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讀後小感】《海洋帝國︰決定伊斯蘭與基督教勢力邊界的爭霸時代》

好書。
 
這是由英國歷史學者羅傑.克勞利(Roger Crowley)所寫的《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時間是在 1521 ~ 1580 年之間的地中海的爭霸史。正如本書的副標題所提的,當時正是東方興起的鄂圖曼帝國進入地中海的年代,碰上了西方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國的霸權。兩者在這片「地中海/白海」之間長六十年的勢力興衰過程。
 
由於本書的作者是歷史專業者,因此本書雖然以一般的普及讀物的語言描述,卻是盡量地「言必有徵」——也就是某段敘述來自於某項原始史料,使得書後的「註釋」長達 20 頁。但正如作者在前言所說的,針對許多事件底下的真相,歐洲一方的史料常常多於鄂圖曼的史料,因此他只能採用歐洲方面的說法。
 
本書以「羅德島戰役」作為敘述之始,先是鄂圖曼將上頭的基督教「醫院騎士團」趕走,接著東西兩大帝國分別扶持自己的「海盜團」到對方的領地去掠劫一番。此後,經過幾場北非據點的爭奪戰、普雷韋扎海戰,繼以馬爾他島的攻城戰、塞浦勒斯攻城戰,乃至於最後雙方於勒班陀進行一場殘酷的海戰。
 
令我個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近代早期的「攻城戰」。火砲雖然已經開始實用,但築城技術(菱堡)也同時精進。因此在本書所描寫的三場攻城戰役中,沒有一場戰役是「簡單」的,通通都是攻城/守城雙方的一場耗時耗命的嚴苛折磨。相較之下,海戰則是經歷時間短(通常在幾個小時內結束),但變因很大,而且可以立即大量損失人命的過程(本書對「勒班陀海戰」所作的統計,採用「四個小時使四萬人喪生」的說法)。
 
此外,雖然我們今天很容易拿著「宗教信仰」來為這當中的各方勢力畫分陣營,但在當時卻不一定如此。比如,同屬基督教信仰的勢力中,「威尼斯」和「熱那亞」是仇人,「西班牙查理五世」和「法蘭西法朗西斯一世」也是仇人;在整個國際搏奕之中,任何一方都不見得是鐵板一塊。大國有大國的考量,小國也有小國的想法。不用以現代人的事後諸葛,去為當時的統治群「架框」,並以此作為褒貶的準則——理解社會與政治的源由,遠比判定正義邪惡更重要。
 
本書在 273 頁寫到一段文字︰
 
現在只有兩個超級大國——土耳其和哈布斯堡家族的帝國——擁有足夠的資源來開展大規模戰爭,而且它們勢均力敵。在帝國時代,雙方都能夠以此前無法想像的規模開發資源、徵收賦稅和聚集物質。到十六世紀中葉,權力已經集中到馬德里和伊斯坦堡;……在地中海,數字比拼的巨大壓力已經快要把較小的玩家壓垮。在十五世紀,威尼斯才是海上霸主;到一五三八年的普雷韋扎戰役,威尼斯的艦隊雖然已經擴張了五倍,但仍然遠比不上土耳其海軍。
 
這可以解釋為何在中世紀如此風光的威尼斯,即使它的統治階層並沒有明顯的貪瀆或毀滅性的鬥爭,但局勢已經改變,使得這個不少歷史學家眼中「優秀的城邦模範生」,也必須逐漸退出世界閃光燈照耀的舞台了。
 
我也同時聯想到義大利在中世紀的諸城邦,原本是引導文明朝向財富與技術發展的明燈,也是騎士戰爭的代表(當時靠傭兵進行的戰役,死亡人數很低……)。一當時代改變,大規模毀滅戰爭開始出現,則這群文質彬彬的義呆利人,也必須讓位給那堆粗鄙不文的法蘭西或日耳曼丘八了。
 
作者也在最後幾章告訴我們,「勒班陀海戰」的意義的重要與否問題。它的重要性,在於該戰役讓當時的歐洲人恢復了對抗土耳其的自信,屬於心理的層面;然而現實上,土耳其海軍卻能在不到一年之後恢復它的軍備陣容,只能算是蘇丹方面的「小挫折」。但其實更重要的,還是前一段所談到的「世界局勢的改變」,地中海再也不是國際權力的中心。西班牙忙著開發(掠奪)新大陸的資源,鄂圖曼則朝向東方與波斯的陸地擴張。雙方簽定合約,各自以東西兩邊的地中海為勢力範圍,和平共存。
2017.2.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