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本書令我一翻開就認同的,是在目次頁上的那段話︰
「為什麼書生能帶兵?不是因為他詩寫得好,文章寫得好,能夠感染人,所以大家跟著他去戰鬥,而是作為讀書人,他有機會進入官僚系統,有機會去接觸、運用資源來為軍隊籌餉。」
書市中,「歷史科普」這個類別一向是我有興趣的部分。但這類書要寫得有深度,要能講到能讓一般讀者看出趣味來,過去,我見到的大多都是外國的譯書。可喜的是,最近這些年來,以中文書寫的歷史科普,則是不斷地推出優秀的作品來了。(但可悲的是,鬼島作者在這方面已缺席了很多年……)
這部《湘軍崛起》是以「湘軍」為主題的歷史書,起自曾國藩的團練,終至太平天國的南京攻陷與湘軍裁散,主旨明確,並旁及各種相關的時代介紹,非常容易閱讀,讓讀者可能很清楚與迅速地認識這段湘軍與太平天國戰鬥的經過。
作者在前半段,也就是湘軍肇建初期的描述當中,極力地強調到戰爭進行的真正面貌︰這是一種大規模的全面事業,絕對不能照傳統的「道德」、「勇敢」、「士氣」等等「精神萬能」的方式來看待。曾國藩的湘軍並不是第一個辦團練的組織,而且他們初期搞的也不是十分順利(包括曾國藩跳河自盡那一幕悲喜劇……),真正的重點在於有無「資源」——具體說來就是有源源不絕的穩定「金錢」來支撐。在清帝國的組織中,一個光棍的「欽差大臣」若未掌握實值的經濟收入,那麼即使擁有赤誠忠心、天下文章,到頭來也幹不成什麼事的。而湘軍的「水師」,更證明的後勤的重要性,絕對不比第一線拿刀槍砍殺的丘八們還要低。
因此作者譚伯牛在書中,便十分推崇「梟雄」湖北總督胡林翼。由於胡林翼任職總督之後,八面玲瓏,將官場上上下下搞定,唯才是用,才能讓武昌成為「東征」的大本營、反攻基地。胡林翼和曾國藩一樣,用哪種標準來評量,都不是像樣的將領(兩人親自帶兵都打敗仗、而且都有羞愧自殺的黑歷史……),但將胡林翼放在「總參謀長」的位置上,便可以規劃出長遠的戰略,而且抓權抓錢,讓前線的將兵們毫無後顧之憂一路打下去。由於胡林翼在湘軍攻克南京之前已經病死,未能享受功成之後的榮耀,但作者認為湘軍最後的攻戰方針,大體上仍按著胡林翼生前所設定的方針進行。
在本書的描述當中,湘軍在打下安慶之後,局勢大致已經底定了。即使北方搞出英法聯軍、肅順被恭王慈禧鬥垮,都無法改變太平天國困死在天京的窘態。因此,本書在下冊的後半部,比較看不到戰場上的兵陣往來與戰略描述,而專注在於各種「官場文化」的運作邏輯。比如,以圍攻南京的曾國荃為中心,曾國荃弄出了「李國泰軍艦奏摺事件」以及「淮軍助攻南京事件」,作者在介紹了當時事件的發生經過之後,輔以各種史料(書信、奏摺、筆記),來重建清政府的帝國運作當中各種有趣的官場文化。讀來十分有趣,也同時令人受益良多︰這才是真實的人事江湖。
值得細細閱讀的歷史好書。
2017.7.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