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小小筆記】「淋」?「濕冷」?

一直覺得倭國人借用漢字的背後思考很有趣。

乍看之下,我們覺得是漢語文化圈的一部分;但常常發現到,那不過只是外皮類似、骨子裡完全無關(有難、頑馱無、夜露思苦…);偶爾則是比中國人更中國(之者往也、興者起也、節者高志也…)。

有個疑問我至今還無法解釋的,是倭語形容寂寞的漢字中,有「淋しい」的這種奇妙用法 。以發音而言,「淋」和「Sabishi/Samushi」一點都沒有關連。而就意義而言,「淋」在古漢語是「多水」的意思,也和「寂、靜、淒涼」八竿子打不著。看了一些日語的語源解釋,也都講得莫名奇妙(甚至連性病都扯出來了…?)

---
在 Wiktionary 有找到一種說法。古倭語對「寒冷」的形容詞詞根中,有「さぶ(Sabu)」這個詞。演變到今日的標準語,就是常用的「寒い(さむい/Samui)」這個字。

或許,在倭國的古文人中,有人覺得把漢字「淋」,用來解釋成「濕濕冷冷」的狀態,感覺非常有情調,就寫成了「有教養人士的好孩子教科書」。後來呢,大家開始要形容「淒涼、寂寞、冷清」的狀態時,想到好像有個發音差不多的「Sabu = 淋」的字。

因此,「寂しい」=「淋しい」,便莫名地成了正式倭語的訓讀之一了……
2016.1.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