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歷史有項原則︰A 書上面有記載,B 書上也有記載,而且 A 書和 B 書時間相仿、各有不同的獨立撰述者或立場,結果,兩書若同樣地描述到某一人事物,那麼該史事的真實性就很大了。所以我雖然酸腐成性,對歷史傳奇人物與故事多抱懷疑態度;不過呢,正由於古羅馬《塔西佗編年史》上,以完全負面的態度描述了耶穌經法律審判而遭到釘死一事,使得 TG 從不懷疑「耶穌其人」的存在(當然,不少關於早期教會的細節、與耶穌弟子們的恩怨諸事,正如儒門在孔子死後的發展一樣,可疑之處太多了……)。
至於發生在春秋戰國之交的《伍子胥演義》中,有個創造出「風林火山」宣傳用語的軍事家(武田信玄要付版權費哩……),是伍子胥老兄的戰友「孫武」。孫武不知從何而來,幫著吳國國王闔閭練了支兩百人的娘子軍(還殺了人家兩個寵妃),然後呢,也不知在什麼時候,孫武先生就飄然而去了。
傳統文人一直有種「諸葛亮情結」。他們呢,心裡頭非常想做大官、做大事,但一定要人家「請」他們當官,像大耳兒劉備那樣三顧茅廬一番,然後 才說為天下蒼生之福,勉為其難地出山,這是第一項。中間,有好多數不完的情結,此處不談。文人的「諸葛亮情結」的最後一項,就是這些傳統文人要在功成之後,拋下一切榮華,跑去山林裡「隱」起來,白髮長鬚,雲間撥弦,終考餘年,最好還能避穀行氣,乘雲羽化仙去。所以在伍子胥把殺父仇人楚平王從墳墓挖出來鞭屍,或許軍事專家「孫武」就此辭別而去,想必這是傳統文人將自己的願望情感,以小說的方式給投射到他身上去了。
流傳的孫武故事,整理起來有三事︰第一,幫吳國練出一支娘子軍,順便殺了兩個吳王妃子立威。第二,功成身退,不知所終。第三,著書立說,寫下了《孫子兵法十三篇》,流傳至今。其實這三事都有問題可談。
首先,練娘子軍一事,這是一則非常吸引人的小說,具有好故事所需要的一切元素,後世也有不少仿作。但放在現實上,TG 敢跟人打賭一塊錢,這件事,絕.對.是.假.的。我一直覺得,沒掌過權位、沒待過公家機關組織的,都很喜歡自我幻想︰「要是由我掌權的話,我要這樣做那樣 做,結果一定會這樣那樣,最後美麗新世界期期可待。」其實這種幻想,就跟 TG 現在在 FB 扯蛋一樣,純粹是自 high 罷了。在現實中,根本不是想怎麼決策就能怎麼決策,而是那種幻想決策,根本就說不出口、或者一說出口,便遭到自己同仁長官下屬一陣白眼,把你當瘋子。
如果二百娘子軍是內廷宮女們百般無聊玩出來的把戲,外臣孫武,除非自我閹割當太監,否則怎能出入宮門當自家廚房一樣方便?如果娘子軍要出宮 到外頭的校場去,那麼孫武雖然不用「自宮」了,但這群嬌嬌女可都是「貴族出身」的(歷史迷思破解之一︰後宮妃子都是出身良好才得以被「選」的。由於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物質條件比古代好太多了,都忘了過去庶民生活條件和貴族有絕大差異。試想,一個麗質天生的美女生活在民間,姑且不論衣裝打扮,如果她頂上長滿頭蝨、滿口齲齒黃牙、皮膚粗糙、渾身異臭,這種「民間美女」,哪個君王想要?「君王強占民女」,除非是患有怪異性癖好者的例外事件,否則不可能會是常態……),她們的專長是「媚道」和後宮裡的結盟內鬥。突然把她們丟去當兵卒操練,能練出什麼鳥?黃埔軍校新生踢正步三個月,就被譏為毫無戰鬥力;孫武所練的娘子兵,只懂得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起立蹲下,說要能「兵既整齊,王可試下觀之,唯王所欲用之,雖赴水火猶可也」,吹牛!更不用說濫殺國王愛妾,就算吳王心胸寬大,這兩位寵妃的娘家,怎麼不跟孫先生拼命?(除非,這是吳王闔閭剷除國內貴族的陰謀,和孫武聯手合唱的一齣雙潢好戲……)
孫武的事蹟,在先秦書籍中,完全沒有提到,在文獻的考據方法上,「孫武其人」的存在與否,是個大問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寥寥幾項事蹟,全都是進入漢朝才出現的「小說」情節。《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除了寫孫武練娘子軍外,接下來全都在講兩百年後「齊國孫臏」的事。孫臏可是真切的人物,不同的先秦古籍都有見到,毫無存在疑慮。因此,錢穆才會提出「孫武孫臏本是一人」的理論。
關於《孫子兵法十三篇》,其實看多先秦書籍或銘文的人全都能同意,《孫子兵法》絕對不是一本「古書」,至少,本書絕對不如傳說中的「古」, 更像是戰國中末期時代才成書的筆法。新出土的《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竹簡,在〈用間〉一篇中還有「燕之興也,蘇秦在齊」一句,放在傳統文本「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並列。蘇秦是燕昭王時代(~300 BC 之後)的人,和吳王闔閭、夫差(473 BC 之前)根本不是同一時代,所以《孫子兵法》的著書者孫武,不可能拿他活動時間之後的一百七十年後的事情當例子。
當然,為這一則「蘇秦在齊」的時序矛盾而解套的方式,就是把「書」和「人」分開。人,當然有合理的存活時間上限和下限。書,則從醞釀、成形、書寫、流傳、定本,時間可以延達數百年或千年。如果承認孫武是伍子胥的同代人,而且孫武寫下《孫子兵法》一書的話,那麼,流傳在我們手上的紙頁印刷書《孫子兵法》,不保證一字一句都能和孫武其人親手所寫,都能完全對應,而是經過該學派的增刪編整而成的。這個原則,也和「老子其人」和《老子道德經》一樣通用 ︰今天的《老子道德經》傳本內容,絕對晚於孔子生活的年代;所謂老子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度化釋迦牟尼,留下道德經五千言,同樣是則很棒的故事,但在事實上,也同樣是「假的」。
「老子」的事情太多,扯也扯不完。速速拉回。
從《史記》中可以明顯看到,司馬遷談孫武,僅僅是為了交代這篇列傳主角「齊國孫臏」家世,說孫臏有位很厲害、寫有一本暢銷著作的祖先罷了,代表他也不清楚孫武有什麼好談的,所以只採了一則「練娘子兵」的趣聞。先秦時代的《左傳》裡寫吳國攻楚,行軍布陣和進展講得詳細,但吳國臣子中只見伍子胥、太宰嚭的表現,從頭到尾,連個姓孫的影子都沒有。所以對此人的推論,有以下四種︰
1. 沒有孫武這個人;
2. 有孫武這個人,不過他在當時的吳國政府中並不重要,或是任職時間短、早已離去;
3. 有孫武這個人,他也很重要,但史書沒認真寫,只保留在稗官小說之中;
4. 有孫武這個人,不過他當時不叫孫武。
若採答案1,則是上個世代不少學者的理論,從流傳到今天的書本《孫子兵法》內容可以為證。答案2,是前一個答案的妥協版。答案3,有小說家的風格,小說萬歲、正史站一邊涼快去。至於 TG 的想法,是答案4。
前幾天在寫「夏姬故事」時,就已經大略談到這一段。楚國的申公巫臣(屈氏),帶著當時的絕代大美女夏姬(少孔)私奔而去。楚王殺了屈氏全家,這個怨當然結了下來。貴族成員私自出奔,原本就屬於「叛國罪」。(所以 TG 才一直覺得「介子推歸隱」一事有蹊蹺……)至於巫臣投奔的地方,是晉國。而晉國自晉文公之後,便是代表中原華夏各國的霸主,領導對抗南方的楚國。作為一個楚國叛臣,自然投了晉國。
晉國和楚國對峙,到這時已經過了四十年,大會戰雖然不多(三場),但為了爭奪淮河區的附庸國,小型的打架也從來沒少過。這時,由於下半身無 節操的巫臣叛楚而來,晉國當然要好好利用。國際政治,從古到今都一樣,大國最愛用的一個策略,就是扶持敵人身旁的諸小國,讓他們在敵人後方拼命騷擾。所以巫臣投晉之後,前 584 年,晉國就派他到了楚國的後方,去教導吳國那群原住民生番練兵了。吳國雖然號稱是由周文王的太伯公所建立(應該又是假的……),但東周吳國真正的「歷史時代」,是直到巫臣出使吳國才開始。
差不多發生在同一世代,國際之間發起有所謂的「弭兵之會」,晉楚兩國劃分好勢力範圍,大家和平共存。當然古人和今人一模一樣,所謂的國際高峰會議、國際條約,都是在欺騙那些拳頭不夠硬的小朋友國家的,大國根本從不放在心上的(所以拼死命去證明《開羅宣言》是假的,那究竟在幹嘛呀……?)。大國外交就是如此,代理人戰爭(Proxy Wars)這招最好用,只重過程,不在乎結果。對晉國來講,吳國能不能打敗楚國,他們一點都不關心,兩敗俱傷最好。晉國方面只需要出點錢,然後就能捅楚國的後門,何樂而不為?
自此之後,我們發現晉吳兩國互相交好,生番變熟番,吳國也穿上文雅的外衣,比華夏人更像華夏,所以才有「吳公子季札」跑到魯國去聽古典音樂,音樂鑑賞能力之高,嚇倒當時中原禮儀之邦的一大堆貴族︰獦獠之子如此了得!
因此我們絕對能夠很肯定地說,春秋吳國興起,是中原列強刻意扶持起來的成果,估計魯君娶吳國公主,是魯國聯晉抗齊的一種標誌行為。而在楚國王室的所見觀點中,他們發現,原本不過是一個「彭蠡洞主」的地方騷亂,乖乖不得了,怎麼突然冒出了擁有水陸兩棲部隊的兇狠國王,兩三年就按時衝過來入寇一次?
前 522 年,還是男人下半身的問題。楚平王要為「太子建」娶媳婦,找到了秦國,秦哀公把女兒「孟嬴」嫁給了楚太子。不過呢,原本的公公楚平王看了這位漂亮媳婦,愈看愈滿意,最後決定不給兒子當老婆,就直接給「納」了進來;為這件「公公為老公」事件而穿針引線的,是楚臣「費無極」(有的寫作費無忌)。費無極得了眼前 之寵,也得顧慮未來之憂。要是不久之後,楚平王死了,太子建登基為王,新任國王豈能不報這奪妻之仇。所以費無極為了自己好,便放了一個大絕「誣以謀反」︰向楚平王告發太子有謀反之舉。誣陷成功,太子逃走,太子太傅伍奢被楚王殺掉了;伍奢之子、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也在這一年投奔吳國,幫著「吳公子光」暗殺掉吳國國王,成了新任的「吳王闔閭」身邊的重臣。
後來的歷史發展我們都知道,伍子胥很猛,猛到直接攻下了楚國國都,吳國大肆掠奪、凱旋而歸。我們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楚平王搶媳婦所惹來的禍。(嗯,楚國後來奇跡似的復國,居然也是托了楚平王搶媳婦之福……戰國風雲,實在吊詭。)
伍子胥頭髮有沒有變白,TG 並不關心。但在吳國闔閭的朝廷內,伍子胥一定是「反楚派」。而吳國一向的基本國策就是「親晉」。「親晉」和「反楚」是可以完全相容與配套在一起的。朝廷中,反楚的代表是伍子胥,而親晉的代表——或者說是晉國駐吳國代表——會是誰呢?TG 大膽地猜測,那就是後世所謂的「孫武」先生。
寫創作的文章,都會不經意地反復講些口頭禪。正如 TG 評論史上的有名暴君,總是要提起「世間絕無大魔王」這句話,那是環境條件達成的結果。所以同樣地,「世間絕無大猛人」,伍子胥也是人,不可能一個人扛著兵器就能刨人墳墓、毀人國都。阿兵哥要吃飯、死掉的兵卒要撫卹和充員、部隊要有源源不絕的後勤支援,在這方面,他有吳國國王的大力支持,no problem。
但除此之外的重要因素,即吳國必須打點國際局勢。征楚過程中,如果淮河諸國、甚至像北方齊魯晉這些大國,打著「救楚」的旗號,那局面就超級棘手了。那位「晉國駐吳國代表」孫武先生,所扮演的正是這種角色。因此伐楚過程中,除了(楚國暗中支持的)越國在背後擾亂之外,好像還沒樣像的第三勢力在作梗哩!
這位「晉國駐吳國代表」,究竟叫不叫「孫武」,TG 並不能肯定,不過他與晉國的淵源,倒是有個旁證。
先秦儒家最後一位代表人物,也就是留下《荀子》這部書的推定作者,就是「荀況」,又叫「孫況」、「孫卿子」。換句話說,「孫」、「荀」兩字,音同互用。別說「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文字規範訂立之前,貢贛、燕晏、游遊、平坪、郜曹、容頌等這些個漢字,在先秦時代,都隨便你用,老師都不會糾錯扣分的。
春秋晉國的朝廷裡,除了國君本身這支「公族王室」之外,還有一堆大大小小的「大夫」這類次級貴族家族成員。經過一番長期的砍殺,到春秋晚期,除了最後來個三家分晉的「韓氏、趙氏、魏氏」之外,當時晉國的大貴族,還有「中行氏」、「范氏」和「智氏」三支。「中行氏」這一支,他們所用的姓氏,就是「荀/孫」。毫不意外地,那位儒家學派的「荀子」先生,正是晉國這支貴族名流之後,所以他的姓氏中才有「荀」和「孫」兩種稱法。
或許是巧合吧。就在伍子胥投奔吳國,正在整軍經武時,晉國的大貴族中行氏家主,就叫作「荀吳」,在位年間為前554 - 前519年。而伍子胥在柏舉之戰(前 506 年)滅掉楚軍主力、楚昭王出奔時,荀吳已死,由其子繼位。荀吳在晉國活動的時間,正好與「孫武傳說」在小說裡活動的時間重合。
荀吳在晉國很忙,當然沒空去和伍子胥闔閭那邊摻和。不過想到當時晉吳兩國關係,他應該有可能派個同宗族的子弟,代表中行氏或晉國進駐吳國,並發揮晉國的外交影響力,阻卻其它列強暗助楚國的行為。這位晉國中行家族的代表,在吳國攻楚的作用是間接的,所以後人大概都曉得吳國有這號人物或勢力的存在,卻沒有明白外顯的人物事蹟可講,所以統稱是「荀吳勢力」在幫助吳王闔閭。「荀吳」一名,在這邊轉著轉著,後來就成了「孫武」了。「荀」轉「孫」是規範 轉換;「吳」轉「武」,則是有點非規範化的誤傳。
後來吳越春秋的發展,我們也都知道,吳國在夫差手上滅亡。不過在吳國即將滅亡之前,為什麼中原諸國都沒有反應?至少身為老大哥的晉國,應該要對這位小弟有所表示吧。《清華簡.二十章》有段話寫得很好︰「晉簡公會諸侯,以與夫差王相見于黃池。越王勾踐克吳,越人因襲吳之與晉爲好。」意思是說,以晉國的立場,只要江淮一帶有個國家願意當個聽話的小老弟就好,不管它的國名叫「吳」或是叫「越」。
但 TG 更進一層地猜測,同樣不容忽視的一點,即晉國和吳國建立起親密關係的這位關鍵人士「孫武」,是出自於「中行氏/荀氏」的這支家族。中行氏家族,在前 490 年,被趙智魏韓一起聯合攻滅。所以到了前 473 年,吳王夫差失了這支有力外援,就只能被句踐給逼到走投無路而自殺了……
再過二十年後,三家分晉,晉國再無中行氏之名,僅能以荀氏家族親附於新的統治者。
再繼續扯最後一段……
這支「前.晉國駐吳代表」孫武家族,可能和范蠡一樣,在吳國滅亡後,舉家遷到了齊國去,以後就直接姓「孫」不姓「荀」了。一百多年後,在新居的齊地,出了個軍事家「孫臏」。
我們在「孫臏」故事的前半段讀到,他曾經入於魏惠王之下。不疑處有疑一番︰「齊國人」孫臏,為什麼能在「魏國」任職?齊魏關係,在當時好壞姑且不談,因為變來變去的。但我在乎的,可是封建時代,沒有「科舉取士」這回事;如果要在政府當官,一定要「靠關係」才行。(所以孔子只能在阿贛哥牽線的衛國當官,齊國楚國晉國都不得其門而入……)
TG 個人猜測,這支遷居齊國的「孫武」家族的後人,可能一直都與留在舊晉國的中行「荀家」有所來往。孫臏在鬼谷子下求學,屬小說之言,看過就好。他能入魏就仕,應該還是靠著魏國的荀家人關照所致。(龐涓,TG 推測他是歸化晉國的犬戎之後。待查……)
但後來正如大家所知,孫臏被龐涓構陷,遭刑斷肢,說他有勾結齊國之虞。但我們必須懷疑的一點,孫臏來自齊國,是明擺著的事實,龐涓拿這件事整他,理由實在不像樣,好像龐涓和魏惠王是一對健忘低能的君臣︰知道你有可能叛國、便提供機會給你叛國、最後再指責你叛國。這什麼邏輯呀?
TG 自己的解答和前一問題相同,正與孫臏一開始能在魏國就職的理由一樣︰魏國的荀家。或許這魏國荀家真的是遭到冤枉、或許他們念念不忘中行氏的輝煌而真的有復興之意。但待在魏國的荀家,應該還是有些能力足以發動反魏抗爭,影響魏惠王的政權。魏惠王和龐涓,只有抓著這件事猛打,才有可能把人丟到監獄。(歷史迷思破解之一︰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姓的人物,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都不會是庶民百姓。要整他們,即使荒唐,還請先找個經過 ISO 認證標準的理由……)統治者的懲罰程度,和被統治者的反抗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孫臏先生,在這場魏國國內的整肅中遭到牽連,從此之後,他便以渾號「臏」而 流傳於世了。
2015.12.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