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明立場。自從讀過索緒爾的一段話之後,我全心全意成為「語音派」的陣營,「文字派」的觀點僅止於斟酌使用。愈接近於人民使用的語言文字狀況,「語音」絕對是主流。
這本書用了許多有趣的材料,用以解釋各個字詞的用法與演變,讓我增廣了不少見聞。
正如我後來對於「白川靜」觀點的不認同,我很快便發現,本書作者很努力地照著「拆解文字、意象連結」的方法,用來「望文生義」地解釋各個詞彙。有些解法挺有趣,但我卻認為那是耗心費力卻又搔不著癢的。
最明顯的一點,便是「第一人稱代名詞」的解釋。作者跟白川靜一樣,將「我」、「吾」、「余」、「予」、「朕」、「孤」等字拼命地拆解,並推衍出各式各樣萬華鏡般的詮釋。像是「我是武器」、「朕是造船標準」、「吾是牙牙學語的兒童」、「余是屋子」……等等。應該說,我完全同意這些字形的分析解釋原義。但是,真正用來當作「第一人稱代名詞」的原因,純粹只是「同音套用」罷了。
也就是說,人類一般是先有用來溝通的語言,然後才逐漸開發文字符號,最後才在該社群裡,同意將「文字」作為某些「語音」的代稱。換句話說,大家都已經開始講話溝通了,後來才有人拿一堆符碼來記錄這些語音。
白川靜與作者的方法,比較像是反過來的程序︰一群聰明人先創立了一堆文字,然後,人民才根據這些文字的含義,推衍與聯想,帶有各式各樣的理由,最後才精挑細選出最能代表他心中意念的文字來用。
舉個近幾年來的例子。當人們在閒聊某些戲劇化的題材事件時,有人開始將某些「套路」拿來應用在不同的地方;這種套路在相傳之下被稱為「ㄍㄥˇ」——所以大家便拿著「梗」這個字來用。但有些知識比較廣博的老九們,發掘出該「套路」是來自於傳統相聲當中的術語「哏」,字與音都不正確,並要求大家別亂用,必須正字正音才行。然而,廣大的人民暴力在語言文字上是正義,放諸華文網路世界的流傳當中,「梗」這個套路代稱依然廣為流傳,大家還是用得很開心。那麼,一開始使用「梗」的、以及後來延用「梗」的使用者,真的曾經如此慎重樸實地考究過他們選用該字的微言大義嗎?——別傻了,發音相同而已。
再申一言。我個人還是很喜歡讀這種旁徵博引的漢字介紹書籍。但趣味歸趣味,我個人並不會將書中的內容當作所謂的「正確解答」的。
2016.1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