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研究的題材有大有小。對於非圈內的一般讀者而言,從國家組織政治切入,是最迅速的認識方式。但若想瞭解構成歷史的「人」,則需從當時人們的生活給還原回來——套個現在流行的詞彙,就是進行「脈絡化」。因此我一向覺得,閱讀歷史,在認識了王侯將相那種廟堂高層意識形態的材料之後,就必須再認識那些庶民生活周遭所見的主題,才算是真正想瞭解歷史。否則,成天只會拿人物特質或政策施行,來討論董卓呂布曹操成敗的,差不多只算是一般電視政論者的程度而已吧︰徒具有綱要,但當中填充的內容是十分鬆散或空洞的。這也是我自己從「郭衣洞學校」畢業後的體悟。
描述古羅馬的生活,西方的著作相當多。過去我就讀《原來,古羅馬人這樣過日子》、《如何豢養一隻奴隸》。而這本《古羅馬24小時歷史現場》,則是從「一天裡廿四小時」內的各個時段,取該時刻的羅馬城現場的某一個片斷,描述當時當代人們生活的各個面相。由於古羅馬帝國初期的文獻十分豐富,再加上不斷有新的考古與文物發現出土與新方法的採用,使得我們現代人重建這段歷史的成果相當生動活潑。
本書帶給我不少新的知識。而當中「糾正」我的最大收獲,就是韋斯帕先皇帝拿著徵得的「廁所稅」向兒子說明的那一段。Suetonius 在他的書中(或許說是中譯本、23節)並沒特別描述,只說這是來自於「糞便」,但本書卻直指這是洗衣店用來作為去污劑的原料——尿液——回收的稅。這麼一來,整個故事的背景更加地鮮明了︰主旨雖然不變(仍是老爸在消遺不懂世事的兒子),但皇帝並不是刻意沒事找事而在公共廁所前收錢,他所徵收的,是商家拿來做生意獲益的原料稅。
相當具有知識性的一本好書。但我並不喜歡這個中譯本。雖然我不曉得英文原文是怎麼寫的,但該書的中譯者顯然想要把描述的字句搞得非常輕鬆俏皮,因此大量地使用今天臺灣年輕人愛用的詞彙(趴趴走、開趴);雖然我無法預言未來的中文趨勢,但如此愛用這種不知能流傳多久的用詞,是否將讓本書的「保鮮期」只限定在十年之內嗎?而本書在 39、264 頁,居然出現了「玉米」,想必是譯者把 Corn 這個穀類的汎稱拿來作超時代的誤譯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