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語言癌不癌?》是在當年(2014)社會上激起「語言癌」話題的事件後,由四位語言學家為此一議題各自作出了專文回應,並加以集結成冊。毫不意外地,語言學者對「語言癌」的態度,多傾於「見怪不怪」到「反對」一方,他們寧可多花時間在時間與空間的語言比較研究,更甚於「定義」何種表達才是好的語言或劣化的表達。
這讓我想到一種有趣的現象:越是半瓶水的人、越是激動。如果今天是某種專業程度超高的議題(比如像是物理的四種基本作用力或宇宙論),進入的門檻高,一般也不會引發圈外人的爭議,幾乎都是專家之間高來高去的較勁辨駁。但若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或國民教育有所沾染接觸的,便能引發輿論,任何阿貓阿狗都能拉幫結派,激動地彼此幹譙;而所謂的「專家學者」,就像個初入豪門的可憐小媳婦,大氣不敢吭聲。後者,在我們這個島上常見的,像是教育改革、國際關係、政治信仰、以及語言文字的教育。
當年我剛聽到媒體創造的「語言癌」這個詞彙,只覺得那不過又是個聳動無聊的話題。果不其然,會支持這種現象、並順著這條邏輯推動改革的,通常都不是專家學者(余光中和張大春),抓著片面的樣本,訂定語言使用的高下。而在人類語言學的研究上,那些被標籤化的「不好的」語言表達方式,都是一個個大的研究主題,學術論文寫都寫不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