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先讓英雄救貓咪2︰好萊塢賣座電影劇本大解密》

如果說作者第一冊屬於「導論」,則這本續集就算是「個案研究 & 實作討論」了。本書繼承作者「史耐德(Blake Snyder)」在第一冊所談的理論,取材自五十部所謂的「經典」電影作為範例,用來套入他所提出的「電影劇本架構表」。
 
布萊克.史耐德架構表如下,刮號內的數字代表劇本的頁碼,同時也代表電影進行時間的分鐘數︰
 
1. 開場畫面(1);
2. 主題陳述(5);
3. 布局(1-10);
4. 觸發事件(12);
5. 天人交戰(12 - 25);
 
6. 第二幕開始(25);
7. 副線(30);
8. 玩樂時光(30 - 55);
9. 中間點(55);
10. 反派的逆襲(55 - 75);
 
11. 一敗塗地(75);
12.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75 - 85);
13. 第三幕開始(85);
14. 大結局(85 - 110);
15. 結尾畫面(110)。
 
以上是以一部大約在 120 分鐘內的電影劇本,所應遵循的情節架構。
 
---
用我自己的話來講,作者所安排的架構,是將總電影的時間大致分成三個段落。第一幕是介紹性質的布局,在電影開場後的半小時之內要交待完畢。而第二幕,則是要帶出「副線/次要故事線」,以及所謂的「玩樂時光/主要角色的順境」,在跨過總電影時間中點後,劇情急轉直下到負面因素達到高峰;第二幕總總時間大約一個小時。第三幕到最終結尾,則是用半個小時,將前面埋伏的「副線」給引入,並在正面負面不斷交錯之下,一路到達最終的結局。
 
我不確定這種架構安排是否為當今的主流。不過有個可以依循的架構公式,以後我自己在看片時可以試著套用看看。
2017.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