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 星期日

【讀後小感】經濟推理小說《致命的均衡》

倒著出版的時間來讀。今天將馬歇爾.傑逢斯(Marshall Jevons,兩位經濟學者的共同筆名)的首部「經濟推理小說」——《致命的均衡(The Fatal Equilibrium)》——給看完了。整體來講,跟上次讀《看不見的手》一樣,感覺不佳。
 
這是小說(廢話)。小說有各種的「類別」,是為了方便讓讀者可以在翻閱之前,隨著自己的興趣偏好而選擇來讀。《致命的均衡》所標榜的是「由經濟學家來搞犯罪事件的推理」,所以我們可以將它歸為「推理小說」的類別。既然是犯罪的推理,因此讀者(也就是我啦)便預期在本書中獲得「推理解謎」過程的享受。但《致命的均衡》當中的設計,卻完全無法說服我。
 
(以下劇透)
本書裡的事件,為哈佛大學裡一位助理教授「升等」遭到駁回,使該助理教授憂憤而自殺;接著助理教授的未婚妻為了復仇,便連續殺了兩位在升等會議上投下否決票的教授,隨後該未婚妻被捕定罪入監服刑。
 
後來,本書的主角——那位矮胖的經濟學教授「史匹曼」——發現哈佛的院長,在其人類學的研究論文中談到玻里尼西亞某個島民上的經濟活動,「山竽(低價品)」的商品價格變動,竟然比「獨木舟(高價品)」的商品價格變動來得大,因此認定這篇論文中的數據一定是偽造,並斷定真兇是這位院長。最後院長坦白,助理教授(也是經濟學的研究專業)早就發現他的偽造,以此要脅院長幫助他升等過關。院長擔心自己學術界多年的名譽毀於一旦,於是殺掉助理教授、偽裝成自殺事件,然後再殺掉另外兩位教授、嫁禍給助理教授的未婚妻。但終究是紙包不住火,被主角破解之後,院長便在遊輪上跳海自殺了。
 
---
問題來了。院長為了自己的學術名譽,不惜連續殺掉三個人,我可以同意這種動機。但正如經濟學家最喜歡講的「邊際成本」,在奪了三條命之後,再多殺一個人,並不會增加他的邊際成本。用白話一點的話來講就是︰「老子已經幹掉三個人了,再多殺你一個中年矮胖子,算得上什麼屁事?」為何院長最後會放過猜到真相的主角,而不願一路走到黑,傻乎乎地跑去自殺?——這是經濟學上的問題。
 
其次,院長在人類學界擁有如此崇高的學術聲望、並且在哈佛裡是公認的處事圓融、個性溫和。如果一個非專業圈內的傢伙(甚至連教授職都沒拿到),拿著經濟學的「效用最大化」原理去質疑院長論文裡的數據,會有多少正常人願意站在助理教授那一邊?經濟學並不是嚴格定義之下的科學,並不是「物體在地表會往下掉」這種放諸四海皆準、可以重複實驗的現象。為何經濟學者可在未經實地考查之下,斷定「山竽 vs 獨木舟」的價格變動比率,一定要符合美國人的標準?舉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例證,只要有政府公權力這隻黑手的介入,在不自由的交換中,任何價格的扭曲都是合情合理的(也就是移動到了另一個交易上的均衡點)。如果,真的有經濟學家願意鍥而不捨地跑去那座太平洋小島去探訪,到時候,這位院長只要咬定當年他問到的當地那某位現在不知跑哪去的酋長,就是這樣告訴他的,院長不就一點責任都沒有了嗎?——這是學術圈內的問題。
 
另外,本書作為犯罪偵辦來講,也是不合理到了極點。院長殺的第一個人,是用 K 他命迷昏對方後,再將他搬到車內偽裝成一氧化碳中毒而自殺。呃……屍體是不會說謊的,米國檢警的刑事偵查真的如此無能,連死者在生前是否曾被下藥(還是這種一點都不陌生的舊藥),都不願意按 SOP 去檢測一下嗎?助理教授的自殺遺書是用打字機打的,有點經驗的警察都曉得這種遺書可是要加以懷疑與求證的。——這是犯罪偵查的問題。
 
---
最後,作為一部大眾小說,這本小說真的很難看!內容拉拉雜雜寫了一大堆學者的一大堆日常和平生活瑣事,直到篇幅過半,才出現第一個人被掛掉。作者並不想像一般推理小說一樣,開場沒多久就先發生了(殺人)事件,可以讓讀者自行先去篩選內容資訊的重要性。作者是強迫大家先吞下這堆材料,然後再告訴你誰誰誰死掉了。
 
我還有借該作者的《奪命曲線》一書。既然已經讀過兩本小說,全都以失望作收。因此決定不再為這位作者而浪費時間了。
2016.12.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