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陣子沒讀到經濟史的好書了——或者說,因為前一陣子讀到了妖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之後,直到這本書之後才得以「消毒」完畢。
先抱怨一下本書的中譯書名。原書標題為《錯誤的經濟學︰令人驚訝的經濟世界史(False Economy: A Surprising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代表它是本經濟科普讀物。但財信出版的中譯版弄成了《國家的命運好好玩︰從經濟史徹底看穿世界各國富運勢》,乍看之下似乎是部趣味扯淡的消遣作品——然而本書卻是部正正經經的經濟史作品。
本書在〈序言〉中提到作者亞倫比堤的作學問態度︰經濟史很容易陷入宿命論的窠臼,一項研究的目標時程若是以今天為終點,研究者是很容易傾向從結果倒推出歷史歷程。史料浩如煙海,史學家總能找到某些事實,清楚明確地解釋事物的成因。但這種推論往往遭後來的史實所推翻,要不就是完全無法解釋為什麼處境類似的其他國家或經濟體會有不同的結局。
以上這段表述我很欣賞。因為自己也讀過不少史學方面的雜書,常常覺得某些著作講得言之鑿鑿,洋洋灑灑撈了一大堆資料建立自洽的理論。但若以每位作者的「心態健康」而言,卻出現了南轅北轍的風格。比如前幾個月讀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與目前還在手上的《殺戮與文化》,差不多都是「先設定好要褒此貶彼」,然後再找能夠配合的史料搭湊進來罷了。而這本《國家的命運好好玩》的作者,心態便顯得較為健康,對於各種可以用來分析的因素,大多都能平等與開放來看待其正面或反面的支持與駁斥的角度,而非一味地簡化出扁平的「正邪對立」的結果。
坊間最常見到的西方中心論者對國家貧富的比較觀點,通常都是︰
西方有基督教信仰,新教倫理鼓勵奮鬥,人們將民主視為理想。東方是佛教儒教信仰,習慣逆來順受,人民願意接受獨裁腐敗統治。
但本書作者卻認為,根本沒這回事。即使是宗教信仰的刻板印象,作者也認為韋伯的新教倫理在其發表的當年與其後的世界發展來看,根本站不住腳;至於各種東方佛教或伊斯蘭文化之下的人們,為了賺錢與求得更完善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完全不亞於歐洲無端自豪的新教倫理。換句話說,拿文化或宗教信仰的比較來判定國家與經濟體的發展好壞,完全是假的命題。至於貪腐的問題,作者不僅拿東印度公司時代英國政治圈的賣官鬻爵來作反例,甚至還以二戰後同一時代的印尼與坦尚尼亞領導人的對比,來論證這項因素對發展所佔的重要性高低。作者甚至以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作例子,若貪腐是固定且可預期的,其性質也與高稅率的國家收稅差不了多少。
這本書的立論主旨,是建立在「自由貿易」的經濟上的。當然這種理想,在歷史上卻不見得能夠符合當代的政治氣氛。作者舉出英國的棉紡織業,在數百年來由主張閉鎖保護、到暢議全面開放、最後再回到閉鎖保護的奇妙循環,以及越南輸入美國的鮭魚不能叫鮭魚,美國與歐盟對於農業補貼政策的不當,在在都顯示出要與真實世界的政治妥協的各種現象。至於埃及從「小麥輸出國」轉變成為「小麥輸入國」,作者覺得這才是最符合地球資源(水資源)分配的合理作法;所謂的「糧食自給」信仰,作者並不認同。然而,作者在最後也認為,沒有哪一套方法是可以一體適用的,因為每個國家各自繼承了不同的文化歷史,與其硬生生地照搬套用,不如由既有條件加以改變。
很好看的一本書。由經濟史來著手,有許多觀點都值得讓人細細深索。
2017.1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