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 在讀孔子事蹟時,發現有時從「年表」來著手,會得出意想不到的新觀點。
雖然「儒家」在中國學術史與文化史上,一直都佔著重要的地位,不過在私底下,每個年代也有都股「反儒」的言論存在。姑且不論哲學的形而上爭議,對於這位被尊為「聖人」的孔子,兩千多年來,其個人行為被反對者指責得最嚴厲的,或許就是「孔子誅少正卯」一事了。
此事最早、也最具內容的記載,或許就出自於同為儒家的戰國著作《荀子.宥坐篇》了。
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處足以聚徒成群,言談足飾邪營眾,強足以反是獨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誅也。是以湯誅尹諧,文王誅潘止,周公誅管叔,太公誅華仕,管仲誅付里乙,子產誅鄧析、史付。此七子者,皆異世同心,不可不誅也。《詩》曰︰『憂心悄悄,慍於群小。』小人成群,斯足憂矣。」
大意是說,孔子執掌權位不多久,就把魯國國內的名人「少正卯」明典正刑殺掉了。而孔子殺他的理由是「心達而險」、「行辟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等等。但古代讀書人早就看出來了,這幾條理由,頂多說某個人的道德修養未達完美之境,但卻也沒什麼「實際」的言行足以危害社會安寧,值得官方將他逮捕並處 以死刑。《荀子》裡的這段話,不但沒有幫孔子的行為開脫,反倒是愈描愈黑,讓後人抓著這一段話來批判孔子的濫刑擅殺,一直罵了兩千年。
後來,還有其他反儒的文人,補齊了上述情節中的「空缺」,將故事寫成︰少正卯講學,孔子弟子慕而投之,致使孔門三盈三虛,因此孔子出於妒嫉,利用職權而殺了少正卯。為了平息眾人非議,才有了《荀子》所記載的『五惡說』。」
TG 必須先在此言明。以下的討論,我個人是站在「少正卯受誅之事為真」的假設上。若這項假設不成立,那就不用再談下去了……
===
我們現代人,大概都不會相信「五惡說」的合理性。直接看原文便知道,若官方真要徹底執行「五惡」的檢驗法則,那麼世間絕大多數的統治者,大概全都被孔先生誅殺殆盡了。
不過,乍聽之下最完整的「妒嫉說」,TG 想問的卻是︰合不合理?——完全不合理。 由於魯國在當時並非處於公共秩序解體的戰亂狀態,一切都該照著「制度」運行才是。TG 並不是說,執政者完全不可能妄殺妄刑,情況恰恰相反;但是,當他們想惡意妄行時,也得透過像是「誣以謀反」或「屈打成招」的方式,照著「制度」來走,藉以鬥爭對手、清算政敵。但我們從這幾種材料中,卻從未見到這類記述,彷彿孔子擁有上帝的完全能力,說殺即殺。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事。
而孔子誅殺少正卯的時間,必然是在孔子擔任「大司寇」一職的時候。「司寇」職掌獄政,負責逮捕與懲治惡人;而需要「大司寇」親自出面來加以 斷獄論刑,其對象,通常就是歸類於大奸大惡的「叛國賊」。所以,若少正卯真的被大司寇以「特案」流程,七個工作天後便加以誅殺了,則少正卯在國家體制內所定讞的罪名,應該就是「叛國罪」。
至於這場奇特的「叛國之罪」為何,或許我們可以從孔子年表來看。
◎前 517 年,孔子 35 歲。孔子到齊國,謁見了當時在位的「齊景公」。齊景公拒絕孔子在齊國政府內任職。
◎前 501 年,魯國的「陽虎」(《論語》作「陽貨」),為了執政貴族「季孫氏」的繼承問題,發動政爭作亂。後來陽虎失敗,逃亡到齊國去。
◎同樣在前 501 年,孔子 51 歲。有一個名叫「公山不狃」(《論語》作「公山弗擾」)的臣子,據守其食邑「費縣」背叛魯國。孔子受任為「中都宰」,派人帶兵征伐公山不狃。
◎前 500 年,孔子 52 歲,升任為「司空」。這一年,魯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舉行高峰會談,齊國想趁機劫持魯國國君,被孔子發現齊國詭計;孔子藉著會談時所演奏的夷人舞樂,嚴厲地訓斥了東道主齊國的「失禮」;此舉讓魯國君臣得以體面地全身而退。事後孔子因功,升任「大司寇」,攝行相事(兼任宰相)。
◎前 498 年,孔子 54 歲,孔子誅殺少正卯。公山不狃在這年失敗,逃奔齊國。
◎同樣在前 498 年,孔子下令「墮三都」,拆除國內大貴族所設立的戰略碉堡。但事未竟功,最後不了了之。
◎前 497 年,孔子 55 歲。齊國送舞女給魯國國君和大臣「季桓子」。孔子離開魯國,展開他的「周遊列國」之行。
===
TG 覺得,孔子在這段期間所參與的魯國政治,或許可以分成兩條主軸來看︰外交和內政。
首先,就是魯國的「外交」問題。由於地緣關係,魯國的對外方針,絕不可能忽視齊國的存在。但在上面的列面中,我們見到「陽虎」和「公山不狃」兩位作亂的人物,他們都是魯國大貴族「季孫氏」的家臣。位在這種封建階級制度之下的家臣,能夠「犯上作亂」,其背後或許都需要有「外援」。他們的外 援,TG 猜測就是來自於齊國——這是齊國意欲影響魯國政治的手段之一。因此,當陽虎和公山不狃失敗後,他們所選擇流亡的國家,正是齊國。
齊國干涉鄰居魯國的內政,或許我們還可以再舉「魯襄公十四年(前 557 年)」的例子,當時魯國另一個大貴族「臧氏」的領導者「臧武仲」,同樣參與了「季氏」的廢立鬥爭;他在失敗後遭到誣陷,最後也是出逃至齊國。
因此 TG 認為,魯國國內對於他們的「外交」方針,應該會有所謂的「親齊」和「反齊」兩種不同的路線之爭。陽虎、公山不狃以及臧武仲,都該是「親齊派」。而孔子,或許他在青壯年期曾經受辱於齊國國君,使得他終身成了「反齊派」的領導象徵。
以陽虎和公山不狃之亂為「契機」,這一回,魯國的國君和三桓(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全都站到了「反齊」的陣營一方。而公元前 500 年的「齊魯夾谷之會」,過程或許不像《史記》裡寫得那般驚心動魄、結局或許也不甚完美。不過這場盟會所反映出來的背景,正是其魯國國內「反齊路線」的最高峰,想必當時魯國成功地逼迫齊國,使對方縮回干涉內政的魔手。因此,這便是孔子一生中最高的政治成就,也才能在三桓的同意之下,兼任魯國的宰相。
上面特意篩取年表中的第二條主軸,即魯國的「內政」。正如一切政治鬥爭的老戲碼,當魯國暫時排除齊國的外交威脅之後,隨即展開的便是內政鬥 爭的路子。平心而論,孔子鐵腕執行的「墮三都」一事,若沒有身為國君的魯定公,在背後為這項政策來撐腰,以這位毫無世族背景的「鄒人之子」,任其《詩》《書》瞭解得多麼透徹,也不可能辦得起這件幾近於「政變」的大事來。或許,這就是典型的「老大結合老三,解決老二」的政爭定律之一︰老大是魯定公、老三是 大司寇孔子。
不過,魯定公的實力與意志顯然並不充足。當季孫氏解決了背叛家臣的作亂(特別是公山不狃在前 498 年的出亡)之後,原本的「反齊陣營」便失去了吸引力。大貴族們為了保有自己的勢力,反對拆毀戰略碉堡,共同向國君施加壓力。而魯定公本人,為了保存國君地 位的正確選擇,也就非常「合情合理」地背叛自己任命的宰相,轉而與世家貴族合作。
內政聯結外交。一當孔子在魯國倒台,反齊派失勢。想當然爾,此時國內的「親齊派」重新抬頭,新的「內閣」再度引入齊國勢力。所以,接下來才 有「齊人獻女樂,魯國君臣三日不朝,孔子憤而離去」這回事。基本上,TG 不太相信這種「沈迷女樂」的講法,因為那非常可能是「反齊派」在失意之後所編造的「謗語」。總而言之,魯國的外交方針,再度完全反轉,回到了「親齊」的老路線來。
===
話題轉回。
TG 認為,從年表上看來,在前 501 到 498 年之間,魯國政治圈內高層人物最關切的事,當然就是「排除齊國勢力」。所以,如果真有「少正卯受誅」的發生,排除掉後代的主觀詮釋,我們似乎從未見到隻字片語,說到孔子為此被魯國人交相指責的記錄。這似乎正象徵著,「少正卯伏誅」符合了當時的魯國政治氣氛。所以 TG 認為,少正卯在當時該是一個「人人皆曰殺」的叛國份子。而他這叛國罪名成立的理由,就是聽來非常熟悉的「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吳起、孫臏、伍子胥,全都背了這類春秋戰國時的常見罪名而受刑……)
所以 TG 覺得最合理的詮釋方式,不需要從道德著手,也不需要聽信粗糙的妒嫉擅殺的理論。「少正卯是親齊派」,應該是十分的合理觀點。
===
【後記】
關於這位「少正卯」的來歷,TG 會忍不住想要異想天開地瞎猜一番。「少正」應該是官名,可能代表「宗正次長」;而「卯」字,才會是他的名字。與孔子同時期的魯國,有位被稱作「盜跖」的著 名大盜,是魯國一位賢明大夫「柳下惠」的弟弟。通常都說,柳下惠姓「展」名「獲」字「禽」、謚號為「惠」,「柳」是他的封地(或許即今日曲阜市北方的「柳莊村」……)。「柳」字「从木、卯聲」,所以,或許這位「少正卯」的姓氏與封地即「卯/柳/*mleu」,正與柳下惠、盜跖兄弟相同。更進一步地猜測,這位傳奇的大盜「盜跖」,其實就是「少正卯」?
2015.12.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