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種潮流。對岸的經濟學者,特別著重在「貨幣經濟學」這一領域。本書作者的論點挺有趣,他認為傳統中國的兩千年貨幣政策,一向都是海耶克所提倡的「自由放任主義」︰只要能夠流通即可,中央和地方私鑄貨幣與其它信用媒介,人民並不是那麼地潔癖,多元交換並行不悖,使得中國的經濟活動一直都是生氣勃勃地佔有全世界的地位。因此作者有一論述︰在工業革命之前,中國這個經濟體才能如此綿延下來而不滅亡。
而作者另一論述︰中國朝代的敗亡,不是亡於通貨膨漲,而是亡於經濟蕭條。秦末統一貨幣,摧毀原先六國各地區的多元貨幣流通,而中央貨幣供應不及,自然造成流通不足,經濟蕭條。(臭老九曰︰多元貨幣的效益,在於錢幣會自行調整榖價和物價。但若收歸國有,大象就不會跳舞了…)
至於王莽這位改革眾多的仁兄,作者也認為犯了同樣的錯︰將全國貴金屬給國有化,使得民間貯藏的貨幣(主要是銅幣)變得不值錢(臭老九曰︰用個類比,就像是某天騜政府宣布,人民的銀行新台幣存款數目全部少掉五個零,改用不知道領不領得到的「馬騜劵」。到時鬼島人一定每天開車去衝撞總督府……),於是造成經濟蕭條,農民破產,連帶造成社會動盪,王綱崩解。
這個解釋,令我眼光一開。過去,像郭衣洞先生總愛講的理論,也就是王莽瘋狂頒布一大堆眼花繚亂的復古錢幣,搞得大家都不會用,所以才經濟崩潰——這一定是錯的!除了考古證據根本看不到王莽發行的那麼多種古幣之外,人民也絕對不會像後人想像得那麼笨。多元貨幣兌現與流通,一向是支那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歷史學家可以白痴,但當代人民絕對不會白痴。所以王莽的貨幣政策,完全又是一則熟悉的改革老路子︰中央要將權力給牢牢地握在手中,但吃緊弄破碗罷了。因此新莽王朝結束,內外府黃金盈庫……海耶克理論,在傳統中國竟是如此地鮮活地證明了。
中國貨幣經濟兩千年2016.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