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種花電信本週上架的片子當中,看完英狤猁的 IMDB 高達 8 分的紀錄片《蒸發的貨幣 (97% Owned)》,兩個小時裡我居然有一半時間都在昏睡。
看來我真的很難接受左派經濟學的觀點呀。
本片觀念來自某本書《Where dose money come from》。意思是說,銀行好壞壞,人民好可憐。若我年輕個卅歲,大腸正覺醒,那我應該會喜歡這種理論。
以前茂伯某同事曾問我,為什麼要為了錢工作?雖然只是不經心的閒聊,卻讓我開始自己思考「錢」究竟是什麼。
這部片子的最大盲點,就是太把「錢(實體的)」當作「錢(實用的)」。一開始本片就談到,政府和銀行無中生有創出了「錢」,總量不變、逐步推而論之,最後出現了「這種被創造出來的「錢/債」,便是從窮人所剝削出來的。聽來很熟悉吧?呵呵,這不是是百年前《資本論》推導邏輯的新時代變型罷了。
我不是玩經濟的,不敢用專業的術語。但就歷史的演進來看,金錢的發明與各式各樣的運用,正如同一種發生在我們眼前的「演化論實驗場」,適者生存——反過來說,經過各式各樣的社會實驗後,能夠成功留下來的都是合理的。廿世紀是個最鮮明的人類社會經濟實驗場,至今(當然將來會如何,無人能預料)能使社會整體生活水平高度提昇的,都是鼓勵資本自由流通的經濟體。
當然,個人的理財手法無法適用,但套用在整個社會中,「金錢」只是一種老嫗能解的表象罷了,金錢從來不意謂著「財富」;所以本片不斷指責那些「無中生有的金錢」是在搞掠奪,就是把「金錢等同於固定的財富」了,以為補了西牆必然有東牆被挖。實際上,在總體的經濟流通中,金錢不過是價值生產或財富的「象徵物」罷了,無論這種象徵物是貴金屬、賤金屬、紙鈔、債劵、甚至是後來的數位化的數字。本片有講到一個重點,就是「信用」這個玩意兒。如果太拘泥於鈔票的有無,而不去探討「信用/信仰」是如何形成與交換利用的,那我們不就又回到了百年前的知識水準了嗎?至於本片將「債」看作洪水猛獸,認定「無債一身輕」才是好事,那正是不通歷史發展的象牙塔經濟學所幻想的低度開發社會。
雖然「一生一世為錢幣作奴隸」的想法頗令老百姓感到悲哀,但為了社會整體能維持在高度的發展,這是我們現代人必須接受的世界。左派經濟學可以修正現代經濟的弊病(比如說,政府對經營不善的銀行進行紓困,這根本是胡鬧),但讓他們主掌國家,要等人類演化成另一種新的物種才有可能成功。
2017.5.2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3Gn_2did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