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觀後小感】《幼女戰記.劇場版》

剛看完這部今年年初上映的《幼女戰記.劇場版》。整體感覺還不錯。令我初步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音效」的部分了︰即使是奇幻科幻式的戰鬥場景特殊音效,這部作品所搭配的聲音已不像當年槍壩那種簡單典型的爆破聲響,而是創作出了許多本片獨特的各式聲音出來。
由於我先前有在圖書館借了幾部小說,因此本作的基本背景在觀看之前就已經有了準備。這部電影版的故事,是接續 TV 版的時間軸之後,也就是女主角(某大叔)所屬的帝國,跨越地中海到了北非去掃蕩共和國(影射法蘭西)的殖民地部隊——不過劇場版在這部分將原作小說作了相當的刪減(隆美爾未出場),一下子就讓女主角(某大叔)直接去端了戴樂高的老巢。而電影版的重點,則放在女主角(某大叔)所屬的魔導大隊跑到東線戰場,去與聯邦國(影射蘇聯)死嗑的過程,順便帶出她的死敵「瑪麗蘇」的惡鬥。除了把「瑪麗蘇」改得超強之外(原作小說的她,連主角的一根手指都傷不到,卻在劇場版中大開外掛,戶松遙把悠木碧摁在地上狂毆……),大體上都是遵照的原作的情節進行,並不時藉由主要人物之口來表達原作者對於二戰軸心國戰略的問題。
我個人還挺欣賞這部作品的,除了動畫版的人物設定實在太糟糕之外(每個人的嘴唇都刻意畫得很厚),最主要還是這部作品利用奇幻式的平行世界,來質疑人類社會中屢見不鮮的組織資源的分配利用問題。而這當中,再以超強的女主角的活躍,來為觀賞中增加刺激娛樂的可看性。雖然負責製作 NUT 並不是非常「壕」的動畫公司,但這部劇場版裡卻放入了比例相當高的戰鬥場景,十足誠意表現。
值得期待二期 TV。
#音效科技也是會不斷進步的
#從悠木碧口中聽到Commie才曉得臺版小說譯作共匪一詞的來源
#存在X沒有出場

2019年8月23日 星期五

【小筆記】咬香蕉(がきんちょ) = 小鬼

本季的這部十分奇特的番組《魔王大人、RETRY》的第 7、8 兩話,主角的暴走族化身,一直稱呼某角色為「がきんちょ」。
 
查了一下才知道,這個詞語來自於「がき(小孩子、小鬼頭)」,然後再在後方連著鼻音「-ん」,並附上結尾的「-ちょ」代表「某某人(~な者)」。總之,是個很不正經的口頭用語。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語言小筆記】地米斯托克利斯 = 道光

希臘人的名字讀起來就像唵嘛呢唄咩哞一樣的咒語。但我一向認定,人類就是人類,不可能有哪個種族的人語言能力比較強或比較差。會把語言當作是國家民族衰弱原因的,都是不願檢討自己而把責任推拖給祖先的魯蛇。
 
這位領導波希戰爭中「薩拉米斯海戰」大勝的雅典將軍「地米斯托克利斯/Θεμιστοκλῆς/Themistocles」,他的名字是可以分析的。「Themis」是「道法」(同時也是蒙眼的法律女神之名),「Kleos」則是「光輝」。
 
所以他的名字,用我們的中文來解釋,就是「道光」。
 

---
據網友佐伊三元所指教,Themis 原本的字根是「themist-」,單數主格字尾加 -s,才讓女神之名的字尾 -t- 丟掉了。


#埃及艷后的名字也有這個字根所以她是老爹的光輝

2019年8月16日 星期五

【新番比較】生火很重要

在看跨季的奇幻式作品《在這世界盡頭詠唱愛的少女》第18話時,冷不防又竟然出現了「野外求生」的劇情。
 
這一季的流行,所有角色都要學習要在野外生火了嗎? 
 


#你遭難了嗎
#新石記
#Yuno

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

【語言小筆記】唐 = 卡拉

前兩天才整理自己對「吳 = 哭累(くれ)」的理論,順帶聯想到,日語還有另一個類似的情況,也就是將「唐」訓為「卡拉/から(Ka-Ra)」的怪情況。
 
與「吳 = くれ」這種語音迂迴的「誤解」狀況不同,我可以肯定,倭人將「Ka-Ra」作為漢字「唐」的訓讀,一定是歷史上屢見不鮮的「以小喻大」的現象。
 
在上古晚期,倭島與朝鮮半島的南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貿易文化交流、墾荒拓殖、乃至於入寇禦寇,都是日常番的劇碼。《三國志東夷傳》裡,列出半島南方臨海的「韓」諸國的國名,我猜「狗盧」差不多可以對得上「Ka-Ra」之名;至於網路字典上還有如「伽羅」、「加羅」的地方土豪之稱。反正不管如何,倭島上對於海的另一邊的國度,有著「Ka-Ra」的印象無誤。
 
猴子當久了也會穿衣成為秀吉。倭人想要進行「文明開化」,其中之一便是借用漢字。當他們要將「Ka-Ra」這個海外的地名寫成漢字時,先是用了「韓」字來用︰畢竟這仍算名實相符,因為三韓的勢力只在半島南方。後來不知是哪位仁兄的商業頭腦發達,不怕牛吹得不夠大、只怕你不敢吹牛;於是有人便將某些舶來品(無論是實物商品或抽象觀念),套上在「韓」後方更加高大上的天朝「唐」字來用。語言這種事不講邏輯的,吹牛吹久了,便也成了眾人普遍認同的事實。
 
於是,原本只是指稱某個韓國土豪之地的「Ka-Ra」,最後居然成為指稱當時東亞天朝上國的「唐」。
 
#Asia和Africa都是以小喻大的怪現狀
#唐揚雞和李氏唐朝應該沒什麼關連


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

【觀片小感】《Infinite Stratos》12 + 1 話

最近種花電信新上架了這部有名的 2011 年輕改舊番《Infinite Stratos(IS〈インフィニット・ストラトス〉)》共 12 +1 話,讓我見識到當年這部被稱作「名作之壁」的真面目。回想當年,再看看今天,有時候反倒覺得,這部《IS》似乎還比現在的作品好看。

《IS》是一部典型的「後宮」型作品,可以歸屬「科幻」類。故事大概是某種穿戴型裝甲「IS」被發明出來,但只有女性可以使用,因此在日本建立了一座「IS 學園」,專門培養這方面的高中年齡層的人才。高中生男主角是唯一一位能夠操縱 IS 的男性。於是,這位男豬角便在這個學園裡與一大群 JK 共同生活,一邊戰鬥、一邊收後宮……
這種故事的大綱,與其不久看完的《精靈使的劍舞》幾乎一樣,都是高中生活中「一男與多女」的角色分布。男豬角一定是眾多女性角色所共同追逐的目標,而且後宮的「日常」、與正經的「戰鬥」劇情不斷地交錯,並慢慢帶出整個世界觀的架構。只不過《精靈使》是奇幻類,《IS》則是科幻類罷了。不過,在日式動畫科幻已經式微的環境下,我還是看好這部《IS》;至少,機器人戰鬥永遠是「男子漢的浪漫」呀。

整體說來,若不理會後宮的元素,這部《IS》的故事我覺得還算不錯。在奇幻故事所帶起的中二哏已經被用到爛了之後,科幻,至少還能夠讓理工宅能夠保持一段「乾淨」的小空間︰要寫這方面的故事,總得多花更多的工夫來探究真實世界的物理。所以如果「後宮」是不可避免的賺錢法寶,我個人還比較樂意見到科幻機戰,而不是隨作者胡亂設定(或根本不作設定)的奇幻魔法大戰。

至於這部動畫的製作「8bit」,或許是該公司初出茅廬之作,因此許多戰鬥場景的分鏡有些不夠平順。但只要能看到「男子漢的浪漫」,而非今天已經泛濫的一團團「光污染鏡頭」,我覺得這部舊番看來反而比時下流行的戰鬥番有誠意得太多了。
#最後男女主角居然也開了果體聊天室
#日式動漫世界不應該除了槍壩之外再也沒有新的科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