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有趣的書。有趣的地方,在於將它取下來任意翻閱時,發現當中的很多小事件都解釋得很有意思。更有趣的地方,則是看過這本書之後,最後都會忘光光。
這本簡體中文譯本的《牛奶可樂經濟學》(Robert Frank 著),經過網友 Cattaga 兄的提醒才注意到,四年前我便曾經讀過它的繁體中文譯本《經濟自然學》;但當時沒留下什麼印象,於是前兩週於圖書館書架上見到這本書時,又重新撈回來看了一遍。因此我可以確定說,這種太過於專注在小個案細節的解釋、沒有太多整體論述的經濟書,給予讀者的存在感是非常薄弱的。
《牛奶可樂經濟學》/《經濟自然學》的內容,是要用經濟學的方式,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各種事物的模樣。關於「經濟學」,是我步入中年之後才發現到它的「威力」。由於我並非經濟學專科,但藉由亂讀一堆雜書之後才發現,經濟學,其實根植在人類的「心理學」;又或者更進一步地說,那是來自於我們物種的「演化」表現。所以某個物品某個人會是這個模樣、而不是那個模樣,很多時候都可以歸於「經濟學/心理學/生物演化」的某個重要關鍵點。當中有許多詮釋方式,其實都是我們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自己發覺到的小經驗,所以書中所提供問題的答案都不難;即使未上過學院課程也都一聽便懂。
本書介紹到許多案例,比如演唱會、旅館、交通工具票券的折扣方式區別,男性與女性時裝模特兒的工資,一夫一妻制度立法保護的對象,婚紗與車輛的租金高低……等等,作者與他的學生們腦力激盪、集思廣益,為這上百個問題推測了經濟學上的解釋。
不過我覺得這本書的「主題」比較散亂——所以讀過之後很容易忘掉。雖然本書有好幾個章節,但各個章節之間的區分並不清楚。照我自己的想法,就以「供需法則」、「訊息成本」、「效用」的分類,便足以解釋各種現象了。而且,本書有時似乎會陷入「強解」的麻煩︰因為某種事物存在,因此便一定要找個看似合於經濟學領域的方式來解釋。比如我多年前就注意到的,百貨公司的男裝與女裝所佔據的樓層高低,美國與台灣完全不同,因此書中用男性女性的心理學來談,完全沒意義。至於「職業棒球教練和球員一樣穿球衣」這個問題,我認為除了「傳統」之外,沒什麼值得再如書裡不斷瞎扯淡的必要性了。
可以一讀的書。但讀過就忘了,也算是一部難得可貴的書籍呀。
2017.10.2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