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ukides = 條枝。
這就很有趣了。漢朝人究竟要怎麼要誤讀,才能將「Seleukid-」翻譯成上古晚期的漢語「dieu-tɕie」?漢語的第二音還算合理,因為「ki/ci」原本就容易因為元音
我的想法還是和七八年前一樣,上古漢語的「條」,是個「清擦邊音」,讀作「ɬeu」。所以當代人便將「Seleu-」用「ɬeu」來作音譯。合情合理,因為在當時東亞中原的語音上,是可以習慣將「sl-」簡成了清擦邊音的「ɬ」。
過往的舊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83ca520101cujv.html…
---
以前就寫過,這個上古漢語官話中慢慢消失的「清擦邊音」,後來便分化成兩大支系︰塞音的 t-,與擦音的 ʃ-。
比如「脫/說」、「台/始」、「蝶/世」、「宕/石」、「橢/隋」、「道/首」、「豆/樹」,再加上「條/修」,全都在造字時使用同一聲符,但到中古時全都分化成兩種系統了。當然,還有「代←弋」、「條←攸」這種特別的例子,是原始音符反倒丟失起始輔音,轉成了零聲母的狀況。
所以《周易》裡的古字「有攸往」,直接改寫成「有所往」,是完全遵照古音與古意(攸→所)所延續下來的。
2018.5.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