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觀片小感】獅子門的《飢餓遊戲》

今天才終於看了這部聽說當年(2012)非常有名的電影《飢餓遊戲》。我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感覺是︰這真是一部為 Teenager 量身訂作的作品。
 
其實我在本片前半小時曾打算放棄。不知道是哪個派別的電影理論,怎麼有導演這麼喜歡「搖鏡(Pan)」搖到這種程度?本片前半個小時在描述女主角的故鄉與抽籤經過時,所有的鏡頭都在「搖」,讓我這枚歐吉桑的眼睛與大腦失調,頭昏腦脹。不過 MOD 的好處是可以隨選隨看,因此在下班之後接續觀賞時,也就是女主角進入首都之後,攝影師的手終於不再抽筋,我才有動力繼續看完——雖然後來還是有好幾幕又開始「搖」,但好歹只算是偶爾配合情節搖動,不會像一開頭那種不顧情節死命地晃到底。
 
由於我已經是歐吉桑,所以《飢餓遊戲》故事的走向與設定,並不太能夠吸引我。但我卻可以理解到 Teenager 這個族群所喜歡的題材︰一堆普通的少女少男們,會為了親情愛情友情與理想而去堅持奮鬥,最後這整個世界的人們,也會跟著主角們的心情而激盪奮起。(雖然米國作品不像日本有「中二」的傳統,但換個環境而言,在心理層面上也是差不多的……)
 
此外,本作品的原作者是女性,因此這部片中的格鬥或謀略全都不是重點,女主角的愛情才是唯一推動情節的動力。記得網友 楊文理 (Andrew Niccol) Cattaga 兄曾經分析過,女性創作者對女主角的多角愛情線,大多都是兩位男性的程度。本片正是如此︰女主角有位家鄉的男性情人,後來她也與跟她同生共死的麵包店小開產生了感情。我不清楚小說原作如何,但電影已經很清楚地表達了這種三角關係。
 
維基上頭的條目寫到,本片描寫到左派右派自由主義等等高深的主題。恕我資質愚劣,我覺得那應該是胡說八道。這部作品裡的背景設定全都是一堆小屁孩所幻想出來的世界,讓人看得很過癮,但卻沒太多真實世界的寓意或影射。通俗作品,看得開心就好,不用再掛上太多高大上的主題。
2017.3.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