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當年在大學編系刊時,接到了某位同學的短篇小說投稿,內容是拿著《唐詩三百詩》裡的詩句,用來作為武俠劇情中的打鬥招式與過程。雖然在金庸的某部小說裡就有利用書法筆鋒作為功夫的點子,不過這種點子在當時十分罕見,特別新奇。
先前在閱讀歷史文章時,注意到了這位有趣的仁兄「馬伯庸」(網路上又稱為「祥瑞親王」),因此前一陣子便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武俠小說《筆靈》。不愧是部才子之書,而小說筆法又是完全能夠應合現代年輕人口味的「輕小說」的風格。我在閱讀本書一半時,就突然有種感慨︰如果中國的動畫工業規模能比得上日本,這部《筆靈》應該會被索尼改編成了一到二季的動畫番組了吧。
《筆靈》的故事,套用了時下流行的冒險創作架構︰一位功課不好、渾渾度日的男大學生,因為某些奇遇而被「種」入了「筆靈」,並與古董店老闆的美麗孫女一同冒險。在這個故事的背景中,有位古代的「筆塚主人」,在中國的各個年代造訪了當時的文豪,並在他們臨終之前,將文豪們的畢生精氣化煉成為一隻隻的毛筆——筆靈。男主角陰錯陽差,胸中被李白的遺筆「青蓮筆」附身,並且能夠使出超級強大的特異功夫進行戰鬥;此外,女主角體內的筆靈則是謝道韞的「詠絮筆」,能夠發出冰霜進行攻擊。而故事當中,則有另一派人馬「諸葛家」,為了收集筆靈而不擇手段,與主角陣營互相對抗。整個故事,就在濃厚的中國文學氣氛之下,展開一連串的戰鬥、相遇、情仇等冒險。
---
關於創作,我覺得傳統元素的利用,永遠不嫌多。正如我們常常觀看日本動漫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知道某些妖怪或軍閥的名字。若真的要用負面觀點來評量,那簡直是集「迷信」、「封建」、「軍國」、「腐朽」之大成的臭不可聞的爛元素——然而,在這麼長久以來的有趣故事的浸淫之下,有哪個觀眾會以「道德正確」的理由拒絕觀賞呢?
同樣地,對岸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曾瘋狂地想將一切封建遺毒排除的文化浩劫思想退潮之後,重新認真地看待自己的傳統,並以各式各樣的華麗包裝加以推陳出新,在趣味之下進行歷史與傳統的科普,正是推廣文化的軟教育的最佳方法。(相較之下,鬼島現代主流的創作只剩「鄉土」與「悲情」,看來這邊的中華文化正統,到下一代應該即將斷絕了……)
然而,也正是中國的媒體事業不夠發達。《筆靈》的小說聽說已經處於「難產」階段,即使成為「爛尾」都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如果,創作者並不是處於單打獨鬥的狀態,而是有一整群的專業媒體人員在背後規畫宣傳,一部受到觀注的作品會無法作到結局,在邪惡的資本主義大量賺錢的社會之下,應該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試想,當年即使有一大堆風雨傳聞,但《哈利波特》最終還是出版了完結篇;《七龍珠》和《城市獵人》即使後期故事爛到不像話,但集英黨徒仍然硬是把故事推到了最終的結局。(呃,《涼宮春日》嗎?作者個性太糟糕了,屬於統計上的 outlier,不予討論……)
現代社會,從來就不缺故事的創造,缺少的只有一條龍的「文創工業」、以及觀眾們花費「時間」(不是金錢)來觀賞的成本吧。
加句結論︰輕小說創作,不管前面寫得多麼精彩有趣,若搞不出結局,終歸是件失敗的作品……
2017.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