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讀後小感】Keller 的《語言變化︰語言中的無形之手》

怎麼說呢?由於我不是語言專科出身的,因此閱讀這本語言學專書,會覺得這本書比較像是「評論」類型的論文,而不是介紹或闡明自身論點的作品。所以這本書談了很多與「邏輯」、「經濟」相關的命題,而且提到「語言會變」在命題上就有其瑕疵。但最後,作者究竟寫了什麼,經過了好幾天,我還是有些參悟不透……
 
不過本書作者有個概念令我印象深刻。人類發明語言這種東西,並不是大家常說的「用來溝通」;更深刻地講,語言是「用來影響別人」的。作者論道,若語言是用來溝通的話,那麼語言就不應該會隨時間與空間而有所變化,每個人為了與其它人溝通,就必須得頑固地保持它原本的形態,那麼也就不會產生所謂的「方言」了。正因為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影響別人」,所以才會出現某種語音的表現,要在某種情境之下達成某種效果。作者舉了一個想像中的「猿人社群」的故事︰淒厲地吼叫聲,一開始是單純地表達恐懼,後來則成了「猿人查理」用來欺騙其它夥伴的工具,最後再成了猿人社群長老用來驅離不肖份子的憤怒。
 
作者引用了 Jules Levins 的電腦模擬論文,談到了一個十分具啟發意義的模型︰在一個網格中,每個格子一開始隨機被指定為「黑」或「白」的顏色值;而每個格子(除了邊緣處之外)都有相鄰的八個格子。程式設計為,經過一次的「計算」,每個格子的顏色都將因為相鄰的八個顏色值,而決定其接下來是維持原色或改色;若相鄰八個顏色全都為黑,則下一步該中央的格子將變黑。——這是想模擬「某區域講的話將被旁邊的區域所影響」。
  
如附圖所示,在原本毫無結構性的零散黑白格式,經過 20 次疊代之後,就立刻浮現出特定的「區域邊界」來。其後再疊代 80 次、500 次、1000 次,只是將這些顏色均值區域的邊界給平坦化,整體上便再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種區域界限,與德語「Bruder(兄弟)」的方言分布,有著十分神似的模樣。
 
很有意思的書。只是不怎麼容易讀。
2017.3.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