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讀書小筆記】由貨幣經濟學來看「晚明之謎」……

讀到這本書提到了這個有趣的話題。以大腸覺醒者的程度,「道德」永遠是最容易(但也是最廉價)的解釋法。但正如我這個終身立志的惡魔黨員而言,朱嘉明在書中以「貨幣經濟」所帶出來的討論,卻更能深得我心。

本書提到,明代之興(十七世紀初的經濟可佔全球GDP的四分之一),源於「白銀」;但不到半個世紀之後,明代之亡,也與白銀通貨脫離不了干係。從明代中葉開始,白銀成為中國的「法幣」,使得「白銀」成了推動了全世界大貿易的動能因子。中國當時有著全世界的「白銀墳場/只進不出」的「美稱(?)」。但從 1630 之後,美洲向西班牙輸出的白銀量下降了三分之二,造成全世界的白銀短缺;1650 年代輸入中國的白銀僅 1600 年之半。

白銀不足的情況,造成了全世界的經濟蕭條、貿易下降,使得十七世紀的歐亞諸國,紛紛陷入了政治危機(日耳曼的三十年戰爭、英國的清教徒革命、馬尼拉的閩裔華人遭到三次屠殺),而在中國的晚明崇禎年間,白銀斷流與短缺之後,銅錢的相對價值下降,造成「銀貴錢賤」的現象。

白銀使用於大宗與高價商品的交易,當銀兩稀少,人們只願貯銀入庫、不願輕用,便造成貿易與投資停滯、長程物流中斷。銅錢則使用於一般民間的零售低價商品與勞動工資,但銅不值錢,物價飛騰,使得區域經濟同樣陷入危機。

我們不應以現代觀點來厚責古人,罵他們為何不發行紙鈔和公債啦、罵他們為何不懂得開採銅礦來搞 QE 啦。但實際上,萬曆皇帝可是非常擅長於銅礦開採的(所以我記得郭衣洞的書有專門就這一點來罵,不過那是最廉價的「道德」觀點,而且郭衣洞是反對太監採礦的……),但明清中國缺銅,是客觀的不爭事實,怎麼罵都沒意義。至於紙鈔,明朝承元代統治,他們對元末濫發紙鈔一事的痛恨,可是比那群現代蛋頭學者有更深切的體認的哩。

總而言之,由於張居正體認現實,讓當時已充分流通的白銀作為明代的法幣(所謂《一條鞭法》,即將一切租稅力役簡併為白銀),才讓明朝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但代價便是,一當白銀供應鏈出了問題,乒乒乓乓,連鎖效應,經濟崩潰也就在眼前了,神仙都救不了……

宋鴻兵的書,放在 Fiction 類型當中是套迷人的輕小說,但放在 Non-fiction 類別則是妖書。然而「貨幣經濟史觀」當中,永遠是個十分值得開發的新題材。君不見現代米國搞 QE,也正是記取了歷史的教訓而努力地介入與拯救經濟的(唯一)手法嗎?
2016.1.17
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