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常看德國電影,因為我的胃口已經被好來塢給養壞了。就像多年前觀看由同事所推薦的《再見列寧》一樣,當在演到某個情節發展時,心裡總是會期待著「要來了、要來了」,也就是感到劇情要出現一個「爆笑點」或「爆淚點」時,但是,後來卻沒有發生……
《我出去一下(Ich bin dann mal Weg)》是一部溫馨平和的片子。主角是一位成功的脫口秀主持人,因病休養,跑去走了一趟歐洲的徒步朝聖之路︰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由法國西南穿越庇里牛斯山,800 公里一路徒步走到西班牙的聖地牙哥。他在路途開始時相當不順,腳底破皮受傷、食宿惡劣,讓他中途「作弊」搭了好幾趟路段,並懷疑這趟朝聖之路的意義,幾度打算放棄。後來,在他見到一座西班牙小鎮屋壁上寫著「yo y tu(我和你)」、並同時見到一位小男孩的身影之後,引發他心中一陣感動。最後在與兩位路上遇見的同伴成為好友一起行走,完滿地達成這項旅程。
如第一段所言。在我所習慣的商業電影戲劇編寫時,對這類「旅途」的題材,通常會設計好幾個「事件」,用來分配與表現主角的情境變化。本片在描寫旅途開頭,以及最後到達目的地時,處於「正面」的事件都安排得不錯。但比較出乎我預期的是當中「負面」的事件。當然,這段旅途的中間確實出現許許多多的好事和壞事,再加上主角的年少回憶,絕對足以撐得起這部 90 分鐘的情節。然而,主角旅途感到最艱困的時刻,卻與他最低潮的時刻並不相應合;如腳底受傷、睡覺時被蟑螂咬、晚上被關在修道院、被同伴拒絕而深感孤獨時,他全都克服了。後來讓他打算放棄的事件,卻是被旅館樓下的一群年輕屁孩吵鬧與 BB 彈射擊,不過他也惡狠很地向他們潑水以為報復。若放在情節的強度的連貫性上,我覺得並不太合理。——該放棄,早在前面就放棄了,怎麼會為這鳥事而絕望呢?
至於後來觸動主角內心的事件,也不太能夠說服我。他見到牆壁上的那三個字「你和我」,就很一廂情願地詮釋成「主與我同在」,似乎也太單薄了些。如果這麼容易就能引發他心中的宗教情懷,那麼這是代表「他本來就期盼」能出現某個象徵,來滿足他的主觀詮釋。(這不正是達斯汀霍夫曼在電影《聖女貞德》質疑蜜拉喬維琪的話題嗎?)我一直以為該是出現某個主角難以克服的困難痛苦,最後在一連串的因緣際會,才讓他體悟到上帝的無所不在。雖然劇中的情節並不違反現實,但作為「戲劇」嘛,我總是覺得要再作更精心的安排。
無論如何,這部電影並不難看,特別是鄉村景色拍得很美(電影動畫的蝴蝶倒是作得不怎麼樣……)。
2016.1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