同時植入意識的非科學設定(《偶像榮耀》、《偵探已死》)。全片女主角小時候動過換心手術,而她的心臟是來自傳奇性超級偶像的意外身亡,所以無論是旁人或女主角自己,都會認為她有著死者的意識。

3. 本作的故事我曾在第 9 話時發現一絲「魅力」,因為主辦方居然搞了個「生存遊戲」︰要九名參賽者各投一票給想淘汰的人,最高票的兩人立即淘汰。我初看之下並不是喊「WTF」,而是非常感興趣她接下來的情節是否能一舉扭轉我所累積的偏見,直接將它拉拔為「神作」。因為劇中的主辦單位,要把「害死他人來達成自己好處的生存遊戲」模式,套用到「帶給世間亮麗與歡樂的偶像」之上。我原本心中最期待的發展方向是《誠實的樵夫》,這是主辦方對於九名參賽者的嚴苛心理測試,看看她們九人是否擁有高貴的心靈。結果在下一話,九名參賽少女都不意外地投給了自己,所以「全員淘汰」,主辦方是幹真的。這時,我口中的「WTF」終於脫口而出了。

但就算如此,我還是對接下來的劇情有所期待。畢竟她們九人在故事中都有超高的人氣,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所以她們九人自行決定組團繼續偶像事業,合理的情節應該是,其它的偶像經紀公司應該要像惡狼一樣跑去爭取向她們簽約了吧(像先前的《22/7》就有這種描寫)。但本劇的編劇頭腦很奇葩,這九個少女只能流浪街頭,好像從未有人認識她們一樣從頭開始,自行奮鬥堅持下去;而過去在地區預賽遭到淘汰者還跑來罵她們反抗主辦者的安排應該死好。最後呢,原來的主辦方看到這九個流浪少女的努力,「法外開恩」,再找她們回來繼續以正經的歌唱演藝比賽。WTF?!

4. 最終的高潮,也是本故事胡鬧的設計之一。女主角在最終賽之前因過度勞累(又)昏倒了,在送到醫院掛點滴時,其他已經開演的同伴們,不斷呼喚她醒來參加比賽。最後,她心臟埋藏的那隻亡靈在夢中「開導」了女主角,因此她便滿血復活、瞬間移動到會場,和同伴們共同達成了完美的演出,並一舉超越網路票數門檻,九位美少女偶像團在這個(莫名其妙的)主辦方名下順利出道。——呵呵呵,叫一個過勞送醫者來演唱,人家「佐賀殭屍偶像」都沒你們這樣狠。

畫面一如既往的精美,但動畫工房真的是不會寫故事。

---
想到一則網路上見到的評語︰「誰跟你看故事,我們要看美少女貼貼!」 信哉此言!

【完結撒花】《白砂的 Aquatope》全24話

美術浪漫唯美精緻,人物畫得美美的,但故事差強人意。


這部原創番《白砂的 Aquatope(白い砂のアクアトープ)》是由 P.A. Works 製作,維持啪社一向以來的美術水準,畫面讓人看得相當舒服。但我總覺得啪社愛製作的「工作女孩系列」(不知是否可以將本作列入),除了《白箱》是眾口一致的讚賞之外,其餘幾部,身為廿多年的上班族的我還夠認同《櫻花任務》的主軸,但網友超愛的《花開物語》,我認定那是「沒當過社畜的人在描寫社畜生活」。至於剛結束的這部半年番《白砂的 Aquatope》,差不多也跟《花開物語》一樣。

《白砂》的故事,是一位出身日本東北的女生「宮澤風花」放棄當偶像,一股氣跑到了國境之南的琉球島去,認識了經營小型水族館的少女「海咲野空空琉」。前半段,是兩位女主角努力企劃各種活動,打算挽救這家小型水族館。後半段,則是她們到另一家大型水族館裡的工作歷程。

由於現代人對於創作故事的接受數量已經相當高了,因此在各式戲劇的演繹上,已經演化出了不少「類型」;叫好叫座的戲,大部分都會曉得自己必須遵循在某個「類型」的範疇之內。或許是我過度臆測了,但這部《白砂》在企劃階段,應該是在「人多口雜」的環境下進行,乃至於最後在現實條件限制中不斷地妥協與裁剪,搞到裡頭的元素過多,卻沒有幾條線可以完整表達出來。最明顯的,就是前半段沒事跑出來的「守護童子」、以及「水族館通靈服務」這些超自然的元素,在整個故事架構中完全派不上用場。而前半段的「拯救水族館」的努力,最後除了在新公司內形成「小圈圈」之外,一點都沒有屁用。女主角爺爺設定為「傳說中的飼育員」,似乎預示他未來有鬼谷諸葛般的智謀表現,但直到最後就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前輩。可以說,本作一開始弄了這麼多特殊的設定,到頭來,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或許說,本作的類型(Genre)比較像是「日常」,不用埋線。

至於本片前後各有一段「職場戲」,正是我在前面所說的「沒當過社畜的人在描寫社畜生活」。前半段,老鳥在未作過指導下便指使新手去餵企鵝,自然表現得一蹋胡塗亂七八糟,而下一幕則是空空琉(老鳥)痛罵風花(新手)。後半段,公司上司帶著部下,去向客戶提出展示新企劃的簡報,但被客戶據以打搶;下一幕,則是上司對著部下宣布說「我早就料到你會發生這種事」。這種情節,都是身為同一公司裡的同僚,老島欺負新進員工、前輩看著晚輩出糗;若這是在某些特殊場景(學校、軍隊、政府機關)也就罷了,但在為了營利的民間公司敢這樣搞?嗯嗯嗯……這接下來的情節便應該是勾心鬥角、拉幫結派、互拆牆角、腥風血雨的《半澤直樹之白砂水族館篇》吧。哪還能像本作一樣,從老到少,所有人都是好孩子。

可以看得出來,本作在海中生物的描繪上是下了不少工夫的,場景作得美侖美奐。但正如動畫業界的窘境︰原創劇本跟不上製作的能力。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觀片小感】《神䉜》全 13 話

最近才種花電信上補完了這部2008年的漫改作品《神䉜(かんなぎ)》。怎麼說呢……在十多年後的今天看來,雖然製作方面仍然符合今天的水準,但故事是走「男主角的天降與幼馴染後宮 + 校園喜劇」的套路,還是有些單薄了。


《神䉜》的故事,是某位高中男生以神木雕了一個人偶之後,該人偶竟然被當地的土地神附身上來,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美少女,從此便與男主角住在一起。而由於男主角擁有某種靈力,因此當這位神力消退的「自稱的土地神/美少女」要祓除穢物時,便帶著男主角一起出任務。一開局的故事,我覺得相當引發觀眾的興趣,而隨著不斷鋪陳的故事,也讓人在歡樂的氣氛中逐漸認識當中各個角色的屬性。

然而,不曉得是原作如此或動畫的改編,當劇情到半時我感到不太對勁,與我預期的「季番」差異愈來愈大。以三個月為期的季番(クール/Cours)篇幅十分寶貴,一般只有12話上下。但《神䉜》演到了第6話,「除穢」好像早已忘光光了,而奇幻方面的背景,從第4話的女主角妹妹出場之後,幾乎不推動、也不想再解釋背後的未解之謎,完全成了符合宅男們最熟悉的「眾多美女搶奪高中男主角」的搞笑過程。而作品中的各個角色也幾乎沒什麼描寫,全都是「一個人物、一種套版」,幾乎成了「悠哉日常」戲。結果便是在最後兩話的篇幅切入嚴肅壓抑的主軸(女主角離家出走),然後再強行地讓事物回歸原狀(女主角回歸),籠籠統統地把故事告一段落。這種超過一半(8話)的篇幅都「不幹正事」,當年的宅宅們或許很吃這一套——畢竟有當年的商業娛樂需求——但在今天的標準可能會遭致批評了。

至於本作的導演「山本寬」是個風雲人物。這是他本人在和老東家吵架離開之後,首次「揚眉吐氣」的代表作。看得出來阿寬很有才氣,OP 以及當中他所負責的分鏡,讓美少女們的動作表現,都顯得特別鮮活有魅力。但以我的「後見之明」來看,真的會發覺「做人比做事重要」︰看看他後來執導的《Wake Up Girls!》的慘狀便知道了。做動畫,絕對不是一個人就能搞起來的事業,任你才氣再高,籌不到資金、找不到畫師作畫,那麼他腦中的究竟是「才氣」或「妄想」,基本上是無法分辨的。阿寬愛和人吵架不是新鮮事,但即使幹譙舊老闆舊長官,也不能把身邊所有的盟友一起罵走的吧?更何況阿寬還唯恐天下不知他與別人在吵架,阻絕了未來和好的機會。雖然自由競爭的市場,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性質。然而山本寬卻不曉得哪根筋不對了,後來更是主動代表了日本政治右翼勢力盡情放話,把原本可以拿到來自大陸的資源也斷光光了。乃至於今天的他幾乎不能算是「動畫從業人員」,更像是引發炎上的火種式演藝人員……

無論如何,這部《神䉜》當中的日常笑點還算有趣,配音員(下野紘、戶松遙)的賣力演出令人印象深刻。可以一看的老作品。

【觀片小感】記錄片《邪教攻堅慘案》

根據1993年發生在美國Waco的「邪教攻堅事件」而作成的記錄片


1. 一開始本片講到這位大衛教派主持人的瘋狂行徑,讓人覺得他真是個邪教頭子,不值得同情。


2. 但第一次攻堅之後,我就覺得政府實在太爛了吧。擁有無窮盡的人力資源,事前監視獲得的情報如此多(知道裡頭的軍械庫的確切位置),甚至還有位臥底探員在裡頭活動。結果,政府的ATF方面死掉四個人,大衛派更加堅守在他們的教會中。

3. 後來的 FBI 接手,實施「圍城」,搞了五十多天,噪音燈光廿四小時疲勞轟炸、派裝甲車猛灌催淚瓦斯,但最後,只是讓大衛教徒近百人在裡頭自焚殉教上天堂。

4. 用現在的觀點來看,美國政府的這兩個機關,實在是無能到了極點。既然這麼沒用,乾脆一開始就直接開砲把裡面的所有人(包括婦人小孩)全都炸死屠殺光光吧,反正最後的結局完全一樣。FBI可是連坦克車和直昇機都出動了的。

5. 照這部記錄片最後的說法,ATF攻堅失敗,美國政府是把責任甩給當地的報社記者,指稱是他們洩漏了情報。真是無恥的官員,呵呵……

【完結撒花】《藍色時期》全12話

在開播前備受原作黨期待的漫改作品《藍色時期(ブルーピリオド)》,本季以12話的篇幅製作完畢。由於我是個純粹的動畫黨,覺得還不錯,值得一看。


《藍色時期》是描寫一位高中生在偶然的機緣下,對繪畫突然感到了興趣,其後便改變與確立了未來志向,開始準備報考藝術大學的過程。雖然本作也有著「努力、勝利」的傳統要素,但因為題材十分特別(因為原作者「山口飛翔」正是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畢業),所以故事當中的故事進展,讓大多數藝術學校的圈外人得以一窺裡頭的各種面貌。

記得好像是聽蔣勲的廣播節目中所得知的,我們中文的「美學」一詞譯自於「Aesthetics」,而它的原始本意是「感覺、接受外界所帶來的感受」,譯成「美學」或許顯得比較狹隘了。然而若照本意,又顯得過於廣泛,很容易因主觀而導致虛幻縹緲了。我是個平凡人,所以我從本作中所獲得的認知,也就是最後男主角在油畫術科複試的作品,好的藝術,不僅創作者能認清自己的感覺,也同時能將這種感覺傳達給他人。換句話說,所謂的「個人主觀」不再專屬於個人,而是能夠精巧準確地傳遞出去成了他人的感觀。

本作的角色安排相當有巧思。男主角一開始是個藝術圈外的普通人——雖然有點小混混的特質,但他們除了聚在一起抽煙喝酒之外,一點也不壞——因此故事安排他開始「陷入」繪畫藝術圈時,正好也帶領觀眾一步步地接觸這個世界。另一位主要人物「龍二」則是愛穿女裝的男學生,他(她)的性別認同與際遇也是故事重點之一︰我覺得用這種觀點切入 LGBT 相當有意思。至於主角在社團的成員、以及藝術補習班裡的老師與同學,大家都是好人,各有各的個性。

這部動畫的製作是「Seven Arcs」,比起他們前一部觀於藝術相關主旨的漫改作品《阿爾蒂》來講,我覺得好看許多;不過畢竟是今天業界中相對便宜的製作,因此在動畫迷的群體中所獲得的好評並不如預期;原作黨更是看一話、批一話,直喊「不如棄番去看原作漫畫」。我個人除了對於那不時冒出來的「叫魂式」的詭異背景音樂之外,倒是沒有什麼不滿意的。

值得一看的作品。期待二期。

2021年12月12日 星期日

【小筆記】「反問句」的意思……

這個問題應該早有人談過了。設想以下的對談︰

A︰「妳沒有犯罪吧?」
B︰「是。」
——那麼 B 本人的意思,她到底有沒有承認自己犯罪了呢?

記得以前我小時候,B 還可以講得更明白點,回答「是,我沒有犯罪。」

但後來我上了國中讀的英文課,老師才教我們,「是,我沒有犯罪。」這種回答句是錯的。在英文,無論講「是,我幹了」或「不是,我沒幹」都成,總之就是「全肯定」或「全否定」才行。英文習慣上,針對反問句的回答,一律無視原問句是一般問句或反問,二桿子到底就是。

===
這應該是文化方面的差別。在我們這邊(以及這部日本漫畫《Arte.第14冊》)的習慣,會設身處地幫發問的人多些心眼考慮。既然對方用了「反問法」,代表他(/她)的心中並不是完全無知、不是完全沒自己預料的。所以回答了「是」,不是為了陳述這件事實,而是「肯定了」對方的懷疑。

A︰「你沒犯罪吧?」
B︰「是。」(←意指「您說的完全正確,我沒犯罪」。)
或者
A︰「你沒犯罪吧?」
B︰「不是。」(←意指「您說錯了,我真的幹了壞事所以才逃回娘家來」。)

===
不過,由於我的心被英文給「污染」了,現在我比較習慣照英語習慣的二桿子回答,甭管他人心情,只講事實。

見到日本人還是保持著「體諒他人」的反問句回答。這讓我個人心中生出了「古典」的感覺……

2021年12月11日 星期六

【觀片小感】劇場版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

畫工一流,

A-Part 分鏡剪輯切換手法十分特別,
故事則一如既往的爛。

由於種花電信上的看片金快要過期,於是便把這部 2019 年上映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ヴァイオレット・エヴァーガーデン 外伝 - 永遠と自動手記人形 -)》選來花掉了。我原本是想等到 MOD 上架到電影199再看的。

我不是京蜜或京黑,有好的說好、有壞的說壞,和主流不一也自覺無妨。記得本作上映後,我所看到網路上一片好評,說劇情感人、讓人淚流不止云云。我原本以為這部作品既然是「外傳」,理當可以擺脫原作小說那種小家子氣的先天框架,另外開創一條不妨礙主旨的新故事支線。但不曉得是不是京阿尼公司製作端本身的格局,這部外傳動畫的劇情,仍與我先前看本傳 TV 版時候的感覺相同︰「小孩子玩大車」。把情節弄得很大,但當中的角色們卻像一群沒見過世面的溫室小鬼頭。

這部外傳的故事分成前後兩段︰前半段是女主角出公差,跑去某個的貴族女校,去幫某個曾經流落社會底層的貴族千金,重新教導符合她新身份的儀容舉止。後半段則是三年之後,這位千金已嫁作人婦,但她當年淪落時的妹妹跑來找女主角,透過女主角的教導與幫助,再度與姊姊重逢……

這部劇場版的故事缺點和 TV 版的本傳一模一樣(吉田玲子有掛名編劇,但導演是藤田春香),好像就是一堆沒吃過苦頭的作者,幻想角色們會堅持著某些非常高尚的價值。淪落的孤苦姊妹都已經窮到快餓死了,老天爺突然開恩,姊姊被大貴族尋到接回享受,而她們卻為了姊妹即將被拆散而痛苦不已——對正常人來講,這是個開心到極致的發展,兩人從此過著衣食無缺的好日子了;因此她們在分離的那場哭戲,我只覺得很想笑。至於妹妹在後半段跑來找女主角協助的那段,女主角的行為也就罷了(畢竟是劇情的推動者),但那家郵務公司的上下成員,我看來全都是未出過社會的小學生(雖然戲中他們都是社會人士),竭盡全力幫助那位不請自來的離家出走小女生——有點社會歷練人士,可以用更好的幫助方式,而不是完全放棄手上繁忙的業務,犧牲所有人的時間和全公司的資源也在所不惜。至於最後,送信小哥內山昂輝都已經和姊姊接觸了,妹妹躲在草叢裡不現身,這又是為了哪粧?——我當然知道,編出這一段是為了想營造出「雖然就在身邊卻無奈不能相見」的催淚氣氛,但只不過是個妹妹、又不是私生女,即使被其他人撞見,隨便唬弄一下就過去了;反倒是身為貴族人妻的姊姊,和陌生的送信小哥碰面,會遭到閒話的可能性不是更高更嚴重嗎?

至於京都動畫公司的作畫,精緻程度仍令人歎為觀止,堪稱業界標桿。本部劇場版是全部「文戲」,完全沒有動作方面的武打鏡頭,正好是該公司最擅長的。人物繪製的光影表現,隨便一截都可以作為美美的桌面底圖。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觀片小感】《三島由紀夫vs東大全共鬪》

最近在 MOD上架的電影,將當年日本鬧學運最兇的1968年時,右派三島由紀夫跑到東京大學,由左派學生團體「全學共鬪會議/ 全共鬪」所佔領的地盤,去跟學生們開了一場辯論會。由於現場有新聞記者將過程錄影下來,因此我們可以重溫當年的狀況。


1. 三島本人,看來真的像典型的黑道人物,與一般幻想中的文學家完全不同。

2. 當年的日本學運那種拼勁玩法,跟今天鬼島或港燦的嘉年華,等級水準有雲泥之別。

3. 三島的口條不賴。放在今日,應該還會有不少追從者吧。不過他們的辯論內容,我看到後來都快睡著了。

4. 簡單講,這是日本戰敗近一個世代後,知識份子在受到美國統治下累積的不滿之情的爆發。左派學生希望發起世界革命,右派軍方希望日本民族獨立。

5. 其實辯論會的雙方,並非水火不容的兩端,他們皆視當時的日本執政者(自民黨內閣)為敵人。所以我在想,這場辯論會只是一種公開的合作意向表示,並沒有會前所刻意營造的衝突。

6. 正如革命者的常態。各種反政府團體的內鬥程度,絕不亞於與其宣稱敵人的對抗。

7. 一群瘋子。

【讀後小感】《曠世絕響︰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記》

這本書的作者「岳南」先生是個多產作家。不過我年青的時候買過他的兩冊遠流版《復活的軍團》,花了廿年都還沒讀完。原因是該作者在寫考古挖掘的過程太冗長、太累贅了。


所謂的冗長,就是他的書裡常常會把挖掘的某些人事物的瑣事,花了大篇幅來寫;連某人作個夢,都可以寫上兩三頁。而他的累贅,則是常常在講述一件事物時,毫無預警地「飄」到另一個相似的主題(像當年看到他在書中講秦始皇兵馬俑,就牽扯到了八桿子打不著的越王勾踐劍,讓年青的我初見時還誤以為那把寶劍是在西安挖出來的……),搞得主題反倒成了配角。

至於岳先生的書還有一個特色,可能令我們身處自由慣了的特別難以接受的,便是他「吹捧紅色中國」的筆調了,沒事就要引一下毛太祖爺的詩詞,或者將省書記描述成英明的現場指示者。至於2010年我讀他的《陳寅恪與傅斯年》,更是認定了該作者寫作時所反應的強烈意識形態。

---
回到本書。這本《曠世絕響》是講述1978年武漢發掘「曾侯乙墓」的過程。曾侯乙墓,我覺得與埃及的圖坦卡門墓很像,墓主都是歷史上名氣與存在感相對較低的,因此一向以來受到的關注很低。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社會層級在其生前卻是個貨真價實的頂級的王侯貴族,因此墓葬明器規格完整無缺。所以,在數千年來與盜墓賊的抗爭之下,最後終於逃過盜墓,而以考古挖掘的方式重見天日。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以那套著名的「大編鐘」為特色,再加上其它幾件完整的陪葬器物,讓我們對先秦時代的認識有重大的進步發展。

不過本書作者的寫作方式太過瑣碎。以我自己的看法,前六章篇幅的「摻水」太過嚴重,至少可以縮減一半以上。而作者評論「曾國即隨國」這個題目時,我覺得是在鬼扯︰因為曾國沒骨氣,雖為姬姓,卻倒倒向異姓的楚國,所以史書上刻意不寫他們的正式國名「曾」,而取他們隨波逐流的貶義字「隨」——胡說八道。現在出土的簡帛這麼多,我們可以曉得當時人們的文字記述方面,「發音」的成分比書寫更要,所以國名的寫法會因方音而出現幾種形式,不見得會有後世的褒貶引申。至於第十章,雖然內容寫得很精彩(而且像寫小說一樣加油添醋,連楚平王納秦嬴的經過都充滿了綺色幻想),不過那畢竟是楚國史,和「曾國/隨國」的關連只有一點點(楚昭王出奔隨國)。

總而言之,本書可以作為曾侯乙墓考古的介紹入門。

【讀後小感】《語言癌不癌?語言學家的看法》

這本《語言癌不癌?》是在當年(2014)社會上激起「語言癌」話題的事件後,由四位語言學家為此一議題各自作出了專文回應,並加以集結成冊。毫不意外地,語言學者對「語言癌」的態度,多傾於「見怪不怪」到「反對」一方,他們寧可多花時間在時間與空間的語言比較研究,更甚於「定義」何種表達才是好的語言或劣化的表達。

這讓我想到一種有趣的現象:越是半瓶水的人、越是激動。如果今天是某種專業程度超高的議題(比如像是物理的四種基本作用力或宇宙論),進入的門檻高,一般也不會引發圈外人的爭議,幾乎都是專家之間高來高去的較勁辨駁。但若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或國民教育有所沾染接觸的,便能引發輿論,任何阿貓阿狗都能拉幫結派,激動地彼此幹譙;而所謂的「專家學者」,就像個初入豪門的可憐小媳婦,大氣不敢吭聲。後者,在我們這個島上常見的,像是教育改革、國際關係、政治信仰、以及語言文字的教育。

當年我剛聽到媒體創造的「語言癌」這個詞彙,只覺得那不過又是個聳動無聊的話題。果不其然,會支持這種現象、並順著這條邏輯推動改革的,通常都不是專家學者(余光中和張大春),抓著片面的樣本,訂定語言使用的高下。而在人類語言學的研究上,那些被標籤化的「不好的」語言表達方式,都是一個個大的研究主題,學術論文寫都寫不完的。

那麼,我自己的看法呢?「凡存在皆合理」,先默默地看著一群二愣子出來裝B,然後再好好地找專家的研究觀點來細讀。


【觀片小感】《玫瑰人生》

1. 好看(&好聽)。

2. 這部電影,算是傳記型的劇情片,將法國香頌歌手「艾迪絲.琵雅芙」的一生,以時間軸不斷跳躍穿插的方式演繹出來。

3. 我對音樂是門外漢,但一向喜愛人聲甚於器樂。和後來的流行歌曲不同,香頌對歌唱家的歌藝要求很高,渾厚的嗓音一下子便能抓住聽眾的注意。

4. 不確定本片情節的真實性有多少,但看完之後,會對現代的「國民教育」感到其重要性。女主角出身社會底部的貧下階層,於是她長大之後的舉止與觀念,也全複製自她年少時的環境。不過按照本片所演的,她幼年遭父母遺棄而待在外祖母的妓院、歐戰結束後的少年期待在巡迴演出的馬戲團,青少年到成年期在街頭賣唱,那她哪來的時間學習識字呢?

5. 女主角的演員瑪莉詠柯蒂亞,在本片刻意扮醜,並以誇大的方式詮釋這位出身貧寒的歌手。怪不得當年獲得如此多的獎項。

6. 這部電影,光聽它所帶出來的歌曲,就令人感動滿滿了。

7. 由於女主角歌唱事業的興起初期正值二戰,我原本很好奇要如何處理這個敏感話題。本作盡可能地淡化民族主義,看了維基,似乎有談到她有被指責為「賣國賊」的說法……

8. 可惜電影出現的那首著名歌曲《La vie en rose》是英語版的(劇情演她到美國演唱這首曲子),而非原來的法語版。

【觀片小小感】《世紀預言家:約翰馮紐曼》

或許當年科學界有太多學霸猛人了,因此這位「馮紐曼」,雖然在我過去閱讀過不少科學家或學術科普書中,總是會帶到他的名字,彷彿刻下「到此一遊」的標記,卻很少見到他專屬的生平傳記。因此這部記錄片《世紀預言家︰約翰馮紐曼》,算是我對這位天才首度的簡單完整認識。

或許是他晚期的政治意識形態太過於「政治不正確」吧,和泰勒一樣,在二戰之後馮紐曼努力地發展氫彈,主張對共產主義國家(蘇聯)強勢對幹。在阿倫圖靈解開納粹Enigma的事蹟都已上了大螢幕之後,好萊塢何時才會想把馮紐曼精彩短暫的一生改成大眾熟悉的劇情片呢?

【觀片小感】《戰場啟示錄︰史達林的崛起》

1. 週休二日看完這部記錄片。這部作品共三集,是使用了過去的黑白歷史影片重新作「數位上色」之後的剪輯。十分特別。


2. MOD架上的歷史類記錄片,來自於 History Channel 的都作得很爛,不愧是「美國人外星專業頻道」。而這部《史達林的崛起》則是由法國的 Frence Televisions所出品的,水準相當不錯。

3. 這部蘇聯的領導者「鋼鐵人」(Stalin 本義),過去我只曉得他是個兇猛的傢伙,瘋起來連自己人都打的。這是我首度看他的傳記。

4. 本片採用兩條時間軸來描述。一條是從史達林小時候開始講起,另一條則是從二戰納粹進攻蘇聯的過程。兩條時間軸交錯,一開始看得有些難以適應。

5. 史達林從年輕時代就是個猛人。在沙俄時搞革命的方式,就是跑去搶銀行。

6. 看完之後,我偶爾會想,有沒有可能是「希特勒救了史達林」?因為史達林完全掌權之後,弄了個亂七八糟的經濟政策,搞到烏克蘭出現「人為大饑荒」(所以納粹攻入烏克蘭,當地人還認為是「王師義軍」——不過戰後這些人都被吊死了……)。如果放著不管,讓這群布爾什維克去狗咬狗,那麼這個 Rossia 國應該會自行分崩離析吧。

7. 但是本片還是沒有解答我長期以來的疑問(雖然我從亨利巴士的統治術中已參悟出來了)。史達林也是個地球人、Homo Sapiens,那麼他怎麼有辦法殺掉那麼多人呢?我一直覺得這當中的經緯,可能還是傳統的「拉一派打一派」,賜予下層者有往上爬的希望,等坐大了再向更下層拉拔新人幹掉他。

8. 我們島上的那群台派,好希望CKS成為殺人魔王。但若持平而論,此公的等級和史達林先生比起來,相差太大了。(史達林的戰友全被他宰光光,蔣先生在他面前是個慈眉菩薩…)

9. 這部片子只講到二戰結束,沒講到冷戰。甚為遺憾。

【十月新番】假的俄文《月與萊卡與吸血公主》

看到作品的第10話才注意到,原來劇中出現的這套「仿西里爾字母」所代表的,並不是俄語,而是不折不扣的「陰溝裡去」。這部動畫「製作設定者」太懶了,應該找當年《魔法少女小圓》的「魔女字母」設定者來才是……

我是從這一話中他們去看電影的劇終字幕來猜測,那串字母所拼出來的正與「THE END」相同(原本以為劇中的「Д=D」的,結果居然是「T」。而「И」照俄文應該等於「I」,結果竟然只是「N」……)。

然後再回溯去看劇中電影招牌的字,一下子就猜出那是「THE HEAVEN VOYAGE」,以及後面劇情的檔案文件上的「TOP SECRET」。

原本還想去推測OP那些角色名字的那些文字,但想想實在太容易,懶得花時間了……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觀片小感】《月薪嬌妻》本傳 & 續篇

【Part I】本傳

最近才在種花電信上補完了這部當年(2016)很紅的日劇《月薪嬌妻(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全11話。順便花了一些時間,補了它的原作漫畫9冊。


1. 大概可以理解,為何女主角新垣結衣當時為何這麼火紅了。由於這部作品的角色設定,一方面滿足了宅男對完美老婆的幻想、一方面又能藉角色之口抒發都會女性在工作與戀愛追求上的苦悶。

2. 這部作品似乎顛倒了日本創作界「慘遭真人化」的模式。真人版的「動漫化」表現,居然強過於原作漫畫,用誇張的場景切換來表達新垣結衣的腦內劇場;而漫畫版則由於作畫風格,反倒比日劇更有「真人實境」的溫吞感覺。

3. 本作的賣點,應該就屬男女主角這一對「超級理性」的夫妻。不曉得漫畫與日劇的製作與播放時程(漫畫連載後期已經開始製作日劇了,因此原作者「海野綱彌」在單行本後記中提到,後來她在畫某些自己的人物時會在腦海上搭配上演員的台詞……),但就最後的情節安排上,雖然兩者大同小異,但在「小異」方面,我比較喜歡漫畫的表現。

4. 在日劇中,當男主角在高級餐廳裡向女主角求婚(呃……嚴格說來是所謂的「入籍」,因為他們早已結婚了)時,新垣結衣突然火大對星野源發飆,認為這是男主角對她的「愛情榨取」,因為如此一來男方便可以無償使用她的家務勞動力。另外,當這對夫妻開「CEO 會議」時,新垣也臭臉表達了家事分擔的不爽。不過,在漫畫中,雖然理由差不多一樣,女主角並沒有翻臉,頂多就是逃到小阿姨家白住一個月,冷卻了雙方的一頭熱度,比日劇的表現更加成熟。如前所述,畢竟男女主角的原始設定都是理性主義者,所以漫畫的情節安排比較合理。

5. 或許我是少年漫畫看多了。在原作漫畫的分鏡上,似乎比較草率些︰比如劇情是男女主角在「開會」的表現中,有時候把男主角座椅後方靠背,畫成佔滿鏡頭(コマ)的一半以上;這種表現方式很糟糕。不過漫畫人物偶爾會畫成《查理布朗》般的風格,通常用來表現該角色心中的想法或吐嘈,我覺得挺有趣的。

6. 漫畫原作一開始對男主角心態的描繪比較少,畢竟是連載於少女漫畫雜誌上,著重在女主角的觀點比較能讓該雜誌讀者迅速代入。而日劇則較平均分配雙方的觀點,所以可以更快讓宅男觀眾獲得認同——雖然我覺得這所謂的「專業單身宅男」不夠宅就是了,因為該角色設定的經典是《TBBT》 Sheldon Cooper,津崎平匡好歹要有這點這方面的味道,我才覺得是成功的設定……

7. 男主角被layoff一事,日劇演得超級慘烈到邏輯不通的程度。漫畫原作只是「IT業界稀鬆平常換工作」,合理多了。




【Part II】續篇

補完了電視劇《月薪嬌妻特別篇》和它的漫畫原作《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的第10、11兩冊。整體說來,TV 真人版表現很差。完全比不上漫畫原作。

最大的原因在於「調性」︰這是一部都會型的「戀愛喜劇」,並不是教育片或記錄片。電視劇為了趕上時事流行,後半段硬是將原作弄成了在疫情之下的離別之苦。

原作漫畫,是承續了本傳的內容(漫畫前9冊),描寫男女主角的婚後雙薪生活,以及他們之間第一個孩子的誕生。而電視劇一開始也遵照原作,兩人各自在新公司上班,並在女方懷孕之後,打破了原本雙方已協調好的共同生活,慌慌張張地迎接新生命的來臨。但電視劇為了某種原因(後詳),將原作中不少有趣的情節加以壓縮,迅速趕忙地把前半段演完。令我最不能接受的,還是真人版戲劇完全刪掉了男主角在新公司中,兩位男女同事之間所發生的辦公室關係(男方以為女方有意,但女方不知如何拒絕……)。而女主角正在醫院待產期間,因打了麻醉劑而等待之時,在病床上一邊監看子宮收縮的節奏、一邊透過丈夫的手機在幫他的女同事作「戀愛諮商」︰這種令人發噱的搞笑劇情,電視劇居然全都刪光光了!

之所以把原作中這麼有趣的情節刪光光,主要還是為了劇組要在戲中加入 2020 年在真實世界所爆發的 Covid-19 疫情。因而特別篇的第2話,便原創了女主角生產後帶著女兒回娘家避疫,留下男主角在東京工作。味如嚼蠟的劇情,看來就如同政府防疫宣傳片一樣,完全違反了本作品一向以來營造的「喜劇」風格,順便還夾帶了現實世界中哀悼志村健之死的情節。

並不是說真人版必須完全照原作演出。比方說本傳當中「夫妻溫泉之旅」的許多笑料是真人戲劇中所加入的原創,但這些表現得比漫畫更誇張(巧遇女主角的前男友、男主角的同事送他增精補品)的情節,完全是符合本作品的本質的。而這部真人版的《特別篇》的下半段,卻將原作漫畫用歡樂氣氛所探討的主題刪去(另一個刪掉的主是女同性戀的關係討論),成了一部「悲情城市.抗疫篇」了。

總之,本傳而言,我覺得漫畫和真人劇都各有所長,可以互補觀看。而續篇方面,則是又回到了那句老話︰「慘遭真人化」。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完結撒花】山田尚子的《平家物語》全11話

受動畫迷矚目的新銳導演「山田尚子」,在離開京阿尼後,到「科學猿」所執導的第一部 TV 動畫《平家物語》。整體說來,還不錯看。


《平家物語》已是日本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因此這部動畫裡的許多小細節,在日本觀眾眼裡皆屬「不言可喻」的常識,對我們卻十分辛苦。看到 Bangumi 裡頭網友談到最多的,是裡頭一堆次要角色的名字都有一堆「盛」、「清」的,演了半天要搞懂誰是誰都很困難。幸虧有本作裡許多角色的配音員都找了知名聲優,有時直接聽聲音倒是可以分辨得清楚。

故事方面,這部《平家物語》的動畫,山田尚子和吉田鈴子兩人作出的劇本,一向帶有不同於流俗的特色。本作安排了一個原創角色「琵琶」作為主角,藉由她的觀點,描寫平家由盛而衰的過程。除了設定了女主角琵琶(CV悠木碧)具有「預見未來」和「陰陽眼」的能力與其身世之外,其餘所出現的眾多人物,幾乎都按照這部創作於中古的原著小說來演出——連最後平資盛(CV一方通行)沒在澶之浦投水而死而隱居當漁夫,都是日本奄美島所流傳的民間傳說。至於本動畫所描寫的眾多角色,有許多都在簡單的篇幅中,表現出他們立體個性的各自戲劇張力,幾乎沒有「平板化」的角色。在這部沈重的氣氛之下,只有源賴朝(CV杉田智和)的出場,本作把他的個性整成了頓頓呆呆的模樣,是後半的唯一笑點(?)。而女主角琵琶和平德子(CV早見沙織)的友情建立得愈深刻,最後平家滅亡的見證也顯得更淒涼。因此只要搞懂這幾個主要人物的關係,本作的角色互動營造方式,是讓人看得挺過癮的,必須幫山田阿姨報以掌聲。

畫面上,科學猿(Science SARU/サイエンスSARU)對本作所下的資源是有目共睹的。雖然本作並不像一般日式動畫的習慣,在人物繪製上採用單一的色塊作畫(山田尚子的前一部作品《吹響上低音號.莉玆與青鳥》就有如此傾向了),降低了人物外觀的亮麗程度,而將更大的工夫用在了人物的「動作」上。而本作在靜御前(CV水瀨祈)登場時,也出現了山田最愛的「足控」顯現。

雖然我個人沒有完全看懂(畢竟沒讀過古典原著),但覺得這部山田版的《平家物語》,非常值得一看。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觀片小筆記】《河西走廊》

先說個笑話︰臺灣有傲視全球的言論自由,除了必須配合執政者的意識形態之外。


由於種花電信給老用戶開啟了紀實199,因此本週選了這部在2015年由大陸所拍攝的《河西走廊》來看。不過如上所述,臺灣的言論自由是受到執政者的意志所主宰;因此原本共有10集,但最後一集介紹共產中國成立後的建設便遭到閹割,MOD只能上架9集。

此外,MOD 上的影片還有一個特點。在臺灣,色情與暴力主題都是創作者的自由表現,唯有「中國」這個名詞,是比裸體和屍體更可怕的東西。由於繁體字幕是給播放端所加上的,而本作(幸虧)是講我們能夠完全聽懂的普通話,所以只要旁白講到「Zhong-Guo」這個可怕的名詞,臺灣播放端的字幕必須改寫成「中原」、「漢王朝」、「明王朝」、「清王朝」,反正就是不准出現「中國」這組漢字,以免戕害民主臺灣人民的心理。而記錄片中所出現的疆域圖,有畫出臺灣島的代表顏色與東亞王朝相同時,便需要把臺灣加上噴霧碼賽克起來。

——喵的。為了民主信仰可以自欺欺人到這番地步?!

===
整體說來,這是一部還算值得一看的歷史記錄片,有點像是基於「地方志」的角度來講中國的歷史重大事蹟。以下分幾個小項目來記下自己的觀後感。

1. 前兩集講漢武帝時代經營西域。如果照今日的觀點,我們可以確定地說,長安政權(西漢王朝)簡直是霸道帝國,為了與匈奴對抗,侵略原本不屬於中原漢人生活領域的河西走廊,並且設立四郡加以併吞,賴著不走了。(不過這種以今非古的觀點推到極致,連今天的美利堅合眾國也得吐出絕大部分的北美大陸龜縮回十三洲了吧?)

2. 第三集,藉由懸泉置出土漢簡的證據,講到漢宣帝時代,漢朝的大臣常惠和解憂公主,一起聯合整蠱西域諸國的事蹟。這種大國之間的博奕手段,簡直像今天的美帝派出CIA幹員,到以色列去整蠱西亞諸國一般。至於懸泉置漢簡出土的證據,讓我確認了「中國史」是世界史研究範疇裡的幸福主題之一,安排給常惠招待吃了幾隻雞,都有第一手的清楚資料。看看歐洲人連維京海盜哪個頭目叫啥名字幹過啥事,專家之間靠著幻想猜測理論在彼此爭論對方扯蛋。而之後第8集所提到的那場重要的「蒙藏會盟」一書,現場也沒留下個文字紀錄。

3. 第四集〈根脈〉的主題是我相當陌生的,講述東晉南北朝時代,中原大亂,但河西走廊在「五涼」地方勢力下社會相對穩定,因此吸引幾位河西大儒(郭荷、郭瑀、劉昺)在此鑿窟收徒講學,對中國漢代儒學的傳承特別有幫助。這其實就像歐洲的羅馬帝國衰微之後,學術典籍在偏遠的愛爾蘭修道院的抄寫之中保存了下來。

4. 第八集〈會盟〉講述蒙古崛起時,蒙古涼州統治者闊端,決定以同盟的方式,將西藏給併入蒙元帝國︰他邀請了西藏薩迦派的政教領袖「薩班」前來會盟。用個今天的民族獨立主義的話來講,薩班算是「投降派」,該被西藏人給唾棄的。然而,用帝國派的觀點,這種「加盟」是雙方互利的合作︰蒙古人可以獲得更大的資源與法統(宗教信仰的認可,相當於「憲法」的層面的法統),而藏人土豪則可以狐假虎威獲得自治,雙方人員則能夠自由交流。我個人是可以在獨立派和帝國派切換,反正各種選擇都有其優缺點,沒有百分之百的好或壞,社會共同體自行選擇、自行承擔囉。

5. 第十集〈寶藏〉,這集確實是我覺得比較「狗腿」的一集,特意把「習仲勳(習仲鄖)」當成河西走廊開發的決策人物來宣揚。這一集是我在「你水管」上補的;但正如西方的熟語︰「我不同意你的言論,但我誓死尊重你的言論自由」,所以這集著重在吹捧共產中國在河西走廊的開礦,意義昭然,但臺灣方面把整集給下架,就顯得太低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