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時候看日本動畫時,就注意到「若大將」這個莫明奇妙的名詞。不過後來也很快地查到,在日文當中,漢字「若」是可以解釋成我們中文的「年幼者」的意思。因此當日文中出現「若大將」、「若殿」、「若芽」、「若夫婦」等等,都是指年輕、年幼者的意思。
自從我曉得日本人對於漢字的「膜拜情結」之後,過去這種「若 = 年幼者」的單純硬記的解釋,反倒令我產生了新的疑惑。正如自己過去所寫過的「之 = 行」、「舛 = 升」、「這 = 迎」、「利 = 年」的雜文,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日本的知識份子在借用漢字時,常常是兢兢業業、誠惶誠恐地將神聖的漢字(真名)給迎來使用的。
在倭語中,今天的「わか/WaKa」當然是描述「年幼」的意思,作為名詞與形容詞。在「語–文」的關係上,我一向是「語音先行」派的︰先有語音,然後再找文字來湊。因此我相信倭語是先有「わか/WaKa = 年幼者」的語詞概念之後,再向漢字尋求適合的書寫來套用的。日本人傳統上套用漢字的法則,不外乎是「同音」或「同義」的借用。所以像《隋書.東夷傳》裡頭的「阿每多利思比孤/あまたらしびこ」,是拿倭音直接拿漢字來注音,意思是「由天所生的兒子」、「天子」、「天皇」。
跟豐臣秀吉一樣,猴子當久了,文化浸染多了,總會開始想到「體面」的問題。倭國接觸漢字文化久了之後,知識份子會逐漸覺得原本的「漢字注音」的層次太低,而在文字深處所埋藏的意念才更加高尚。因此在中古之後,倭國人借用漢字的方式,才漸漸地以「意義」借用為主流。所以過去我就談過,雖然對應到的是同一個倭語,但只要意念相近的,全都可以套用同一個「高尚」的漢字——比如「よし/YoShi」就可以對應漢字的「吉、良、義、佳、好、……」等等,而不管原本的漢字發音(音讀)。而他們長久以來傳統的地區統稱的音譯「倭」,也因此而改成意義更優美的「日本」來取代。
---
問題來了。「わか/WaKa」對應漢字的「若」,有沒有道理呢?在中國自己的用法當中,「若」最常的用法是「假設、假如」,即使將古藉上已經罕用的「你、順從、香菜」摘出來,我們也找不到任何和「年輕、年幼」牽扯上一絲關連的解釋。那麼,當年那群對漢字如此崇拜的倭國知識份子們,怎麼會憑空地拿「若」來用呢?
這兩天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的解釋可能性︰語音所惹出的誤會;將漢字的同音字「弱」誤寫成了「若」。而傳統的中文裡頭,「弱」字的古意正好是「年幼」。
以下是我腦補的一段對話︰
倭僧 A︰我想為「WaKa」制定一個標準的書寫規範,您覺得要借哪個漢字來用才好呢?
通譯 B︰嗯,那就用「nzĭak」好了。《禮記.曲禮》上寫著說「二十曰弱冠」,所以「弱/nzĭak」就是年幼者的文雅代稱。
A︰太好了。那我們就用這個字吧。您說這個漢字是……「nzĭa」嗎?
B︰是的,讀作「nzĭak」。
A︰喔喔喔——我知道我知道,是「nzĭa」、是「nzĭa」。原來這個字這麼古雅,太棒了。好好好,謝謝你了。
B︰不客氣。
(然後 A 便在紙上寫下了「若/nzĭa」這個漢字,以此通行,代代相傳,最後便成了規範……)
---
所以我猜想,在中古漢音渡海傳播的過程當中,原本要拿「弱/nzĭak」字來用的,卻因為傳播過程中丟掉了入聲尾 -k,於是便被誤寫成了「若/nzĭa」。
聊備一說。
#語言文字 #日語
2017.9.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