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 TG 和網友討論時才想到,中國於春秋戰國之際開始興起的「諸子百家」,其實應該就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名校文憑」,作用在於幫統治貴族們提供「人力資源庫」。唯有如此,才能解釋孔子在「離家出走」而去周遊列國之後,居然還能多次安插弟子們,擔任魯國大貴族「季孫氏」的管家。
古中國最早的符合這種定義的「名校」,沒第二句話,一定是由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大家總喜歡說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所以「道家」比「儒家」早,這種說法有相當爭議。「老子其人」,TG 讀過了一堆雜書,發現幾乎都只能稱作神話故事,真實性不高;比較可能的「老子其人」是「老萊子」,「萊」字在出土的戰國文書上寫的和「李」字很像,再加上楚國專出「大耳兒」(楚人大耳,以後再聊……),所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應該都是這一連串劇情橋段所套出來的。至於「《老子》其書」,姑且不論版本上的嚴重差異,光看這種哲思文風的作品,就曉得這本書不可能太早編輯完成,頂多和《孟子》活躍的戰國中期差不多,那時候的孔門儒家、墨家經典早已大大盛行於世了。
或許還是從年表與年齡著手。
前 479 年,孔子以當時的超高長齡(73 歲)過世。此前的子路已死,顏回已死,孔子的兒子「孔鯉」也死去。此時,幾位重要的孔門弟子︰
端木賜(子貢),衛國人,42 歲。
有若(子有),魯國人,30 歲。
卜商(子夏),衛國人,29 歲。
言偃(子游),吳國人,28 歲。
曾參(子輿),魯國人,27 歲
顓孫師(子張),魯國人,25 歲。
以前 TG 就曾經提過孔子門生的「輩份」問題。子貢差不多算是孔子的「兒子輩」,曾參只能算是孔子的「孫子輩」;所以我個人從不相信曾參這個小孩竟能以「佛祖拈花微笑」的方式,參悟老師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這類禪門公案式的神話。
孔子之死,當然是儒門大事。事後的處理,首先,儒家弟子必須「立聖人」——孔子是個聖人,這一點,儒門弟子當然全體起立鼓掌通過,毫無異議(大家早忘了孔子生前,明白講了自己不是聖人……);因為自己的開山祖師是「聖人」,對還活在世上的徒弟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和喇嘛教一樣,只有發出官方蓋印的「ISO 認證標籤」,才能稱作仁波切,圈內人必須一起維持文憑效力。
第二件事,就有不少貓膩在裡頭了。「子夏、子張、子游以有若似聖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孟子.滕文公上》)但後來曾參反對,不了了之,卜商(子夏)便講學於西河。這件看似平凡的描述,問題太多了。
首先,為什麼要推「有若」出來當頭領?誠然,孔子當時在世的唯一血脈,長孫「孔彶(子思)」只是個 4 歲的小娃娃,暫時先別把這個小孩扯入大人的複雜世界;這樣聽來還有點道理,所以我們就別去煩那位幼兒園的小班學生了。
但那位阿贛哥子貢,跟著祖師爺東奔西跑了那麼多年,出錢出力、派遣特務搞掉羞辱師父的政權(《墨子》說的)、長征元老幹部的「子貢」,為什麼不讓他出任「孔門二代目」?過去的事實證明,子貢有錢、有人脈、組織辦事能力一把罩,由他出面不是挺好的嗎?為什麼要把阿贛哥「貶謫」去守老師的墳墓,而且還一連守了六年?
我的解釋挺簡單︰省籍問題。
「有若」是魯國人。在上面開列的幾個重要弟子中,只有有若和曾參是魯國人,顓孫師雖然也是魯國人,但他沒事就要拿刀子去市場砍人,血氣方剛,不可能獲得所有人的同意。阿贛哥子貢雖然是當時的「公媽派」,但是,很抱歉,省籍不對,沒有競爭資格。當年的長征弟兄,至此全部出局,誰叫孔子活了這麼久……
回歸當時的環境背景,儒教二世門主,候選人只有「有若」和「曾參」兩人而已。但很顯然地,「有若」的人際關係比較好,「卜商(子夏,衛人)」、「言偃(子游,吳人)」和「瑞孫師(子張,魯人)」全都支持他。然而槓子頭曾參,此時早已有自己的派系,發動自己的勢力,估計還拉了那位小朋友「皇太孫/孔彶(子思)」站到他這一邊來,硬是不服,還洋洋灑灑列了一大堆「形而上」的問題,來解釋眼前「形而下」的現況。總而言之一句話︰老子不鳥你。
這一抗爭的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就是儒門從此分裂,誰都不服誰。子夏後來跑去河西講學,受到魏國開國的魏文侯禮遇,反正就是永遠離開魯國這個是非之地。再過一兩個世代,孟軻跑去齊國稷下參加辯論擂台,他的不少對手中,就有一大堆跟他一樣是打著孔門旗號的。《韓非子》早已明講了,戰國中末期有「儒家八派」,孟軻只是八分之一;《荀子.非十二子》更是把子思、孟軻這兩人拿來當成叛徒批判的(更有趣的是,漢代儒者又開始罵荀子是叛徒。大家隔著時空互罵,煞是有趣…)。這個時刻,不僅僅是各家名校互相競爭(儒道墨法等等),連同一間學校裡的不同科系也在彼此搶學生(大家拼命認祖師爺,並宣稱自己才是僅此一家的正統…)。
讀書人的鬥爭,不一定要動刀立即見血,而是動筆長期污衊。毛先生有名言,謊話講一千遍、一萬遍,就成了真話。曾參這一派有文采,也非常勤力地編輯老師的學說,努力幫孔子純化、造聖不餘遺力。當他們整理出來的豐富教材,成了最普遍通行的版本,三百多年後,其它的儒家書籍逐漸消失了。於是乎,曾參、以及其後的孟軻,他們所留下的書籍不斷地傳抄,再版 N 刷,便成了「儒家史」的唯一史料。所以在漢朝人的眼中,儒家思想的標準傳承,孔子之後就是曾參。唐代之後,曾參之後是孟軻。南宋之後,孟軻之後是朱熹。說句實話,除了曾參在少年時候還見過孔老爺爺之外,孟軻、朱熹兩人怎麼能代表孔子?孟朱二人的同時代,自稱儒學的還大有人在,為何只有他們能夠獨享這塊招牌?
再扯一小段。時代會變,思想也會變。孔子之儒,不是曾孟之儒,也不是鄭玄之儒,也不是韓愈之儒,更不是朱熹之儒。將這些全都歸結到了孔丘名下,不分時代沆瀣一氣,讓心海羅盤的現代名嘴可以胡說八道。
===
以上是我的猜想。但我有兩條間接證據。其一出現在《論語》文本之中。從頭翻到尾,《論語》述事從不敢用「曾參」和「子輿」這兩個名字,必定稱「曾子」。至於「有若」,也是大多稱「有子」,僅有一回不小心出現「有若」這種連名帶姓的說法。這證明了今本《論語》的編輯者,一定是曾參這一派的學生,但也代表有若這一派的勢力依舊存在,所以「二代目有若」雖然僅握有一個分裂的小朝廷,卻還是存在的。所以我認為孔門二代掌門人之爭,正好反應在《論語》的人名用字上。
其二,便是上世紀末開始挖出的一大堆戰國竹簡。這裡頭有一大堆,學者一看都認出來,那些都是歸於我們今天印象中的「儒家學派」,但卻都是「佚書」,除了一兩部之外,與流傳兩千年下來的文字都無法完整對上(頂多只有一兩句話重疊)。這證明了,當時廣義的「儒家學說」,著書立說的人超級多、超級雜,光儒門內就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現象,誰都不服誰。如果儒學「道統」真的一脈相傳,那麼為什麼挖出來的成冊竹簡都是佚書?反倒是朝鮮平壤那邊挖出的《貞柏洞論語》漢代竹簡,編目和用詞與今天印刷本幾乎一字不差……(要我是憤青,此時又可以偽造一則栽贓人家的假新聞了︰《韓媒︰出土竹簡證明孔子是韓國人?!》)
===
回到原題。所以,我們不該聽信《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該事件的奇妙描述︰
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
意思是說,僅僅是由於有若長得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後,弟子們就開始向有若磕頭跪拜。這似乎太小看了古人的智商了吧?如果儒家弟子真的那麼愚蠢,那麼他們乾脆跑去齊國找「陽虎」當師父算了,聽說這位年紀更為相仿的失意政客「陽虎」,長得和孔子一模一樣。
但我相信,司馬遷應該也是「有所本」的,而他的「本」,就是來自於「曾參–子思–孟軻」這一派的儒家史料。在「有若 vs 曾參」的掌門人格鬥擂台中,曾參這一派最後掌握了發言權,把這段有若繼承孔子擔任「二代目」的短暫事實,講成是其他弟子太笨、太迷信了。順便,將曾參當時的槓子頭抗爭行為——拒絕承認有若的宗師地位——給合法化了。
畢竟,我們一般人的腦容量有限,「反面的反面是正面」這個命題,很少人會警覺當中的邏輯陷阱。「因為弟子盲目崇拜有若,而且曾參批判這項愚蠢迷信行為 → 所以曾參很理智很聰明」。這應該正是曾參和他弟子想達成的效果,連太史公也中招了……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自從五四之後,孔老二能被挖出來消遣的題材,也差不多都消耗光光,沒什麼新鮮貨,現在該是還他本來面貌的時候了。倒是這群躲在虛幻巨人之下的仲尼弟子們,不曉得為何沒多少人向他們開槍?老師因學生而成名,現在應該是要好好地盡情酸腐這群學生了。 出來消遣的題材,也差不多都消耗光光,沒什麼新鮮貨,現在該是還他本來面貌的時候了。倒是這群躲在虛幻巨人之下的仲尼弟子們,不曉得為何沒多少人向他們開槍?老師因學生而成名,現在應該是要好好地盡情酸腐這群學生了。
2014.1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