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一定都讀過《三國志演義》中「孔明舌戰群儒」的有名段落。說真的,關於東吳之主孫權要選擇迎曹或是抗曹,很早之前 TG 就覺得小說裡頭的描述,只見諸葛亮講了半天內容,都是虛的︰因為諸葛村夫都只在講劉備這個人怎麼怎麼好、曹操這個人怎麼怎麼壞,但是,那又干孫權集團啥鳥事?說服力根本不足。不如魯肅的那段直指核心的分析︰東吳降曹,我們大家都沒事,唯獨孫權自己就慘了。
前陣子在讀一部馬克斯主義歷史學者「王仲犖」先生的《魏晉南北朝史》。雖然裡頭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過時觀點(比如那農民造反一定是正義的啦、統治者一定是階級剝削的啦……),不過認真的歷史學家,言中必有值得細細思索的地方。本書談到了一個有趣的分析,也就是從「家族地緣」來分析。
我們都知道,孫氏家族並不是所謂的「世族」,他們只是一支擁有武力的軍閥罷了,而且孫氏軍隊原本是靠著世家大族袁術的資源贊助,從「長沙」這個漢帝國邊緣地方徵兵,才開始發跡起來的。直到孫策繼承父業,孫家才渡過長江,與江東士族作了「槍桿子」和「金錢」的結合,構成了後來所謂的「東吳政權」。換句話說,從孫策到孫權初年的時代,可以說是江東的顧陸朱張四姓豪族,「挑選」了孫氏軍閥作為他們的保護者,雙方並沒有板上釘釘的上下主從關係。
因此,當曹操拿下荊州之後,這些東吳士族,是有「迎曹」或「拒曹」的選擇權的——反正曹操來了,地處偏遠、山越滿地的江東,將來中原王朝若想要治理該地,還是得透過這四大家族的幫忙的哩(史有明證︰後來東晉的建立,「王與馬共天下」,不正是如此嗎?)。所以我們在小說裡,看到「主和派」的代表是張昭、顧雍、陸績,他們都是吳郡本地人,為自己的家族著想,改變合作的槍桿子,這種選擇一點也不算錯!
至於「主戰派」,以魯肅和周瑜為首,而這兩個人,都是代表「皖北」這一帶的世家大族。「皖北派」和「江東派」不同,他們並沒有長江天險可以作為阻隔,而此地一向是中原王朝的轄地。在當時的形勢,皖北已經和單一的曹操勢力範圍直接接觸,火燒到眉頭,他們可是下一波即將被整頓清洗的一群人。所以魯、周二人,當時只有向外勾結那位手長過膝的「大耳兒」,持續和曹賊戰鬥下去,才能讓自己的地盤安穩並擴張。
TG 相信這才是重點,至於諸葛亮所浪費的口水,只不過是演演戲、過過場罷了。
自從讀了萬楠繩的分析之後,對於唐代之前的歷史人物,TG 早就已經拋棄品評忠奸賢愚的歷史哈哈鏡。講得出名字來的歷史「咖」們,大部分,都是其背後家族的「代議士」,反倒與其個人特質沒多大的關係哩。
2015.12.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