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儘管回憶起遭受磨難的人性令我很痛苦,可我還是要說,在政治上,這些處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安撫遭受災難的民眾,滿足他們的復仇願望。失業的商人,面對物價飛漲而工資日益貶值的工人,他們只有看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才能勉強接受自己的不幸。」——頁 308
讀到書中的這段話,令我一下子就聯想到,為何在戲劇創作中,「災難片」、「恐怖片」永遠是不會缺席的作品。因為我們人類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神入/同理心/Empathy」,所以我們可以拿不屬於自己親身體驗過的外在事物來當自己的回憶(所以每年二月底,鬼島總有些政治人物要在公開場合哭泣,然後台下的人也跟著叫好……)。以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的社會上的人們而言,生活中總有些不能如意之事。這時候,「觀看別人的不幸」,便成了一件人性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了。
2. 在所謂的法國大革命年代,身處當時的弄潮兒都能深刻地體悟到,革命的火苗一經點燃,就必須持續地添加燃料以維持下去,否則遭殃的就是革命者本人。原本是不分階級的全體人民通力的改革活動,但很快便必須以「仇恨」作為持續下去的養分。所以砍貴族、砍國王、砍教士、砍知識份子等這些舊時代的高層人士之後,接下來便是革命黨派彼此之間的互相砍頭了。
這跟我常常講的「大魔王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托先生的「不斷革命論」,也算是實踐中所得到的真理了。
===
回到這本書。本書是藉由法國一個專門負責行刑的家族「桑松(Sanson)」六個世代所遇到的事蹟,來介紹法國17至19世紀的歷史。這種書寫歷史的方式,我個人挺喜歡,因為這是由一位身處當代人士所留下來的日記與其它史料,來交待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件。
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本書只有前面五章(即砍掉倒霉路易十六之前)的內容,讓人讀來比較有「代入感」——因為這本書的「主角」應該是桑松。然而本書在進入後面章節時,大部分時間已經回到傳統介紹歷史的寫法(而且是夾帶著作者本人觀點、以及不言自明的法國閱讀者的背景),至於前五章的「桑松」家族,則成了偶爾提到的路人角色了。
值得一讀的書。
2016.4.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