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供在自己書櫃中的好書。
每看到唐德剛的新書(雖然本書也已經出版五年了,但我最近才從圖書館裡撈到……),總是會再度嘆息︰人生何其有限。唐德剛有足夠的學識和文筆,能夠完成他一直打算寫就的《民國史》。但天不如人願,不僅他一向在紐約因教職繁忙難以專心寫作,2001 年病倒之後更是力不從心,以致於永遠無法完成他的心願。遠流出版社雖然在這些年來不斷地收集唐德剛在各個場合發表的短篇中篇文章,但若要建構一個完整體系,卻是無可奈何了。這本《民國史抗戰篇︰烽火八年》也如遠流的其它作品一樣,是集結了他關於八年抗戰部分的文章;雖然多篇文章內容有些重複、體系混雜,但唐氏歷史科普文,畢竟還是可以讓我這枚歷史圈外人看得津津有味。
本書諸文的重點,放在中日抗戰八年這段上世紀中國的大事上。主要的精華,在於描述與分析幾項重大事件︰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汪精衛投奔日軍建立政權始末、史迪威事件。這當中還夾入許多作者本人親身訪晤重要人物的片斷(李宗仁、顧維鈞、張學良、高宗武),讓作者除了從史料檔案爬梳分析中,還多了許多當事人的親口意見表示,讀了十分過癮。
本書描寫到,在盧溝橋事件之前的南京政府當中,當時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深諳「帝王之學」,「對日態度」的這個政治主題,他基本上都是放任底下各個派別互相抗衡,自己並不表示意見。黃埔系和 CC 派主張抗日(從 CC 分出來的藍衣社更是覺醒青年的積極抗日團體),政學系則主張與日本「磨」下去(所以和副主席汪精衛多有來往)。蔣本人一直都以中共為他的最大敵人,除剿匪這件事之外,則讓各個小鬼們各顯神通。但時勢會變,雖然《塘沽協定》、《何梅協定》讓中日關係處於曖昧不明的「拖」字訣,但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則讓一切關係重新洗牌。一當蔣介石把自己的精銳拿來抗日(在教科書中幾乎不見身影的「淞滬戰役」)並梭哈賠掉之後,全國軍民,就再也沒有拖下去的空間了。也因此,後來汪精衛的政權,才會令當時的人們如此瞧不起。
本書還從作者與高宗武在美國的會晤談起,將汪精衛投敵的始末,從頭到尾交待了一遍。由日本自己的資料可以看到,日本對於解決「支那問題」一直都是多頭馬車在並行。因此透過高宗武、周佛海等人的密秘會談與牽線,原本日方曾提出不少「讓利」的條件,比如約定限期撒軍、廢除不平等條約(但滿州國不能讓……),不過待汪精衛真正逃離重慶到到南京之後,日本政府卻直接「賣」掉了汪,讓他成了比溥儀更加不如的傀儡。國際政治角力,實力還是一切。汪只有革命元老時代留下的聲名,後來無論黨政軍各方都沒有實力,也怪不得被日本人給坑了(他底下的謀臣們如周佛海、高宗武、陶希聖,後來發覺不對,逃之夭夭,天年以終……)。
然而,正如前面所說的,由於本書不是作者系統性的作品,因此對於整個抗戰過程的「全面性」的不足(比如日本華北軍、華中軍的進程),就只能是一項缺憾了。
---
摘一段本書346頁裡,我個人非常認同的一段話︰
搞歷史的人,從他們各有所好的理論,不同的「意蒂牢結」或「史觀」來看問題,其「偏見」也是難以免除的。——因此古今中外所謂「良史」,所謂「公正的史家」,也只是比較「虛心」、比較「細心」的職業史家肯於從多角落、多角度,去尋找和解釋歷史現象而已。——老實說,沒有史家是沒有偏見的。他們之間只是多少之不同而已。更為虛心、較少偏見,那就是「良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