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 星期六

【讀書小感】大錢與小錢、貨幣與財富

我對網路文章的嗅覺駑鈍。前兩天才注意到,原來有鄉民流傳已久的仇恨文,將鬼島當年那「四萬換一元」的往事,講成是萬惡 KMT 的爛事一椿,還指稱是外省人有計劃剝削鬼島人的措施之一(以前我倒是讀過盧○榮也這樣扣帽子扣得很爽,只是我以為學界的材料,鄉民不會有興趣看……我錯了。)

這應該是四五十年前就已經確定的定案了,只是沒想到鬼島的網路世界沒有跟進,證明我們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在搞經濟史的都不會不知道一個定律︰

貨幣不是財富。貨幣不是財富。貨幣根本不是財富。

會將貨幣和財富完全等同起來,這並不是鄉民們不讀書的錯,而是他們一輩子沒有機會用身體記住這檔事兒。

===
最近在讀魏晉南北朝的貨幣史專書《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其中有件很值得一提的貨幣學道理(其實老早在《墨子》就已經講到了…)。政府真的要用貨幣來掠奪人民財富,最好的幹法,就是瘋狂地「鑄小錢」。

當年,董卓就是這樣搞,「更鑄五銖錢……於是貨輕而物貴。」發行一堆大家都不能接受的劣質「小錢」,執政者雖然可以很快地聚斂一堆財貨在手,但過沒多久則會讓物價更高。您說董胖子不懂嗎?當然不。然而在那隻看不見的手、物價尚未反應過來的「時間差」期間,董太師確實可以將財富納入自己的手中,過一陣子再讓民間自行吸納這種財貨與購買力的損失。這當然符合了「政府藉由貨幣來搜括民間財富」的例子。

那麼問題來了。那篇仇恨文所說的,KMT 來台之後,廢掉舊台幣改成新台幣一事,這可不是傳統的「鑄小錢」,反倒雷同於「鑄大錢」的政策。鑄大錢是要幹嘛?這代表執政者想用自己的國家力量,擔保流通的貨幣有其購買力。在惡性通貨膨脹已經出現的情況之下,自然只有兩條路可走︰擺著不管(寬鍥薄之禁),讓貨幣逐漸退出市場,回歸實物交易的老路線——這正是魏晉南北朝時代的社會經濟背景。如果鄉民們喜歡這種城鎮毀壞、雞犬相聞、土豪遍地的美麗景象,那麼改變新台幣,真的是邪惡的錯誤政策。

另一條路,當然就是「鑄大錢」。而鑄大錢之後,工商階級有利,但農民在相較之下確實比較酸葡萄了;乃至於「買辦式資本主義」(←這是個定義不明的爛詞彙)的帽子,便由覺醒的大腸之口脫出罵人了……
2016.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