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追的某番組中,由中村悠一配音的那位角色「草摩紫吳」,讓我對於這名字的發音「紫吳 = しぐれ(Shi-Gu-Re)」感到好奇,也就是倭語為何將漢字的「吳」訓作「Gu-Re」的讀音。正如我一向所認定的,倭國人引進漢字的態度是十分恭敬的,當地知識份子不太可能把風馬牛不相關東西給隨意串連在一起的。因此為何「吳」讀作「Gu-Re」,我一直希望找到某種可能的解釋法。
這兩天才花時間尋找,覺得可能又與「若 = 弱」的情況類似,在漢語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倭國知識份子恰好拿著某時某地的方音白字來用,「定格」在一個中文世界裡早已不存在的現象。我的結論如標題所示︰「吳者,予也」。
---
在倭語當中,「くれる(KuReRu)」意思是動詞的「給予」、用在平輩之間,字根是「KuRe」。因此在中古時代,當日本人想借用漢字來湊合這個意義時,當然會詢問中國人的同義動詞的寫法為何。這時候,比較合於中文書寫規範的用字,應當是「予」、「與」,中古讀音差不多是「o」或「io」之間。(比對一下,現在的閩南語中,「予/給予」的讀音是相近的「ho」。)
不曉得是哪方面出了流傳上的小偏差。在中古某些地方的漢字發音,有把「吳(官音為ŋo)」給省讀作「o」的情況。碰巧此時此地的這個方音差異,便被日本方面的知識份子所採用。他們認為︰「原來中國人所講的『給予』這個動作,在書面體上是寫作『吳』呀!なるほど、なるほど。勉強しありんす!」
所以從此之後,「吳」字在倭語中便出現了「給予/くれ」的奇妙意義了……
#余予吾我孤也是同音字來湊義大家都是我手寫我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