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乍讀之下顯得很有趣的書。
把一堆不同作者所寫的書給數據化之後,藉由各種設定的條件加以篩選,可以作出各式各樣的分析結果。本書一開頭,是作者談到一九六三年由兩位統計學者 Mosteller 與 Wallace,藉由用字(word)的統計,辨明美國建國前的幾篇《聯邦論》究竟是由誰所寫下來的,了結了一樁歷史公案。而本書則是以最新的數據工具技術,繼承了這套方法論而作出的各式統計分析。
藉由本書,讓我眼睛一亮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由海明威所提的,書中描述最好盡可能地避免使用「副詞 -ly」,也就是描述狀態時要以情境脈絡方式加以營造,而不是直接套用某個已經給定的狀態條件直接塞給讀者。如童妮摩里森說,她不會寫「她輕柔地說(She said softly)」,因為若那個角色說話不夠輕柔,又何必這麼寫。作者由這個條件出發,證明出專業作者(文學獎作品、上榜暢銷書)確實比業餘寫手更少使用「副詞」。
另外,作者在第六章分析了英國作者和美國作者所用幾個英美有別的詞彙,特別是業餘的同人寫手,當他們想要為故事中的角色賦予明顯的「英國」或「美國」背景時,反倒會比原生地的作者「更過度」地使用對方的慣用字。這點倒很容易理解。
然而,正如我一開始所說的,本書只是「乍讀之下有趣」,整體看下來,對我這枚基本上都使用中文的讀者而言,有太多主題看到後來都感到麻木了。本書作者所關注的,其實只在「小說」這一部分而已,對於其它文學類別(除了一開始所講到的《聯邦論》之外)則完全不論。英美文學,我讀得少,更從來不讀原典。因此他談了絕大多數的作者、作品,我差不多都沒聽說,是好是壞,也沒什麼感覺。至於中讀版出版社在副標題中所宣傳的「解構寫作祕密」,言過其實了,不過就是一連串作者設定條件下的統計罷了。
當作是偶爾可以翻翻增加見聞的休閒作品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