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作者談論臺灣史三書中的第一冊。
有時候,在的萬惡 KMT(?) 不敢告訴你的臺灣歷史科普書籍當中,先瞄一眼出版社的名字,就可以曉得該書的調性。我的原則是,玉○社、前○衛出版社的書通常懶得看,因為那大多數都是宣揚仇恨的創作妖書。而八○、廣○所出版的書,通常營養含量不足,但好歹可以看看另一方面的觀點如何。本書由時報出版,在第一階段便可以認為這掛有 CNS 認證,可以安心食用……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 之史實未必是事實》一書,將時間定在明代中末葉的臺灣初見於國際貿易的時代,歷荷蘭、鄭氏與清朝中期,關於臺灣的歷史相關主題,分以十三個篇章加以描述。本書原先是作者在廣播上談論的節目,因此內容屬於介紹與統論的性質,十分容易接受。
以我個人的閱讀體驗而言,本書所論及的主題,我大多早有接觸與理解(主要是從「歐陽泰」、「林滿紅」和「湯錦台」的作品中獲得的知識,可見得 KMT 對我的臭老九大腦老早就沒啥拘束力……),算是再度由另一位文筆流暢的作者,重新認識一回。本書對我帶來最大的新知識,是在第十一章〈臺灣棄留〉中,談論到施琅力主「保臺」背後的考量。過去我總認為,施琅攻臺之後,自然會因為想要延續軍功而倡議清廷「留臺」。但本書作者從其它的資料談到施琅的「私心」︰在清廷仍實施海禁的大環境之下,臺灣可以繼續作為整個東亞的貿易重要口岸,而施家集團正好可以直接接收原先鄭氏王朝的貿易之利。康熙朝中自然擔心東南海外再出現另一個不受羈縻的海上土豪,與李光地研議許久,最後才以「三年一輪班兵制度」的方案,將臺灣收入版圖。
十分有趣。過去我總以為施琅那篇《恭陳臺灣棄留疏》發揮作用,沒想到背後竟然還有這群君臣之間的貓膩存在……
值得一讀的書。
2018.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