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1日 星期一

《拿破崙的鈕釦》一書的錯誤

這是一本關於有機化學方面的科普書籍。是由「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與「杰‧布勒森(Jay Burreson)」所合著,中譯者「洪乃容」、商周出版社。除了第一篇的「前言」、以及第十五章關於鹽的描述之外,本書所列舉的皆為有機化學的主題,並將這些相關的化學分子結構、與其發現合成與製造的經過,還連帶地敘述與該化學分子相關的歷史故事。

由於 TG 對於有機化學的相關並不熟悉,因此本書所介紹的分子式,TG 只有照著接受的份兒;除了感到「受益良多」之外,根本稱不上什麼對本書的好壞「評論」。(本書審定者「何子樂」對中譯本的內容審查相當用心,他會在內文中會將原作者的錯誤或過時內容給糾出來。)由於本書想要引起一般讀者的閱讀興趣,所以在寫作上特別要將歷史上的趣事給牽扯進來;尤其在前幾章中,特別喜歡套用「XX 分子改變歷史」之類的夸夸之談。TG 原本不甚在意,但在讀到一半之後,便發現這種「聊談」的錯誤程度與分量在太嚴重了,不得不刻意做出記號來指出其誤謬之處。

===
1. 在《前言》裡,也就是本書書名所套用的典故,指出拿破崙軍隊於一八一二年在俄羅斯的嚴冬中,因為錫製鈕扣在低溫下的崩解,而造成士兵們衣不蔽體,影響了戰鬥能力。

——基本上,拿破崙遠征俄國失敗的原因,TG 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然而法國並不處於熱帶地區,法國人也並非未經歷過下雪的寒冬;而錫製品要到多麼低的溫度之下才會造成崩解,作者未曾指明(可能作者也不曾想要查證,因此他自己也不確定……)。光憑俄國農民流傳下來的一段記述,頂多算是件孤證,就要將「士兵鈕扣」講到「拿破崙的失敗」,似乎顯得太牽強了些。TG 一位朋友更是一針見血地說,「鈕扣沒了,用繩子綁起來不就得了。」


2. 在《第三章——葡萄糖》(頁 76)「……曾經有人推測,恐龍滅絕的主因就是因為它們無法察覺白堊紀末期,某些開花植物中的有毒生物鹼,但這種說法並未獲得普遍認同。」

同樣在本章裡,(頁 82)「……有些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是造成羅馬國衰亡的主因……當時許多羅馬領導人都曾出現上述的鉛中毒症狀,包括惡名昭彰的古羅馬皇帝尼祿在內。不過這種推論還有待考證,因為當時只有富有的貴族統治階級才能享受水管供水的便利以及使用鉛容器盛酒,平民百姓都是用普通容器來存放酒水。」

——說實在的,寫下這兩段作者自己都不確定的事,而且在該專業(古生物學、羅馬帝國初期史學)裡頭都不是主流的學說,出現在一部好的科普專書而言,並不恰當。TG 不是說不能寫雜談,而是本書作者的筆法問題︰先下結論,然後再說不確定……

3. 在《第六章——絲與尼龍》(頁 121)「……記載中絲路的路線最長有六千英里遠,始於中國東部的北京城到今日土耳其境內的拜占庭……十四世紀,蠶絲業已是義大利最繁榮的工業之一……」

——照原文敘述的意圖,這裡所指的絲路是中國中古時期(約在唐宋時期)的景況。作者將絲路起點定在北京,相信看懂華文的人都曉得他們的錯誤為何。


4. 《第八章——橡膠》(頁 171)「一九三八年,德國納粹政府通知 IG Farben,不能向美國透露德國先進的橡膠加工技術。不過,IG Farben 最後還是釋出了 SRB 橡膠的製造方法……德國的詭計並未得逞。美國的化工業開始運作之後……一九四五年已成長到八十萬噸以上,幾乎佔了全美需求量的絕大部分。」

——基本上,這段敘述反應出的是「大美國沙文主義心態」。美國在捲入二戰之前,德國與美國的關係本來就已經十分緊張了(因為美國號稱中立,卻暗中資助同盟國)。敵視的國家之間,政府之間原本就會採取相互防範的措施了(看看美國在戰時是怎麼扣留日裔美國公民……),這可不是什麼對與錯的道德問題。但作者在這裡想表達的是,「大魔王」納粹施展詭計,卻還是被「勇者」美國人破解了;不過以 TG 這種第三者的眼光看來,反而會將這段解讀為「誠實作生意的德國企業、與沾沾自喜於佔到小便宜並大肆宣傳的美國人」。說真的,TG 看多了美國人過度污名化納粹,總是覺得受不了……


5. 《第九章——靛青、茜素、番紅花》(頁 181)「……亞歷山大在西元前三二○年時,可能就是利用媒染劑來進行欺敵戰略。當時亞歷山大命令士兵在軍服上塗上鮮紅色染料,假裝受傷流血的模樣,讓大舉入侵的波斯軍隊以為他們已受重創而鬆懈戒備。亞歷山大的士兵因此得以擊退波斯軍隊,成功地打贏這場以寡擊眾的戰爭。」

——TG 不曉得要如何「校正」這一段,因為全都不符合史實。首先,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跑到人家的國家去「侵略」(先不論他們過去的仇恨,因為扯不完……),可不是「波斯的大舉入侵」。其次,亞歷山大擊潰波斯的戰役在前 331 年(高加美拉戰役),之後的波斯便完全臣服在亞歷山大統治之下,而最後亞歷山大病逝於前 323 年。在原文中的前 320 年與任何一件亞歷山大本人的事業完全無關。另外,決定馬其頓與波斯雙方命運的高加美拉戰役,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會戰」;正如 TG 在其它文章中曾提過的,會戰絕對不同於遭遇戰或遊擊戰,絕對不是發生在單一時間與地點的幾個人戰鬥,而至少是在數以千計的人、在至少數公里的對峙長度之間,彼此之間的公開戰爭;馬其頓軍怎麼可能用這種小技巧來打會戰呢?(好萊塢有一部奧利佛.史東的電影「亞歷山大帝」,對這場會戰的過程拍得很棒……)不過,原作者所說的「以寡擊眾」這句話是正確的。


6. 《第十二章——巫術與迷幻藥》(頁 250)「……西元一世紀發生於高盧的一場戰役中,由麥角鹼引起的大規模流行病狠很地擊潰了凱撒大帝的軍隊,也許還因此削弱了羅馬帝國擴張版圖的計劃……」

——這段話裡有兩個嚴重的瑕疵。原文中的「凱撒大帝」,TG 認為指的是共和末的獨裁官「尤利烏斯.凱撒」,但他在死於公元前 44 年。而就算我們認為原文(或是譯文)的筆誤,應為公元「前」一世紀的落字,但凱撒在經過九年的征戰之後,高盧全境還是納入了羅馬的版圖,何來「削弱擴張」之說。


7. 《第十二章——巫術與迷幻藥》(頁 251)「一八一二年秋天,橫越俄羅斯平原的拿破崙大軍同樣也受到麥角鹼的荼毒;或許麥角鹼毒與當時軍人身上的錫質鈕釦,都是造成拿破崙大軍潰敗的主要因素。」

《第十五章——鹽》(頁 299)「也有人說,一八一二年拿破崙在莫斯科潰敗,是因為部隊飲食缺乏鹽分,使得傷兵的傷口難以復原,因而折損數千兵力所致。從化學的觀點來看,或許拿破崙的失敗,可歸咎於抗壞血酸(和繼之引起的壞血病)……」

《第十七章——奎寧、DDT、血紅素》(頁 329)「……我們或許也可以把瘧疾納入拿破崙戰敗的原因之一,因為它有可能發生在一八一二年,當拿破崙大軍往莫斯科前進的晚夏與初秋交替之際。」

——TG 認為本書作者利用了拿破崙的失敗,簡直「剝削」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只要想得到什麼藉口,全都套用上去,但沒有一項他那關於化學知識的「獨到見解」,是經得起更進一步的考驗的,何況作者對這些全都沒有可以稱為戰史研究「出處來源」的交待。既然是大軍出征,就絕對不可能每個士兵都可以從頭健康到尾的,一定會發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無論是遠征到俄羅斯、或是在鄰近地區的簡單殲滅。關於戰事成功失敗的,不是取一切小事的最大聯集,就是一種合理的分析;應該是要從這件事「決定性」、「特殊性」的原因來分析,才有真正的意義。俄國用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再加上難得一見的寒冬,就足以搞垮拿破崙了(雖然俄國也是「慘勝」……),何必要像作者一般胡鬧,什麼壞事全往拿破崙身上套?

===
總而言之,關於有機化學部分,TG 深感受益良多,讓自己認識到了許多常聞其名、而不曉得其結構與運作機制的化學分子。但本書為了閱讀趣味所加的「調味料」——眾多的歷史故事底下的化學分子,TG 認為其真實性可能值得商榷,離現代美國愈古愈遠的,通常都有相當多的錯誤。

(發表於2007.9.6.。2007.10.9. 小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