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懷特版亞瑟王傳說系列的第三部小說《殘缺騎士(The Ill-Made Knight)》。整體上說來,這段故事與前兩冊不同,主題相當「灰暗」。而我個人特別偏愛這種寫作的基調。
本書的「主角」,被代換成那位有名的「蘭斯洛(Lancelot)」,亞瑟王不過是個戴綠帽的配角。《殘缺騎士》從頭到尾,都在描寫蘭斯洛的奇遇冒險,以及他心中對於關妮薇王后的愛情、對於亞瑟王的尊敬、對於上帝的虔誠、對於情婦伊蓮與私生子的責任,在種種情緒的交錯痛苦掙扎之下,如何度過他由少年直到中年這漫長的二十多年的時光。
以前就想過,如果故事的主角從頭到尾都沒什麼「改變」,那麼那則長篇故事,只能以觸動讀者的「崇拜」、而無法讓讀者「代入」。前不久看的甄子丹版的電影《葉問》,三集的主角,大概屬於這一範疇︰故事一開始的主角是道德完人,故事結束時的主角仍是道德完人。在我的年少時代,也愛看這種故事。但隨著自己步入中年之後,卻逐漸開始更加欣賞「主角會改變」的故事主旨,無論是由「好變壞」或「由壞變好」,主角在開始與結束,是兩種不同形象的人了。
因此這部《殘缺騎士》中,主角蘭斯洛的心境,從頭到尾都在不斷地改換;而反應在現實上,他又不斷地打破他的原則。他不想背叛亞瑟王,最後還是背叛了;他不想與王后維持那場畸戀,最後還是耦合;他向情婦伊蓮承諾將陪伴他們母子,最後還是離開了;他在追尋聖杯過程中感受到了神的恩典,最後還是屈服在塵間的欲望。這種主題若寫得不好,讀者只會覺得主角是個人渣。但這篇故事裡,作者很用力地刻劃了主角的心境轉變、以及他因此而受到的內心煎熬,使得讀者更有將讀書時的感情「代入」依據。
不過我比較覺得奇怪的,是作者在書中不斷強調中古原版傳說——比如他直接說他要略過亞瑟帶兵攻打羅馬的這一段,並在自己的書中還提醒大家,關於這段事蹟要「去看馬洛禮的書」——彷彿他這套書只是正版書的一個通俗注本一樣。難道作者不想要「獨立」嗎(笑)?
2017.8.2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