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陳彥良的《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好書!

這是一部論文專書,主要是談到中國魏晉南北朝的「貨幣經濟史」,並上下兼論漢末與隋唐的相關事蹟。作者細細考查史料文字上的描述,並用出土的實物證據(古墓與收藏家的錢幣),並用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式,來專門論述這一時代的中國貨幣經濟史。

過去針對這段中古時期的貨幣史有兩派學說。全漢昇提出「中古自然經濟說」,認為漢末至隋唐主要以實物經濟為主流。而另一派是何玆全認為「東晉南朝貨幣發達說」。

本書作者的立場,主要是站在全氏的論點,中古的貨幣經濟並不發達,處於長期的「通縮」現象;然而,每當主政政權擁有較穩固的環境後,便開始鑄造自己的貨幣——並且很快就因發行的貨幣貶值,造成「通膨」的現象。簡而言之,這是一個「通縮」的大環境,並雜以短暫「通膨」的情況。

===
我個人讀過本書之後的隨想,倒不是「為何政府要惡搞貨幣?」這種道德式的問題——政府本來就會幹壞事,這是我自柏楊學校畢業之後的基本概念之一。身為現代人的我,很難想像,「為何政府可以不造幣?」這個疑惑。

在閱讀本書之後,我突然體悟到,中古政權之所以不造幣,應該不是「不願意」,而是「力所未逮」吧。在讀經濟史相關的材料、以及從現代生活當中,都可以見到一種傾向︰某種貨幣的發行與流通,都代表了某個政治團體的權力顯示。因此,在中古(後漢到魏晉南北朝)的社會經濟主流環境下,就是處於某種「莊園經濟」的小單位生產模式(封建型生產),也就使得發行貨幣的單位(即皇權)的意志,無法有效地普及到底層人民。

因此,「不鑄幣」和「莊園經濟」,這兩種互為因果的條件,彼此補強,便成了這個時代貨幣史的主要現象。而在朝代迭替之間,偶爾會出現中央集權化較佳的政權,此時的中樞執政者能壓縮封建主的空間,自然便樂於開始了「鑄新幣」和「幣值高估與劣化」這種惡性的循環,乃至於最後再讓新幣漸漸地退出市場……

從貨幣來看歷史,絕對可以看到傳統「政治史」、「道德史」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面相。
2016.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