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春節假期中買的一本書,花了兩個星期終於先「啃」過一遍,算是我個人第一本「拜占庭史」的啟蒙書。過去,我們在課堂上所讀的歐洲史,大體上還是以「西歐」為中心的論述過程。也因此,當羅馬城的皇帝在五世紀被日耳曼傭兵王給趕下台之後,我們就只見到一個個的「蠻族酋長」在封建制度裡不斷地互相征伐。然後呢,很心不甘情不願地,再將鏡頭轉到穆罕默德與伊斯蘭帝國的興起。在這當中,那獨自支撐上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國」,好像就像個無足輕重的歷史常識黑洞了。
事實上,並沒有「拜占庭帝國」這個稱號。本書在前言即明白點出,都城位於君士坦丁堡的這個政府,一直都是以「羅馬帝國」與「羅馬人」自稱的。然而我們也必須知道,在這個政權延續的千年之末,現實局勢很難再獨享「羅馬帝國」這個古代榮光(甚至後來的奧斯曼土耳其也自稱是「羅馬」繼承政權……),因此對於後世歷史的分類上,我們今天用「拜占庭帝國」來加以定義其研究領域,似乎也是不得不然的情況了吧。
本書讓我獲得的新知之一,即「伊斯蘭帝國」的興起背景。七世紀初,羅馬和波斯死嗑了十多年,搞得西亞處處殘破不堪。於是,在這場兩大帝國的夾縫之間,左右逢源的阿拉伯人,趁著宗教統一的興頭,享盡漁翁之利。最後,居然還打垮了疲憊不堪的薩珊波斯老帝國,並嚴重地威脅著拜占庭政權。
此外,以前我在讀羅馬帝國進入「四帝共治」的年代時,總覺得這個局勢與凱撒、奧古斯都時代的差異頗大。若以社會制度與大環境來講,這時是「城市逐漸沒落」的情況。早先的「羅馬帝國」,有史學家歸納是一個「自治城市共同體」的局面;也就是說,離開了首都,各個地區都是由城市的士紳所領導,並維持住一個「羅馬共同體/Commonwealth」的聯合大帝國。然而,進入三世紀之後,城市開始沒落,於是皇帝便開始「直接」統治——派遣中央官員與各式文官下鄉管理。
這也可以同時解釋了「基督教興起」的時代背景。如前段所說的,當戴克里先開始重用文官時,毫無傳統勢力背景的基督徒,正是皇帝可以利用的新階級。而傳統宗教與神廟,所代表的則是各地土紳土豪的經濟勢力。也因此,最後由君士坦丁大帝完成了這個潮流的成功轉型——積極贊助基督教、打壓傳統宗教,便完成了羅馬皇帝由「第一公民」成為「主君」的蛻變。
君士坦丁之前,本書估計全帝國僅有 10% 是基督徒,在高層的又更少。但戴克里先朝廷裡的基督徒卻不成比例得偏高。所以這正是當時中央所嘗試的「強幹弱枝」趨向有關,基督徒就像漢武帝提拔的文法吏,是新朝廷裡的公務員人材庫。另外,城市的資產階級(curia)強大,則皇帝基本上是無法獨裁的;羅馬初期是個「城市共同體/一國多制」的複雜多重結構。但當三到四世紀時,城市不斷萎縮,原來的有錢人全都逃到鄉村去搞農莊裝傻,所以中央也順勢來直接派員接管這個帝國了。
然而,拜占庭歷史上的「集權」和「分權」,像翹翹板一樣是不斷地在變化的。到了七世紀,帝國的軍事力量無法對抗東方阿拉伯勢力、與北方的保加爾人時,便開始成立了「塞姆/色馬/Themata(軍區)」制度,下放各個軍區的將軍(strategoi)擁有軍份地,自籌士兵餉權,令其對抗邊境外敵——這有點像唐代藩鎮,可以使得帝國對外保鄉的戰鬥力增強,足以與倭馬亞王朝與保加爾人死嗑好幾個世紀。然而,這也同時造成各將軍得以介入皇位爭奪,並發生一大堆割鼻剜眼的鬥爭(西歐歷史學家,最愛講拜占庭皇位鬥爭時愛挖人眼睛,那是「見小不見大」之弊……)。
拜占庭的領土,雖然在整體來講是不斷地萎縮;但它的制度,卻擁有絕妙的彈性。在帝國的中期與晚期,雖然經歷了多種外族的入侵,然而拜占庭仍然不可思議地堅守了下來,並有多次的「復興」態勢,甚至還能運用各種靈活的外交手段,搞垮原本虎視眈眈的外族(軍力強大的保加爾王朝,居然就這麼被整死了……)。即使到了帝國的最末階段,西歐來的拉丁人、東方的土耳其人、北方的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都在拜占庭的「謀略」之下,完全不打一氣來。然而,民眾對自己的「優越感」,卻無法與執掌靈活外交的皇帝(米海爾八世、曼努埃爾二世)站在同一陣線上。最後,在無法接受委曲求和的氣氛下,這個在時間長度上,可以與中華帝國相比擬的千年帝國,就此迎向了終結……
本書是由許多作者共同執筆而成。我自己覺得,除了第七章〈中期帝國〉十分糟糕與零亂之外(究竟是原作者或是譯者的問題?),其餘各章,讀了都十分精彩。
好書。
2016.2.22
牛津拜占庭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