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自己拿著手上那部精裝本的《說文解字》開始死嗑,已經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在這段期間之內,不斷地在各家書店與圖書館裡亂抓亂讀,也看過不少介紹漢字的書籍。過去的資料少,偶有一得,便興奮地想把整套書買下來供在書櫃裡。但隨著閱讀累積量逐漸增加之後,到了今天,資料爆炸,想收藏這類作品的欲望也愈來愈淡薄了。
由於自己已經「走過一遍」對於漢字來源與流變的路徑,乃至於今天,我看到坊間一大票介紹漢字的書本,便會發現自己過去的影子——而且是自己早已放棄的路徑。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個人早從「字型派」背叛,投入到「語音派」的陣營去了。
坊間常見到關於漢字的介紹書,現在的我都會先瀏覽一下,作者是否認同於「同音互借」的這個原則?如果作者只是拿著「這個字的這個元素,代表人們拿某事代表某義,然後引申為……」的 blah-blah 拆字法,自得其樂、自圓其說,於是便「認得好幾個字」,那麼,我通常不會太將本書當一回事的。古人與今人在書寫的時候,想法其實並無二致,都是「我手寫我口」︰先是腦子裡有某句話,遵照某些簡單的原則,然後再將這句話的「聲音」給記錄下來。(其實這正是古埃及 Hieroglyph 的書寫原則。)作為意念溝通與思想傳遞的工具,古人怎麼可能有那閒工夫去「格字致知」一番才能下筆成書呢?太陽都下山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例子,就像分析「微」的寫法是「棒殺老人」,然後這個字後來就被引申為「偷偷摸摸」;分析「競」是「兩個人吵嘴」,然後引申為「互相爭強」;分析「我」有「武器」,然後引申「古代人們總是打打殺殺在過日子」……實際上,我完全不相信這種「微言大義」。這種分析,當然有些典故可能觸到了一些邊緣,但將心比心,除非是搞術語,否則古人寫字才不會花那麼多心思搞這套鬼玩意兒的。然而,這種「趣味聯想」、「腦力激盪」,倒是可以讓歷代臭老九們寫下不少「介紹漢字」的作品哩!
另外,當年讀到老前輩裘錫圭的書,也同樣破除了我過去分析漢字變遷時常犯的錯誤。今天所收集的古字體,絕對不能把「甲骨文」和「金文」視為一前一後的演變過程。不僅現有的甲骨卜辭都是「晚商」時代的文字,與大多來自周朝禮器的金文,時間層級上不能成為斷代的安全依據。更重要的是,禮器上的金文是「正式銘刻」,而晚商甲骨卜辭是「手寫記錄」,在實際的使用上便有正體與草記的差別了。因此同一漢字源頭的「金文」,有時不見得會比「甲骨文」更晚,所以死板地認定它們的時間先後順序,絕對是有很大問題的。
---
發了一堆牢騷。總之,這本由許暉先生所作的《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我個人覺得內容的價值,在於「語詞的考證」,而非「字型的解釋」。本書有不少語詞,特別是兩漢之後的部分,作者擁有非常廣博的文獻知識與例證考據,讓人會有不少新的知識獲取驚喜,十分值得細細閱讀。但若遇到「字形分析/微言大義」的主題時,則要小心地斟酌一番了。
2016.1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