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完結撒花】《童話魔法使》

延了整整一年,這部由松智洋輕小說原作的動畫《童話魔法使(メルヘン・メドヘン/Märchen Mädchen)》,製作的 Hoods Entertainment 終於將最後的 11、12 兩話推出上映。也終於把這部去年的「萬策盡矣」傳奇之作給「補完」了。由於去年那種「彈天」等級的作畫崩壞已經過去了這麼久(其後還有《妹非妹》的新傳奇誕生),因此在情緒沈殿之後,我必須下個自己的總結︰這部動畫作品實在「可惜」了。
 
《童話魔法使/書使.原書使》的故事設計,應該是非常有「潛力」可以作大,是「無雙大亂鬥」的超級好題材。正如拿各國英雄人物來大亂鬥的《廢陀(Fate)》,拿各國二戰坦克來大亂鬥的《GalPan》,這部《童話魔法使》,主要的點子則是拿各國的童話來一場大亂鬥。或許觀眾不見得每個人都有歷史宅或軍武宅的硬核知識,但大家從小應該都對於童話有一定程度以上的熟悉感。所以,如果能夠好好地加以製作,這部作品沒道理不會吸引動畫迷的關注。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這部動畫作品的製作,真的只能說連「二軍」水準都不如。姑且不論作畫方面那一眼便看出來的問題,連腳本、分鏡這種戲劇的基本功,本作也真是慘不忍睹。影劇作品,就是用一個鏡頭接著一個鏡頭來「講故事」︰作畫崩壞,頂多是相當於電影的「演員長得醜、演技差」;但鏡頭不連貫搞成劇情支離破碎,那就是統籌大佬「監督/導演」的能力不足了。而其背後更進一步的原因,從每一話後面的人員表可以看得出來,本作品的分鏡演出、作畫監督,常常都是一串的人名——這並不是代表眾志成城的精華,而是顯示了作品的上下游外包弄出了太多層級,搞到品質管控完全暴走。
 
無論如何,動畫製作公司最後還是將這部作品給完結了,Hoods 至少還留存了最後一點的良心吧。
 
可惜的作品。完結撒花。
 
#原來女主角的百合之戀是受雙方家長指腹認可的
#ура

2019年4月28日 星期日

【觀片小感】法國片《師聲對決》

本週選了這部新上架的 2017 年法國電影《Le Brio》。一句話︰好看!
 
《師聲對決》的故事,是一個就讀於大學法律系的阿拉伯裔女子「內拉(Neïla)」,因上課遲到而遭到教授以種族話題加以嘲諷。這段影片被傳上網路,惹得校方董事必須召開審查會,來決定是否要對教授施以處分。大學校長為了幫教授解套,因此提議教授幫該女學生單獨授課,訓練她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的辯論比賽。在這段彼此厭惡的情況下,兩人唇槍舌劍互看不順眼,但也逐漸讓雙方產生堅實的友誼……
 
我在想,如果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好萊塢或日本的編劇習慣,對這種師生互鬥的架構,通常應該都會以常見的「互相諒解」作為皆大歡喜的收場。但《師聲對決》的最後處理手法,我卻非常欣賞。教授已經將女學生從外形明顯的外來人士,訓練成為一個不容置疑的國家法律菁英。而按劇情的發展,當她在已經穩拿辯論決賽勝券的志得意滿之下,得知她居然只是教授用來和緩「種族歧視審查會議」的工具時,讓整部戲的衝突推上最高潮。由於我被美日傳統給洗過腦,因此我原本以為接下來的情節,應該會安排教授與女學生來場「掏心掏肺」的感人對話,大家以「顧全大局」、「為校爭光」為主。沒想到,本片卻是直接讓女學生「罷賽棄權」,完全不給教授與校長任何好處,也破壞了所有人經營至此的所有成就。但接下來,女學生闖入審查會場,在幾位審查員面前,一邊痛罵教授的種族偏見與狂傲自大,一邊也讚揚他的無私指導與優秀教育。雖然,我們觀眾最後不知道審查會的最後結果,不過後來的鏡頭,是這對師生在大馬路上開心地彼此辱罵對方,應合著先前辯論的技巧——最後教授是否受到處罰而停職,似乎不是那麼重要了。
 
一部好的片子,可以引發人們對於故事與角色的各種深思討論。擔任教授的男主角「丹尼爾.奧圖」,氣場很強,不愧是拿過影帝頭銜的演員。他在吵嘈的地鐵車廂內,為了向女主角展現辯論的技巧,向車廂內的乘客們來了一段《布魯圖斯致羅馬公民》的演講,立即吸引所有人的注意——雖然現實中可能無法如此,但電影的這一段表現讓我印象很深刻,這正是 charisma 的精髓所在。在這部片子當中,與許多其他人相較之下,教授並不能算得上是嚴重的種族歧視者,頂多只算是目空一切的自大之徒罷了(當中有一段是他對於法國女士「撿狗屎」行為的嘲諷,證明他一開始取笑女主角的行為只是單純對她遲到的不爽、與種族無涉);但他對於教育學生,則是毫無保留、用盡全力。教授在巡迴參加各場辯論賽的旅途中,甚至還帶著學生去探訪他在療養院的老年母親(並闡露了他們母子的不和),用來表現他對這個學生的情感認同。
 
至於本片的女主角,照劇情推算,應該是阿拉伯裔移民至法國的第三代。但她原本的生活圈,主要還是局限在同為移民者的社區裡頭。由於這麼一場上課遲到的風波,讓她得以接受到法國菁英式的法律教育;經歷一連串挫折與努力,女主角最後無論在外在裝扮到內涵(一開始進學校竟被校警要求出示學生證,到後來在高級餐廳自信滿滿地向服務生討論餐點),都已成為法國上流階層的一份子。雖然背後的真相揭露,讓她心情遭受打擊,但她男友所說「他在利用妳,而妳不也同時在利用他?」,讓她走出這種非黑即白的好壞觀點。最後一幕戲,是在這數年之後她擔任了律師,擔任了移民後裔小混混的辯護律師——她已不再以種族歧視的受害者自居,而是要這個不懂世事的小鬼頭認識現況,要用現代的法律(辯論)方式,來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來努力。
 
或許,這種令人耳目一新的題材,只有在法國這個多元種族不斷衝擊的社會之下,才更容易讓我們見到當中的各種思索。
 
#看完本片讓我想去借叔本華的辯論藝術來讀


【觀片小感】《秀逗魔導士.劇場與 OVA》七部

花了幾個星期,終於將最近在種花電信上架的《Slayers》的七部劇場和 OVA 版的作品,從頭到尾全部補完了。這部可說是上個動畫世代(1995 ~ 2001 年)的代表作之一的《Slayers》系列——劇場、Return、Special、Excellent、Great、Gorgeous、Premium,看到畫面從 4:3 轉成 16:9,作畫由賽璐珞到數位上色,正好見證了日本動畫表現方式的轉型過程。
 
雖說如此,畢竟時代是不斷在演進的。與當年的時空相比,現在的動畫的「獨立性」愈來愈收縮。也就是說,當年的「原作小說」和「動畫」可以是趨近於「平行」的關係。也就是說,小說的情節當然是主體,但動畫的製作卻可以在此架構之下任意擴張鋪陳——因此 TV 動畫製作了四部,一部比一部更「遠離原作」的情節(像高里的光之劍在動畫被「歸還」到異世界,但小說卻一直都存在……)。至於這次的劇場版和 OVA 版,有不少都只是利用了某些原作(外傳)中的小點子,再自行編劇而成。到了今天,日本的動畫製作產業中,「動畫」端的地位則愈來愈低,除非是完全原創,否則原作小說漫畫是「主人」,動畫版的故事已經沒有過去的「自由度」了。
 
目前上架的這七部作品,都是以「外傳」的故事線為主,也就是與「白蛇娜卡」共同冒險的故事;除了第一部舊劇場版出現了高里的祖先,其餘的故事全都與整個世界沒有太大關連——也就是像「單元劇」的劇情,故事開始和結束,所有角色完全沒有任何變化、情節走向完全不影響整個架構。至於最後一部劇場版〈Premium〉,雖然 TV 全員上場、外傳的娜卡也出來串場,但最後還是沒有任何的交集,令人覺得有些遺憾(一直很想知道娜卡和高里兩個水母腦相遇,會有什麼特別的情節產生……?)。而在觀看這幾部作品時,我也再度重溫了當年超知名配音女王——林原惠——的各種 Pitch 聲道的轉換,十分有趣。
 
《Slayers》的另一個特色,我認為應該在於「搞笑役主角」的完全確立。在比較先前的日本喜劇類的動漫創作中,「搞笑役」一般都是由主要的「配角」待在正義的主角身邊不斷地插科打諢來表現。雖然《無責任艦長》有這種轉變的影子,但該作品最後還是要讓主角回歸正經(並解釋此前只是故意裝瘋賣傻……)。但《Slayers》不同,打從一開始,主角本人便擔任完全的搞笑作用,各種不登大雅、氣量狹窄、好營小利的暴笑劇情全靠女主角「Lina Inverse」來表現。雖然這種角色塑造,在今天已經是司空見慣了;但在當年卻是令我十分訝異,原來戲還可以這樣編的。而奇幻方面,本作靠著華麗的聲光效果與複雜的魔法咒文系統,也讓過去只作為團隊支援配角的「魔法師/魔導士」,成為當中最亮眼的主角。
 
雖然不能稱作「時代的眼淚」,不過在創作作品數量如此龐大的情況之下,《Slayers》的動畫(特別是本傳的部分),想要再將原作小說或〈Revolution〉的時空繼承製作到完結,應該是不太可能的事了。
 
---
順道一提。當年這部《Slayers》的片名中譯有《秀逗魔導士》和《魔劍美神》兩種主要的版本,但到今天,還是由當年臺灣廠商那種被日語給「污染」的《秀逗魔導士》取得了正統。
 

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讀書小筆記】嚄唶?齷齪?

心血來潮,重讀了《史記.魏公子列傳》。當中那段十分有名戰國時代的故事,即魏國「信陵君」解救秦軍圍攻邯鄲之危的過程。由於魏王不肯出兵,於是信陵君便矯令向魏國大將「晉鄙」奪取兵權。信陵君在與老謀士討論的過程,太史公的描述是︰
 
---
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
於是公子泣。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
於是公子請朱亥。
 
---
令我注意到的是「嚄唶」這個詞。這是信陵君用來描述魏國守邊老將晉鄙的形容語。在我手上這個版本的注釋中,收錄了《集解》、《索隱》、《正義》中的發音與意義。統整一下(烏百切、爭格切),這個今天早已沒人在使用的詞彙「嚄唶」,讀音應該正是「ak- tsak」。呃……這不正好是今日閩南語中用來形容「心情煩躁」的話嗎?相當於倭語的「もやもや」。
 
不過「嚄唶」的詞意上,《索隱》和《正義》各自解釋成「多詞句」、「大呼大叫」,也就是「很嘮叨、很多話」的意思。教育部網站的解釋,則解為「剛健」之意。至於它的直系子孫、閩南語的今日用法,意思則是「心情煩躁」,教育部版本正字為「齷齪」。實在很混亂……
 
---
以我自己的想法,將「嚄唶」解釋成「剛健」一定是錯的;由其單字詞的成份與入聲發音來看,這個詞不可能是「正面」的形容。信陵君說晉鄙「嚄唶」,意思應該是指他這個人「嘰嘰喳喳、讓人感到超煩的」。所以今天閩南語的詞語「ak - tsak」,恰好繼承了這個古代意義。
 
所以由此來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典》的正字「齷齪」,雖然發音相同,但由於「齷齪」到現代已經成為「骯髒」的同意詞了,不如直接用「嚄唶」更為恰當。
 
#用閩南語來讀古文其樂無窮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小筆記】受祝福的女人︰Beatrice

拉丁語的動詞 Beō(祝福),加上女性的限定後綴 -trix。所以 Beatrice(Beatrix)的語源,應該就是「受到神所祝福的女人」。
 
搞不懂為何在「Behind the Name」網站中,居然將這個名字解釋為「Viator(旅行者)」的轉化。
 
#這個網站有問題的案例似乎頗多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四月新番】《一弦定音!》

BB 社分裂出來的子公司「Platinum Vision」所製作的這部新番,看來像是某高中「古箏社」的活動。結果演了三話,前前後後出現的古箏演奏加起來不到兩分鐘!只有華哥的這一個超過三十秒的場景——當然要搭配PowerPoint食用。
 
一點都不硬核。當年《K-On》那幾個廢萌女生玩音樂都比這部作品來得認真……
 
#二線作品
#事前以為本作會像花牌情緣的我錯得太離譜了
#如果不良少年主角施展星爆古箏斬打敗教務主任拯救世界我也覺得OK

2019年4月20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一輩子一定要上一堂拉丁語課》

本書原書名《라틴어 수업》意思就是「拉丁語課程(Lectio Linguae Latinae)/拉丁語授業」。這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學習該語言的教科書籍,而是一位南韓拉丁語教師「韓東日(한동일)」在大學教授拉丁語課程時的個人所見所聞、以及他到義大利求學的經驗與回憶,將這些材料與想法所集結而成的一部雜文集。
 
由於我偶爾也會心血來潮亂讀一些拉丁文,因此在閱讀本書的過程裡,也順道學了不少新知識。作者在本書最主要的寫作方式,就是如同談天說地般地聊一個主題,配合一句拉丁語格言,開始大侃各種相關的題材,十分有趣,有許多部分都值得細細閱讀。
 
然而,或許是我不太能熟悉南韓人的出版品,因此在閱讀當中某些篇章,總覺得本書的格局有些「怪怪的」。由本書許多內文與出版編輯的介紹,我曉得作者具有天主教的神職身份。因此在本書的第九課、第十課當中,作者狠狠地批評了伊斯蘭國家,並拿著基督教聖經作為它的高級對比——這點我就不太能夠同意了。通常,一個人都會對自己熟悉的主題多加美言(像日本的鹽野七生),這種情況我覺得合情合理。但為了宣揚自己喜歡的主角,而拿自己並不熟悉的配角來作反面大魔王的對比(像荷蘭的房龍),我就覺得十分反感了。
 
此外,本書第三課〈拉丁語的高雅〉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
(p37 ~ 39)以羅馬法中的「法(ius)」為例……拉丁語的「ius」是取自希臘眾神中的「Zeus Pater」,拉丁語為「Juppiter Patter」,……這個字原本的由來是梵語的「Yaus Pitar」。……「法」的語源是根基於宗教的,而它的根源是現今被普遍認為是死語言的梵語。……梵語的影響並非只是以印度為中心往西方擴張,它也影響到東方國家,甚至是韓國的語言也受其影響。分析「媽媽」這個單字為例,幾乎所有語言中的「媽媽」都有「ma」的發音。……古人認為世界上存在的萬物都有其極限和尺度,為了體現這個概念,印歐語便選擇了「ma」這個子音音值。「M」的音值含有「物質、尺度」(measure)的意義,而「媽媽」就是「在人類生命的自然範圍之中所相關的人」。……印度的梵語不僅僅是影響語言領域……希波的奧古斯丁之著作《上帝之城》來講述畢達哥拉斯……畢達哥拉斯的思想被推論是受到埃及與波斯傳來的印度思想所影響。以上內容相當衝擊吧。
 
---
是的,我對書中這一章節的「胡說八道」的確感到衝擊。作者雖然提及地中海文化圈的語言文化傳承(古希臘、古波斯、古羅馬)沒有問題,但將這一切扯上「印度」就太過火了。無論在語言史或上古史的領域,大家全都公認有所謂的「印歐民族」的擴張與播遷。雖然這支「印歐族」的最早源自何處(中亞、中歐)仍有爭議,但對於南亞印度次大陸這塊地而言,與希臘半島、義大利半島一樣,,印歐族也是一支「外來者」。因此,我們可以說古希臘羅馬的語言和文化中,帶有「印歐民族」的印記,但絕對不能講希臘羅馬文化是源自於「印度」。這是完全錯誤的邏輯呀。
 
此外,這部中譯本的第二課〈第一堂課停課〉,篇名的標題〈Prima schola albb est〉的 albb 寫錯了,應該是 alba(空白)才對。
 
---
無論如何,除了以上兩個嚴重的誤導(譙翻伊斯蘭國家、亂扯印度起源論)之外,本書還是可以一讀的。

【完結撒花】《星際爭霸戰︰發現號.第二季》14 集

《ST: Discovery》在網飛上的官方譯名好像定為《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所以我也就不堅持「星艦奇航」這種稱呼法了。
 
和第一季比較起來,我對第二季比較有好感。由於第一季的前半,全都在一大堆昏暗的場景中、由一堆不曉得誰是誰的克林貢人、講一堆不清楚什麼意義的克林貢語,讓我在丈二金剛下地痛苦地瀏覽度過——那根本是給 ST Nerd 的影集。而今年開播的第二季,則總算讓我這種腦容量不足的一般觀眾可以輕鬆地接受下來了。
 
貫穿全部第二季的故事元素,則是那神秘的「紅天使」的出現。前面幾集除了交代克林貢在大戰之後新統治階層的鬥爭之外,接下來的劇情(包括尋找患有「失讀症(Dyslexia)」的史巴克?),全都是在鋪陳主角 Michael 必須將時間線給「補完」的過程,藉以消滅那隻新的大魔王「AI / Control」。最後,發現號的船員們,犧牲自己,逃入千年後的未來,讓這段已經超越 TOS 時代的黑科技,掃入地毯底下,好圓起古典劇集的故事線。聽說本劇還要製作第三季,到時應該可以不受束縛,反正是千年後的故事——比《Voyager》跑到 Gamma Quadrant 更自由——帶著孢子引擎(超級黑科技)和球狀資料庫(宇宙級知識庫),逍遙自在去了。
 
除了因為視覺科技的進步,讓這部影集可以不用像當年的 ST 影集一樣地以「文戲」為主,太空戰爭,想要打幾場就可以打幾場。而本作的重點主角 Michael,在劇中有三個媽——親生母親、嫁給瓦肯大使的養母亞曼達、亦正亦邪的女皇楊紫瓊——全都出場,而編劇也給了她完全的發揮,讓她可以經歷各式各樣的情緒反應,讓人看得十分過癮。
 
完結撒花。

#史巴克的大鬍子終於剃乾淨了
#企業號的塗裝在今天這年代看來很假反倒不如發現號的外型
#ShortTrek第三集的荒廢發現號應該在為此埋伏筆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四月新番】《Carole & Tuesday》

本季「骨頭社(Bones)」的流行音樂原創硬核番《Carole & Tuesday》。好看,必追。無論故事作畫音樂都值得細細觀看。
 
#骨頭社廿週年大作
#聽說上一季也有龍之子的五十五週年科幻大作結果殘念大暴死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小筆記】「語調」與「句末語氣助詞」的互斥理論

到若水堂撈到一本書,裡頭談到語言中的「語調(Intonation)」和「句末語氣助詞(Particle)」是互斥的。
 
說出同樣的一句話,英語在句末可以將「語調」上昇或下降,作為疑問或肯定的情感表示。(Okay?/ Okay.)
 
漢語因為有每個語素的「聲調」,一整個句子的「語調」便受到限制。作為情感的表達,因此在句末便產生了「語氣詞」用來扮演同樣的功能。(可以嗎?/可以的。)
 
再推論下去,或許漢語(以及許多亞洲的語言)的「聲調」,都可以從中玩出許多有趣的主題。古漢語的肯定語氣助詞「也、矣、耳」都是讀成上聲,疑問語氣助詞「乎、哉、耶」則讀作平聲。

【觀片小感】《ST: DISC -- S2EP13》敬禮的方式

派克艦長在大戰之前,要回到企業號去指揮;而留在發現號艦橋的眾軍官們要向他致敬。原本我預期的是,大家會向他行「舉手禮」,結果……竟然是「全體稍息、向目標行注目禮」。
 
看來我是被大日本帝國軍隊給洗腦了。快點解毒。
 
#再過幾天就要上映大結局了
#史巴克的鬍子何時要剔掉否則將來如何和寇克連戲

2019年4月13日 星期六

【讀後小感】《波斯人》

這本由英國學者 Geoffrey Parker 與 Brenda Parker 共著的《波斯人(The Persians)》(中譯本由廣場出版),算是一部對於「波斯/伊朗」歷史的入門書籍。
 
在我成年之前所得到的印象,「波斯」在世洋的上古史中,都是作為以歐洲希臘羅馬主軸敘述中,一個作為襯比烘托主角的「重要配角」而存在。到了中古史以後,「波斯」便消失了,直至現代才又因為美國的敵視而再度扮演著襯托正義主角的「重要配角/大壞蛋」出現在西方的新聞主流中。而且由於宗教與地域的關係,坊間對於「伊朗」和「阿拉伯」兩種符碼的辨別,也是常見混淆狀況。
 
若以一個純旁觀者的立場來看,西亞內亞與地中海文化的五千年來歷史當中,各種族群來來往往,與上古歷史舞台曾扮演重要勢力者,至今仍能在血緣文化地域與記憶中牽上情感關連的,應該就屬於「波斯/伊朗」了。波斯自從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起強盛的帝國以來,這個文明一直流傳到了現代。即使波斯在中古時期普遍改信了伊斯蘭,但波斯的伊斯蘭卻不是被原生地的阿拉伯伊斯蘭給「同化」,反倒是建立起帶有自身特色的「波斯化的伊斯蘭」。這麼一個源遠流長的民族自豪,難怪他們樂於保持著與「前伊斯蘭時代歷史」和諧共存的信心,不會因為後來興起激進意識形態而斬除文化的根源——這一點,在整個西亞眾多文明當中,只有波斯/伊朗才辦得到。
 
本書屬於入門介紹性質的書,並且偏重在「歷史」的層面,作了不少相關的探討。誠然,「西亞史」是不太可能乾淨地切割出單獨的「國別史」,因此講波斯的歷史,基本上也是將當時當地的各種大事件給涉入其中。不僅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當中的波斯勢力扮演重要角色,甚至連統治上層屬於蒙古部族的印度「蒙兀兒帝國」,在文化上也與波斯脫離不了關係。
 
對我這枚不懂伊朗歷史的文盲而言,這是本很不錯的書。
---
【小小的扯淡】
巴勒維時代的伊朗,崇拜兩千五百年前阿契美尼德(哈哈麻你許)王朝的「居魯士」,因為他(和他的繼任者)統治了西亞到埃及,是個地域廣大的天朝帝國。
 
何梅尼時代的伊朗,崇拜四百年前薩法伊王朝的「阿巴斯」,因為他(和他的前任)不僅對抗傳統的阿拉伯哈里發與遜尼派的歐斯曼突厥國,更將什葉派伊斯蘭立為國教,是個信仰純化的現代神權國家。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小筆記】漢語人稱代名詞的「複數」

1. 官話的「們」,宋元時作「每」,應該來自於更早的「輩」︰我們。
 
2. 源自於「家」、「儕(曹)」、「儂(人)」、「堆(推)」、「等(哋、多、兜)」,原本有實值意義︰我家、我儕、我儂大家、我哋。
 
3. 吳語對「堆」的轉化,轉為「拉」、「那」、「辣」︰阿拉。
 
4. 更進一虛化,成為「哩」、「伲」、「來」︰我伲。
 
5. 閩語在代名詞尾韻與「儂」合音︰阮。

【完結撒花】《荒野的壽飛行隊》

在今年第一季的冬番中,我個人喜歡的另一部冷門作品,應該就是這部由水島努所監督的原創動畫《荒野的壽飛行隊(荒野のコトブキ飛行隊)》,12話完結。或許是時代的不同,除了當年的《Girls und Panzer》之外,日本近幾年所製作的一些「二戰兵器硬核番」,如《High Scholl Fleet》和這部《壽飛行隊》,在動畫迷之間的熱度都再也炒不起來。觀眾的胃口真神秘,創作的公式真難搞……
 
《荒野的壽飛行隊》的主要賣點,應該是給軍武迷過足癮頭的「二戰日本戰機大亂鬥」了吧。這部作品的故事設定,是在某個異世界裡出現了某個「洞」,使得我們現實世界與該異世界相連。這裡接受了「日本軍」提供的許多科技,因此主角一行共六人,擔任著「空中保鑣」——壽飛行隊,負責保護飛船貨品運輸免於遭受空賊的劫掠。而在故事後半,該世界的政治勢力互相競逐,最後由某會長「魁」併吞眾都市建立起集權政府,並打算獨佔與「洞」的利益。主角一群人決定加以反抗,最後成功地毀掉「洞」以阻止「魁」的野心……
 
在製作上,本作的畫面是採用「3D + 2D」的方式進行。主要的角色、背景器物、以及完全的路人都建以 3D 模型;而偶爾出現的有台詞配角,則用傳統的 2D 手繪動畫統合至畫面中。或許是技術上仍有許多路要走,所以有時這種 3D 與 2D 人物配在同一鏡頭中時,總是會出現許多「違和感」。然而,由於本作的重點是戰鬥機的狗狗空戰(Dog Fight);所以只有採用這種 3D 的模型,TV 動畫才可能出現如此「豪邁」的數百架戰鬥機在空中的大戰,讓人看了相當過癮。
 
本作屬於技術上的「硬核」。第 1 話便老老實實、完完整整地由主角示範了「隼」所有的準備檢查與起飛的操控過程。由於科技時代差不多是定在我們的二次大戰,因此每一話的「Dog Fight」都是重點。雖然主角們擁有所謂的「主角光環」而能夠以超高的操控能力擊敗敵機,但本作畢竟是硬核番,而不是常見的「精神萬能主義(鬼吼狂叫燃燒小宇宙)」的獲勝大法;因此她們三不五時也會因為物理的極限而遭到擊落。而本作的監督還順便兼職了「音響監督」,因此《壽飛行隊》的音效絕對不像一般的「科幻罐頭」的方式,而是讓人真的有種「古典」的聲音感,甚至連機身在飛行中的鋼板振動聲都表現了出來。這對於我們聽慣了「馬戲」的耳朵,也是一項十分令人驚艷的特色。
 
《壽飛行隊》所出現的許多日本二戰期間的戰鬥機,令我這枚軍武盲大開眼界︰原來當時的日本空軍開發出這麼多款的戰鬥飛行器。如果能搭配著每話之後的《ナツオ整備班長の戦闘機講座》來看,可以順便學到許多真實的航空戰機的知識。
 

很值得一看的作品。我每一話大都二刷以上來好好學習。


#雖然動畫不賣錢但硬核設定可以無縫移植到手遊中
#還是期待有二期作品來場美日戰機大亂鬥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四月新番】《異世界四重奏》

四部作品的「男主角」在 OP 中排排站。而 ED 則是四位「女主角」的合唱——耶?怎麼都有悠木碧?
 
大家都在等看那花鳥風月的「馱目女神」,要怎麼去淨化Undead的「骨王」……
 
#四部作品湊在一起難度不小等著看要怎麼編故事囉

【觀片小感】《巴哈姆特之怒︰Manaria Friends》

應該說,有個有錢的老爸,可以打破一般熟悉的業界規則嗎?這部今年一月冬番的《巴哈姆特之怒︰Manaria Friends》只有短短的 10 話,而且還是「(比較大碗的)泡麵番」——每一話的長度在 15 分鐘之內。但這部作品的銷量卻是「萬超」!可見得 Cygames 真是有錢,用「騎空士大法 SSR」,讓這部怎麼想都不會賣的作品,竟然成為光碟銷售的本季霸權。
 
《Manaria Friends》是一部「非典型」的作品。以故事而言,本作簡直是一部「莫名奇妙」的作品——某個奇幻世界的魔法學園中,一位就學的人類公主日笠陽子,成天想去對另一位同學的龍族公主實行百合的痴漢行為。整部作品沒出現什麼大事件,就是一段段輕輕鬆鬆溫溫吞吞的校日常。然而以作畫品質而言,本作由 CY 自己下海,由自己旗下的 CygamesPictures 製作,美術方面作得非常精緻。讓我覺得,這部動畫作品並不是業界一般為了「賣錢」而製作,比較像是由這位有錢的老爸提拔帶領一群孩子們練功成長。所以製作群不用考慮觀眾會不會接受、作品能不能賣,好好把東西作得美美的,其它的事由老爸去張羅解決……
 
完結撒花。
 
#比起網飛我倒覺得CY比較有心投資在動畫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完結撒花】《飛翔吧!戰機少女》

本季追完的另一部「少女戰鬥機」番組《飛翔吧!戰機少女(ガーリー・エアフォース/Girly Air Force)》,輕改作品。和《荒野的壽飛行隊》走「硬核二戰風格」的走向不同,這部《Girly Air Force》是以現有的戰鬥機型,再套上目前不存在的「黑科技」所構成的科幻架構。
 
《Girly Air Force》的故事,是全世界突如其來地出現了神秘的不明飛行物體(命名為「災」),可以以超越一般的反應與軌跡飛行,並一步步地`攻擊人類,逼得人類必須不斷地撤離家園逃到安全的地方。故事一開始,全中國都已經淪陷,高中生年紀男主角與青梅竹馬的女孩逃到了日本本土的「小松」。在那裡,他偶然在小松空軍基地遇到了用以對抗「災」的兵器︰由少女外型生命體(Anima)搭配著其所屬的戰鬥機(子體),可以有效地與「災」進行空中對抗。目前出現了四個由日本所開發的 Anima(少女),以及一個美國的 Anima。由於當中的一個 Anima——Gripen——的情緒不穩定,於是男主角必須與她共乘這架「瑞典之光 Gripen/獅鷲」,一同在空中飛翔與戰鬥。基本上,這就是一部典型的「少女與戰鬥兵器」的類型作品。在未進行空戰的時間,男主角便要與這幾位 Anima(少女)們一起嬉遊、培養感情。至於「空戰」的部分,由於這部分一向是 Satelite 最擅長的科幻「馬戲」戰鬥,所以本片對於現代軍機迷而言,應該還是值得一看的。
 
我比較好奇的,並不是男主角的「被動技能」——開後宮——的發揮,因為四個 Anima(少女)各有各的特性(簡直是《櫻花大戰》),環肥燕瘦樣樣齊;而是作品中一直都有男主角的中國青梅竹馬「明華」的戲份(10 話還出現兩句令我聽了尷尬到掉毛的普通話……),這似乎是種「過剩」的設定,因為故事裡全都以男豬角和 Anima 的互動以及戰鬥(為母復仇)為主,「明華」這個角色多餘了,只是用來讓男豬角沒事要放她鴿子之用。不曉得原作者如此設定是什麼意思?
 
動畫 12 話演完,埋了一堆伏筆,還是沒解釋整個故事線究竟是怎麼回事。除非再作第二期,否則我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了吧(畢竟我不會為此去讀輕小說……)。
 
完結撒花。
#從本作中學習到了術語fox2

2019年4月7日 星期日

【完結撒花】《Endro~!》

不清楚這部作品有沒有正式的中文片名。這部一月番的標題原文是《えんどろ〜!》,來自於英文「End Roll」的日語譯音的退化唸法,配合本片的意思是指影片結束之後的字幕滾動畫面。這部《Endro》是由「Studio 五組」所製作的原創動畫,大體來說,還算不錯看。
 
《Endro》是一部奇幻類的快樂萌豚日常動畫。這個世界會不斷地產生「大魔王」,而同時也會出現擊敗大魔王的「勇者」。在第 999 代的魔王出現後,第 999 代的勇者團隊四人組女孩前去挑戰,但過程當中的勇者發生了魔法上的失誤,於是他們五人(魔王 + 四名勇者)便時光倒流回到過去。大魔王(本體是身材嬌小的蘿莉)仍存有記憶,陰錯陽差到了冒險者學校擔任教師,班上居然有那四位已經失去前次戰鬥記憶的勇者當她的學生。因此這五個女生(一個隱瞞魔王身份的老師 + 四個程度很差的前勇者)便進行一連串搞笑的冒險學校日常生活。直到最後,大家全都恢復記憶,重新展開一場最終對決……
 
由於「勇者打敗大魔王」的故事已經寫到爛了,因此這部作品最大的特色,就是願意以「大魔王」的角度出發。在劇中她以新任大魔王的角色被創造出來之後,便被繼承的宿命束縛而必須毀滅世界或面對勇者的挑戰;而當她意外地時光回溯後,經歷了學校裡愉快教學生活,便決定放棄再回去進行大魔王的任務。雖然最後兩話搞了些洋蔥情節,不得不來場師徒對抗/勇者與大魔王的決鬥,不過這畢竟是萌豚番,所以最後當然還是以喜劇收場,大家都是好朋友。
 
如前所述,本作最有「Arc/角色張力」的,當然就屬這魔蘿莉大魔王了。但是本作品大部分的時間,還是擺在那四個個性不同的勇者女孩(天然系的劍士、獸娘大胃戰士、大錘精靈、卡牌收集狂魔法使)。雖然故事也不見得難看,Studio 五組的畫質也不錯,幾乎沒有明顯的崩壞。但由於現代的同類型創作太多了,所以看這四位前勇者的各段冒險劇情,很容易就感到疲乏——以致於我在播映後一週才補完。如果本作的劇情能夠將重點放到蘿莉大魔王上,應該可以討喜許多了吧。
 
完結撒花。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小筆記】漢語蟲類生物名詞的「詞頭」︰To = 蟲

在臉友亞大型男陳老師討論「螳螂」的文章中,將想到的相關東西順手道記錄下來,以為將來進一步證實或證偽。
 
閩南語︰
蟋蟀︰tōo-kâu(杜猴、大猴);
螻蛄︰tōo-peh-á(杜伯仔);
蚯蚓︰tōo-ún-á(杜蚓仔);
蜥蜴︰tōo-tīng(杜定);
蝌蚪︰tōo-kuai-á(肚胿仔)。
 
螳螂、螽斯︰首字的上古音,是舌尖塞音(送氣與不送氣)的「t-」起首。
 
螮蝀(虹)︰雙聲詞,兩者都是舌尖塞音。
 
---
一種猜想︰這種造詞方式,特別是閩南語中的稱呼,可能都是在特指的名詞前方,冠上一個共同泛指類別的舌尖塞音作為「詞頭」to、tioŋ、t'aŋ。比如像「梅花」、「櫻花」、「杜鵑花」,都是在「詞尾」有個泛指類別的單詞。
 
而這種蟲類生物造語的詞頭「To、Tioŋ、T'aŋ」,應該與後來漢字「蟲」,是同一來源的。
 
---
有時會覺得,兩漢之前的上古漢語,似乎不是我們後來所熟悉的「孤立語」,而是某種逐漸退化的「黏著語」,而且放在詞頭的情況並不少。動詞的「思」、「載」、「于」,應該都有它原來的意義……
 
#廢文連發

【小筆記】東北亞的「陽」

最近剛好遇到相關的材料。日本的傳統倭語中,「陽/太陽」讀作「はる/Ha-Ru」,字根是「は/Ha」。
 
而在朝鮮語中,與太陽相關的造詞字根是「해/Hæ」,所以陽光讀作「햇볕/Hæt-Byeot」。而他們傳說中的始祖是一對妖鳥、名叫「桓/환/Hwan」的父子。
 
所以這種與「太陽/Ha、Hæ、Hʷan」相關的字音,算是一種巧合?或是真有些文化同源的關係?

#胡思亂想超連結

【四月新番】《川柳少女》

第1話是女主男主兩人在寫所謂的「川柳」文體,也就是要符合「五-七-五」字數的三句詩體。
 
不過我的耳朵,對於日語將「おう(こう、そう、もう)」算成兩個字、以及鼻音尾「-ん」也算一個音節,總是不太能夠接受。
 
至於促音(-っ)雖然聽來佔一個音節毫無疑義,但這種唸法已經將句子給中斷了,還能算是嚴格的三句式嗎?

所以像上圖的這一段故事,原文是
「そういえば、わたしたまねぎ、だめだった」
我是不太能體會出它的音韻……

【完結撒花】《魔法禁書目錄 Ⅲ》

最近完結的三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第三期作品,都讓我不斷地搖頭嘆息把它們都追完了,有時真想擺脫自己的原則大喊「業界藥丸」了。然而,若還是要作個我自己的排行,這三部輕改三期中,我覺得順序是《約戰 Ⅲ》>《魔禁 Ⅲ》>《刀劍 Ⅲ》。
 
可以十分確定地下結論,節操社的《某魔術的禁書目錄 Ⅲ》並不是給一般動畫迷看的,而是限定在「讀過原著小說讀者的專屬服務作品」,於是這部雖然有兩個季度 26 話的作品,所有的情節安排都是趕趕趕趕趕趕,讓未讀過原作的我,即使發揮了比《不吉波普》更強大的耐性,也搞不懂這部作品究竟想講什麼故事了(當然,此時網路上的原作黨可就神氣得二五八萬了……)。自然地,我也不清楚那位名字放在標題上的「女主角/Index」究竟算不算是動畫的女主角(存在感比路人更加稀薄),也沒注意到金髮的芙蘭達被大姊給腰斬身亡(我在網路留言爆炸才知道原來她被「掛」了),更不用說 26 話裡出現了如此龐大複雜的情節與人物,有些還是屁股沒坐熱、名字長像還記不住(特別是一方通行的故事),然後戲就結束了。這這這……究竟他們在忙什麼鬼?
 
《魔禁》的動畫是很莫名奇妙的作品。它的第一期、第二期大賣座,但我補完之後只覺得「節奏超慢」——當然這與話癆原作者廉恥河馬的風格有關,不過動畫導演卻只能照著搬上螢幕,以致於上條當麻花了十多秒鐘才能跑完一座廉價公寓的客廳。但即便如此,同作者的《重裝武器(Heavy Object)》的主角也是嘮叨個不停,人家老牌的「渡部高志」處理得就暢快許多,可見得錦織博的火候……但到了這第三期,居然從前兩期表現的一個極端(溫吞緩慢)盪到了另一個極端(趕趕趕),前兩期的時間太多導致於笑點爆點稀釋,第三期則是時間不夠有交待就好。
 
《魔禁 Ⅲ》就我這枚未讀過原作、只看過前兩期的半調子觀眾的理解,就是延續先前的設定,開始將世界上其它勢力的各種宗教超能力給扯進來,展開一場宇宙級的大戰。而主角除了原本那位用右手的拳頭拯救妹子(和世界)的上條當麻之外,還有學園都市那位改邪歸正的排名第一超能力者「一方通行」,跟那位不知從何而來的無能力者、作者臨時起意提拔上來的路人甲「濱面」。當然,那位最受歡迎的超電磁砲也會登場——不過她的作用比昇格的路人甲濱面更慘,從頭到尾,無論她有沒有上場,都絲毫不影響劇情走向。至於那位掛名在標題上的女主角 Index(茵蒂克絲),在本作當中的作用呢……嗯,吉祥物。
 
---
話說回來,雖然節操社(JC Staff)在最近被公幹得很厲害,但身為信奉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我,認為與其指責節操社,不如說是版權方的「角川」的問題。宅宅們都應該很清楚,節操社是一家「專職代工」的動畫製作公司,所以他們在創作的「製程」當中是沒有什麼自由可言的。可以很明確地是,《魔禁 Ⅲ》要改自原作小說的某幾冊,基本上是由版權方決定的;要是角川決定不顧未讀過原作的觀眾硬是塞入過量的劇情,任導演或系列構成再如何強大,這種先天性質物理之壁還是很難突破的。
 
聽說今年節操社還要播出《某科學的單行道先生》。希望新系列的作品,角川和節操社能夠挽回些面子。
 
完結撒花。

#約戰三是預算給得不夠顧不了畫面品質
#魔禁三是版權方亂搞挖坑給節操社跳
#刁劍三是原作太爛而且給一堆A1小朋友去練功

【讀後小筆記】《南韓︰創造奇蹟》

原本還擔心這本書是否會與同系列的《北韓︰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重疊,畢竟朝鮮半島這兩個政治實體的歷史與文化很難完全分開談論。後來讀了覺得還好。本書基本上不談「二戰前的歷史」(這部分給了《北韓︰神秘的東方晨曦之國》講),僅描述戰後的半島南部「大韓民國」建國後的歷史大事件。看來「香港大學出版社」還是有為這兩本書的內容作一區別的。

過去我年輕時不懂時,以為當年金大中所提的「陽光政策」是什麼防貪腐的玩意兒;讀了本書才曉得,這原來是在講與敵對國家(/政權)的一種基本態度,是要以「好好地幹實事以證明自己的能耐」,而不是「幹譙對手搞死別人」。這種態度對臭老九很有吸引力,但相信它對於「凝聚人心」的效果不見得有效……

---
以下是閱讀中的一段小感︰

1960 年代韓戰結束後,半島南北兩個政權都在廢墟上重新起跑。北朝鮮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一片欣欣向榮;南韓則是一團漿糊,副總統自殺、李承晚流亡(四一九革命),張勉的新政府內部派系網內互打不亦樂乎,經濟蕭條、啥事都沒辦成。因此南韓的學生(覺青)們開始響應北朝鮮金日成的呼籲,主張南北和談與統一,齊赴板門店進行民族統一。「北統南」,簞食壺漿指日可待(當然後來 overlord 米帝弄了個反共的朴正熙,一舉扭轉發展的局面……)。
 
接下來,南韓在獨裁者朴正熙的執政下,靠著強力推行「集體經濟計畫」也搞出了個「漢江奇蹟」。此後的南北經濟局勢完全反轉。南韓的學生除了光州之外,這邊也沒什麼正常人會再將北朝鮮的社會當一回事了。
 
心得有二︰
 
1. 資訊流通的社會中,經濟前景,比意識形態更重要。南韓學生當年曾經嚮往著平壤政權所創造的社會主義天堂,但今天則只剩下對他們的鄙夷了。
 
2. 若經濟好不了,管控輿論才是政府施政的重點。我們可從未聽過北朝鮮人民心向首爾,頂多皮裡陽秋罷了。

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讀後小感】鹽野七生《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

最早接觸到這位活躍於十三世紀歐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Frederic II)」,是在我首次系統性地閱讀歐洲十字軍東征的歷史小說《奉主之名》中所讀到的︰有一位十分「奇葩」的歐洲十字軍領導人,利用外交談判手法,不流一滴血,便將基督教的聖地耶路撒冷從穆斯林手中給「收回」。達成如此巨大的功績,但該領導人卻被羅馬教皇給宣告「破門」,而他也絲毫不以為意繼續和伊斯蘭人成為好友——這真是一樁中古宗教戰爭中最不可思議的怪事。發現到日本歷史作家鹽野七生有為這位皇帝寫了一套書(中信出版的簡中譯本),於是便網購入手閱讀。
 
如同我一直以來為鹽野女士作品的看法,與其說是在「硬核研究」,不如說她的書是「帶領讀者、幫你讀書」的入門性作品。畢竟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歷史研究作為職涯專科的,史料浩瀚、題材繁大,我們不可能有如此心力精通一切主題。所以透過鹽野的書,至少可以先為讀者對該主題有了第一步的踏入。也因此,我們必須瞭解這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故事》中的分析與評論,不可能全都能符合研究的標準。
 
本書比較像是「傳記」型的書,講述這位特立獨行皇帝「腓特烈二世」的一生與其時代的背景。腓特烈的前半生十分坎坷並具有戲劇性,他身為德意志皇帝父親與羅曼西里里母親的唯一嫡子,但父母早逝,在成年之前只是一個沒人理會的孤兒,他所繼承的血統無法為他在封建土豪遍地的局面下發揮任何作用,但也讓他在西西里宮廷裡自由自在地長成,接觸世界各地前來貿易的人們。後來的歐洲情勢變化,少年腓特烈抓緊機會,與教皇利益結合,一步步地掌握與取回他的母親(西西里王國)與父親(史瓦本公爵/日耳曼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地位。
 
腓特烈在歷史上最受人注目的(無論是欣賞與痛斥),是在他受加冕成為皇帝之後的行為。在他卅歲鞏固權力之後,接下來的大半人生,都在與多位教皇進行各式各樣的鬥爭(文鬥、武鬥)。教皇要求皇帝實踐承諾,派兵到東方收回聖地,但腓特烈卻一再拖延,搞得教皇連續宣布兩次「開除教籍」的強烈處分,而皇帝也就這麼不急不徐地帶著自己的壯盛軍隊來到了阿卡,展示武力,讓在開羅的阿尤布蘇丹(撒拉丁的姪子阿爾–卡米勒)感受壓力,以條約方式將聖城耶路撒冷交給腓特烈。此前的多次東征,基督教士兵們鏖戰激烈戰果有限(包括最有名的英雄獅心王理查),但這位遭到破門的教皇卻似乎以漫不經心的態度便從蘇丹手中拿到了聖城的市鑰,這只能讓教皇更氣打不一處出來。
 
腓特烈回國之後,花了他餘下的生命在鞏固他的領地統治︰編定法典、培育中樞官僚人才,將他在日耳曼與南義西西里統合成王權控制的國度。但皇帝的強勢,與教皇的利益有所衝突︰教皇希望他的周邊鄰國政治分裂,不會有統一的強權威脅羅馬教皇的直轄領地。於是教皇便與腓特烈產生了對立,先是義北諸地(倫巴底同盟)成天反抗名義上的宗主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又有腓特烈派軍艦「綁架」赴羅馬參加公議會的神職人員,甚至將新任教皇給逼離羅馬城、逃到里昂去。然而,晚年的腓特烈也遭到不少挫折,他的手下重臣叛變、兒子兵敗波隆那監禁。而最後,他那曾在歐洲權盛一時的王朝,也隨著他在 56 歲過世之後逐步瓦解,羅曼王朝與霍亨斯陶分王朝也跟著十三世紀一起終結了。
 
---
由於鹽野所寫的「傳記」常會出現一種明顯的「缺點」,就是為傳主的「鋪粧打扮」常常會有些過度了。本書寫腓特烈的經濟政策時,提到了「銀行/Banco」源自於他的西西里王國,以及他所鑄的「奧古斯塔金幣」。實際上,這種「功蹟」是無法言之成理的。在中古十三世紀的腓特烈貨幣並未真正地在國際貿易中流通,何來「銀行興起」的事實?本書為了傳主,將兩百年後威尼斯 Ducat 和佛羅倫斯 Florin 才興起的經濟史通論,向前提早,言過其實了。
 
至於作者寫腓特烈的「法治」、寫他的「培養人才」,也有相同的毛病。腓特烈二世確實是為了搞中央集權的人才,而開設了拿坡里大學;但這種方法,早在他的祖父(同名的紅鬍子腓特烈)就已在波隆那設立了,也是為了同樣的原因,讓疆域內各個中基層的人才不受教會機構所獨攬。至於作者寫他藉由人望、婚姻、破格任才等等的高級幹部,若「以成敗論英雄」,基本上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成果︰在腓特烈在世時,受他恩澤的年輕人便發動背叛;當他過世後,封建土豪們便回歸割據原狀,各自治市的教皇派再度崛起。所以說,我們可以以「英雄/梟雄」來看待腓特烈皇帝的個人,但要像本書作者說他有各種時代的開創性,形勢比人強,或許根本無法達成。
 
腓特烈一生中,花在十字軍東征的時間,前後不過就那麼三年。可見得,執政者永遠是先鞏固眼前的權力,遠方的意識形態,只是為讓自己權勢有利時才拿來利用。以此看來,歐洲的獅心王理查、法蘭西的路易九世,或許才真的是「有基督教信仰」的君主,可以為了東征而搞窮自己的母國……
 
非常值得一讀的入門好書。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完結撒花】《家有女友》

首先我必須懺悔。當我首次看到本作片頭的標題字時,大腦的處理是「ド『メス』ティックな彼女」,將「メス(牝)」這個詞直覺先吞了進來,還以為作者如此污衊女性同胞是否會闖禍。過了兩三個星期之後才發現,原來那不過只是「Domestic(家中的)」這個英語單詞的音譯罷了……
 
然而,這部作品確實可以容易作成「裡番」︰高中生的男豬角喜歡學校女教師(陽菜)而不可得,後來在聯誼時遇上一個奇怪的同齡女生「瑠衣」、為了破除雙方的童貞而嘿咻。後來男豬角的父親決定再婚,而再婚對象帶來了兩個女兒成為新的家人,這兩個女兒便是「陽菜」和「瑠衣」。所以本作的片名「家中的女朋友」,就是以男豬角的角度而言︰喜歡上姊姊,但卻和妹妹有曖昧行為……
 
以前看過某一種觀點,用來解釋為何在今天日本「裡番」動畫幾乎滅絕的原因︰因為「表番」逼死了「裡番」。表番的資金永遠比裡番充足,而且裡番除了賣片子(過去的錄影帶、後來的光碟)之外,不可能像表番還有播映權、周邊商品的各項收入。當 PTA 或國內保守勢力再也禁不住表番當中「擦邊球」的表現,而動畫製作永遠需要如此高的成本,那麼消費者何必去購買裡番作品呢?直接觀看這種擦邊的表番就完全足夠了。(請最大的苦主「漆原智志」出來發言……)
 
回到本片的話題。整體而言,我並不喜歡這部《家有女友》。和先前同樣有一堆高中生與學校教師互相搞來搞去的《人渣的本願》相比,《家有女友》當中,肉慾的成分遠超過情感的戲份。身為教師的姊姊原先作為某帥哥婚外情的「小三」,卻似乎沒什麼太大轉折,一下子便斷絕「不倫」、之後便與自己的學生再來一段新的「不倫」。看到漫畫原作黨在網路上對此似乎有所解釋,但我還是認為以動畫的表現上,前面幾話中男豬角對姊姊義正辭嚴的婚外情指責,後來卻搞出了使家庭崩壞的師生戀;難道再忍個一年到高中畢業、自然而然地解除師生關係之後,再進行不純異性交際,會有這麼難嗎?所以我才認為,這部作品的幾個角色,真的還比《人渣的本願》更接近「クズ」。
 
完結撒花。

【完結撒花】《同居人是貓》

由於日本的動漫界創作量很大,市場大、競爭也大,許多類別的題材便不斷地開發。而他們的深夜動畫番組當中,時不時也不會推出「溫馨」類的故事——這部《同居人是貓(同居人はひざ、時々、頭のうえ。)》便是如此。
 
《同居人是貓》的故事主角是一位深居簡出的青年小說作家,在他的父母車禍雙亡之後,他的「對人恐懼症」的情況更加嚴重。有天他去掃墓時遇到了一隻貪吃的貓,由於可以刺激他的創作靈感,便撿回家飼養。在他與貓的相處過程中,逐漸認識了許多人(通常都是「貓奴」……),也慢慢地打開心防、融入正常的社會活動……
 
這部作品比較特別的表現方式是「視角切換」。通常都是先由我們所熟悉的「人類觀點」將一段故事講述完畢之後,然後再將故事時間重新回溯,卻是以「貓/動物的觀點」來看待同一件事。主角與貓的關係,由人類來看是我們在照顧貓,但由這隻貓來看,卻反過來像是牠為了這個令人擔心的無用人類而陪伴與照顧他。雖然這種 POV 手法在夏目潄石的小說就玩過了,但本片這種「兩相對比」的表現方式也相當新奇有趣。
 
本作的原作者大概很喜歡玩「人名」。主角名字漢字「朏.素晴」看來怪里怪氣,但他們規定讀作「みかづき.すばる」,姓氏是「三日月/眉月」套用中國古字的同義字的「朏」,名字則是採用「半音半訓」、而不用較常見的「昴/速霸陸」。貓的取名寫作「陽」,卻規定讀成「はる」,除了是要與主角對對比之外「太陽–眉月」之外,也是代表牠與主角「素『晴』」的關聯。而寵物用品店的女店員姓氏「押守」,規定讀作罕見的「おうかみ」,發音的意思與「狼」相同……
 
Zero-G 製作,雖然不見得相當精緻,但對這種清淡的溫馨故事已經足夠。至少貓在豎毛示威時的表現鏡頭作得很有趣。有空可以一看。
 
完結撒花。
 
#不要相信這種嚴重對人恐懼症的傢伙能寫出什麼觸動人心的小說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完結撒花】《輝夜大小姐想讓人告白》

本季最能令我觀片時大聲笑出來的,就屬這部漫改作品《輝夜大小姐想讓人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かぐや様は告らせたい〜天才たちの恋愛頭脳戦〜)》。非常精彩的爆笑番。
 
《輝夜大小姐》可歸類為高中校園的戀愛喜劇,故事是某培養菁英的高中,學生會長「白銀御行」和副會長「四宮輝夜」互相心儀對方,但卻又羞於自己先開口向對方告白;於是他們兩人發揮了天才般的智慧計算,要誘使對方向自己作感情上的表白,便引發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事件,最後又全都回歸原點毫無進展。簡而言之,這部作品是一部十分搞笑的「天才之間的白痴戀愛劇」。再加上幾個重要配角的發揮(IQ3 的混沌元凶藤原書記,無視周遭也要酸言吐嘈的石上會計,冷眼看待這群沒用的戀愛白痴的辣妹女僕),讓本片從頭到尾都充滿了趣味。雖然我一開始看了文案,以為這不過又是一部套路滿滿的青春傲嬌劇,沒想到作者所編的故事卻可以在這種常見的架構下,玩出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情節。
 
本片第三話 ED 的一分半鐘的「書記舞」,在播出之後,立刻引發了動畫迷的「大暴動」,算是本季番組播出期間的最大事件。
 
完結撒花。如果 A-1 不作第二期的話,我就要去補漫畫了。
 
#聽說本作即將真人化

【完結撒花】《刀劍神域︰Alicization》

這部從去年秋季跨至今年的作品《刀劍神域三期︰Alicization》也在第 24 話播映完畢。這部 TV 動畫作品在剛推出曾經達到了「社會等級」的層級(記得當年 Comiket 上一堆宅男 Cosplay 黑色劍士的盛況……),但或許我的年紀大了,看到這第三季已經令我覺得「疲乏」,感受不到小朋友的觀察熱情。
 
這部《刀劍三期》雖然同樣由 A-1 製作,但監督和一堆重要製作成員已經更換。所以《刀劍三期》的畫風與先前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於輪廓線的表現,從傳統的 2D 質感筆觸,轉成了統一的相同線寬;以及色塊分布的呆板、與過高明度的表現——讓我一開始感覺到十分突兀︰這樣的作法會增加繪製的速度效率嗎?
 
對我而言,我覺得《刀劍三期》很難再令我感到驚艷的,還是它的「故事點子」似乎已經用盡。雖然還是有不少動畫迷講到裡頭的設定浩大與複雜,但說實在的,那不過就是重複原先的模式,讓主角進入某個虛擬世界中再度耍二刀流來收後宮與開掛砍敵人罷了。故事常常進入「講解設定」的情節似乎很高深複雜,但聽來非常具有科技風格的術語「人工搖光」,換成一般的「靈魂」不也能夠完全合用?
 
先前大概有諷刺過,我覺得原作者川原礫的創作點子與格局並未隨著劇情推進而變大。像這種冒險類的故事,「敵人」的設定永遠是評量作者「創意池」深淺最好的切入點。《刀劍三期》的大壞蛋,還是要再從讓作者一開始成名的那個 MMORPG 「艾恩克朗特」取材,反正當時的壞蛋「微笑棺木」永遠有無窮無盡的殘黨伺機報復。至於主角進入所謂的 Underworld(故事中的術語,但其實不過就是另一個 RPG 世界,主角和一堆 NPC 們繼續慢慢練功與升等……)之後,裡頭的壞蛋、大魔王的形象,也一如中學生的想法一般︰成天發春想去雷普女生、把花圃搞爛就算是霸凌了,每當主角被欺負打趴在地,大魔王永遠不會乘勝追擊補刀而是等著男主角大吼大叫小宇宙燃燒再逆轉情勢。比較起來,我還覺得由時雨澤所寫的外傳《GGO》,還比這部《Alicization》更值得一看。
 
至於動畫的製作,除了第一話的經費充沛,ALO 的眾角色作戰的精彩程度值得一提之外,大多數的戰鬥場景,我覺得從分鏡開始就很糟糕。姑且不論角色們的劍術在真實世界中都是中二的三腳貓(目前我認為只有《刀使的巫女》才是刀劍硬核),很多時候的角色走位、鏡頭搭配都沒有「大作」的細心,差不多還是靠著光影後製特效和聲優們的熱血表現,掩蓋了動作流暢的嚴重不足問題。
 
總而言之,若單純只為了「情懷」,本片還是可以一看吧。只是大叔枯竭的熱血,很難被這部中等程度的作品給喚醒了。完結撒花。
 
#可惜我不愛BL否則桐人和UGO的基情滿滿應該很令某些人興奮
#愛麗絲掛在半空中時還全副黃金盔甲向上攀爬可見得物理定律在此無用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完結撒花】《約會大作戰 Ⅲ》

「續作一出,前作便成為經典。」過去聽過這句諷刺好萊塢電影的話,完成能夠適用在這部輕改動畫《約會大作戰(デート・ア・ライブ/Date a Live).第三期》上頭。
 
在經過這幾年以追番的方式觀看日本深夜動畫下來,發現橘公司的《約戰》的故事還是很有創意、很完整的,絕對不比後來套路滿滿的後宮番來得差——甚至在節操社(JC Staff)把畫面降低成了「開發中國家」的水準,我都還感到每一話的劇情非常精彩(好吧,除了最後一話的〈攻略五河士道吧!〉趕得太誇張了之外……)。《約戰》動畫已經發揮了它的詛咒,讓製作的動畫公司作完之後便宣告倒閉。最近節操社表現太糟,動畫迷們居然期盼它的第三次詛咒能夠實現。
 
《約戰 Ⅲ》延續前兩期的故事,讓男豬角繼續在快樂的氣氛之下,努力地「充實」他的後宮。不過本作只出現一個新的精靈「七罪」,重點還是在後半「鳶一折紙」的精靈化與她雙親悲劇般的死亡。如同前兩期的風格,這第三期的《約戰》在每話開場時,還是由老牌聲優「三石琴乃」猶如既往般,「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約戰 Ⅲ》的作畫崩壞是有目共賭的,唯獨最受宅男們鍾愛的「時崎狂三」的作畫在相較之下不正常地最穩定,可見節操社還是懂得的。物以稀為貴,在本季《五等分的新娘》中,宅男最喜歡的是老實表現的三玖(39天下第一);而這部《約戰》系列早已後宮滿滿,所以宅宅們最愛的反倒是那位若即若離、冰冷自持的狂三。
 
完結撒花。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完結撒花】《魔法少女特殊戰明日香》

本季冬番的這部漫改作品《魔法少女特殊戰明日香(魔法少女特殊戦あすか)》,由 LidenFilms 製作,共 12 話完結。雖然標題與外貌上有「馬猴燒酒」的招牌,但骨子裡比較像是熱血軍武的戰鬥番組。
 
本作的故事開場十分特別,沒有少女們逐漸覺醒集結成長的過程,直接就跑去打冥界來的大魔王;魔法少女們死傷慘重取得勝利,五位存活的魔法少女(Magic Five)各奔東西。但在這場「最終之戰」結束之後,世界並未迎來和平,反倒是人類彼此之間的戰爭與恐怖活動,再加上「非法魔法少女」的出現,新的戰爭卻又重新展開……
 
現在的動畫觀眾們總愛把馬猴燒酒搞成「黑深殘」風格,歸罪給「阿虛(虛淵玄)」,但我個人並不同意。由於日本動漫創作量的需求十分龐大,所以就算不是《廢怯少女小圓》,總會有其它的新作品嘗試改變扭轉「充滿愛與和平的魔法少女」的現象(我對動畫界另一個不認同主流的,是動畫從業人員的低薪要歸罪給手塚治虫……)。這與生物演化一樣,該怎麼進展與發生的,最後總會來臨的。
 
《魔法少女特殊戰明日香》的風格偏向於黑暗,而且並不避諱噴血與斷肢,虐殺路人毫不手軟。而本作的戰鬥以女主角的近戰肉搏為主(呃……這也算是魔法吧)。至於偶爾出現的酷刑拷問,敵人方與主角方全都樂此不疲(害得我常常要降低音量……)。除了長得很可愛的殘暴泰迪熊之外,本作也出現許多現實世界的軍用武器。而角色塑造方面,許多魔法少女們(無論正方敵方)都有一堆慘痛的背景(女主角的父母被魔獸擄走,再一段段「還」給她……)。劇情節奏順暢(系列構成海法紀光的功勞),戰鬥場景毫不脫泥帶水。12 話演完,Magic Five 全都再度露臉,但敵人方(巴比侖旅團)究竟是什麼來歷,尚未解明。看到本作的觀眾反應,不曉得是否還會有第二期的動畫製作。
 
完結撒花。
 
---
第一話女主角拒絕接受軍方徵召時的對白︰「中学生の時に、一生分戦った」,這句話寫得很有氣魄。

【完結撒花】從頭冷笑到尾的《不吉波普不笑》

聽說這是古老輕小說的「再度」動畫化,由媽的好死(MADHOUSE)所製作的《不吉波普不笑(ブギーポップは笑わない)》︰與《青春豬頭少年不會夢到免女郎學姊》、《冰菓》、《涼宮春日的憂鬱》一樣,都是直接拿系列小說的第一冊標題含蓋整部動畫片的片名。
 
《不吉波普》應該歸為「懸疑」與「奇幻」類。大概的故事架構,是當出現了危害世間人們的事物時,一個名叫「不吉波普(令人不愉快的泡泡/不気味な泡)」將會現身並加以排除。不吉波普會附身在 JK 女主角身上,身上穿著能夠裹住全身的深色長袍,使用鋼索以消滅對手。
 
這部 2019 年的新作共 18 話,裡頭共有四則故事,一段段地出現了各種具有特殊能力的角色人物,以及女主角出現加以「排除」。本作最大的特色——應該也是令許多人棄番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時間軸」的跳動;也就是在描述某段情節發展時,會特別固定在當中某個角色的觀點之內。比如第一話的情節,便是由女主角的男友角度出發,所以我們只知道他被女友放鴿子、他看到女友中二病發作穿長袍講些不明所以的話、然後女友又回歸正常,劇終。而在接下來的幾話裡,觀眾才由其他參與事件的不同角色的劇情中,慢慢看到怪異事件的發生、惡化、以及最後付出犧牲後才消除了食人的惡魔。這樣子的戲劇表現方式,玩得很誇張——無法接受的觀眾根本沒啥興趣去看完看懂,可以接受的觀眾忍受到最後才豁然開朗感到滿足。所以本作在動畫迷的評價,似乎呈現兩種極端。
 
基本上我還是可以接受這種劇情的,特別是女主角的配音員(悠木碧)在這裡很有表現的空間。不過這種「讓觀眾自行在腦袋裡拼湊完整劇情」的故事表現,有時候我還是會對當中的細微設定產生疑問︰比如篇幅最長的第二段「幻想者篇」當中,本片究竟有沒有講清楚那「統合機關」究竟在搞什麼?是在前面玩弄 POV 視角花招時已經帶出來了,或是導演到最後根本忘了講解?
 
還是可以一看的作品。完結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