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

【讀書小筆記】嚄唶?齷齪?

心血來潮,重讀了《史記.魏公子列傳》。當中那段十分有名戰國時代的故事,即魏國「信陵君」解救秦軍圍攻邯鄲之危的過程。由於魏王不肯出兵,於是信陵君便矯令向魏國大將「晉鄙」奪取兵權。信陵君在與老謀士討論的過程,太史公的描述是︰
 
---
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
於是公子泣。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
於是公子請朱亥。
 
---
令我注意到的是「嚄唶」這個詞。這是信陵君用來描述魏國守邊老將晉鄙的形容語。在我手上這個版本的注釋中,收錄了《集解》、《索隱》、《正義》中的發音與意義。統整一下(烏百切、爭格切),這個今天早已沒人在使用的詞彙「嚄唶」,讀音應該正是「ak- tsak」。呃……這不正好是今日閩南語中用來形容「心情煩躁」的話嗎?相當於倭語的「もやもや」。
 
不過「嚄唶」的詞意上,《索隱》和《正義》各自解釋成「多詞句」、「大呼大叫」,也就是「很嘮叨、很多話」的意思。教育部網站的解釋,則解為「剛健」之意。至於它的直系子孫、閩南語的今日用法,意思則是「心情煩躁」,教育部版本正字為「齷齪」。實在很混亂……
 
---
以我自己的想法,將「嚄唶」解釋成「剛健」一定是錯的;由其單字詞的成份與入聲發音來看,這個詞不可能是「正面」的形容。信陵君說晉鄙「嚄唶」,意思應該是指他這個人「嘰嘰喳喳、讓人感到超煩的」。所以今天閩南語的詞語「ak - tsak」,恰好繼承了這個古代意義。
 
所以由此來看,《臺灣閩南語常用詞典》的正字「齷齪」,雖然發音相同,但由於「齷齪」到現代已經成為「骯髒」的同意詞了,不如直接用「嚄唶」更為恰當。
 
#用閩南語來讀古文其樂無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