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觀片小感】挪威電影《魔山》

注意到本週上架的種花電信的電影中,有這麼一部《海盜戰記》主角「阿謝拉特」的名字,於是便選了這部 2017 年的挪威電影來看。

魔山(Askeladden: I Dovregubbens Hall)》(德語版標題︰Espen und die Legende vom Bergkönig/艾斯本與山魔王的傳奇)的主角 Askeladden,似乎在挪威的民間傳說很有名。Askeladden 的原意是「佈滿灰塵的人」,而在本片則將少年 Espen 的這個綽號譯作「童話傻瓜」。Askeladden 的故事主旨,是常見的童話分類中「傻人有傻福」。

Askeladden 的故事背景是歐洲的森林國度,某個農民家中的老么少年 Espen 成天將事情搞砸,連一個人待在家裡都會把房子給燒光光;於是父親氣得把他趕出家門。此時王國的公主,被山魔王(Troll)給虜走,Espen 在一連串的奇遇中,終於將公主給救回來……

原始的故事很簡單,但畢竟時代是會改變的,因此這部電影便為公主加了不少戲份︰公主 Kristin 是個非常有獨立意識的女性,不願意聽從國王王后父母安排的婚事,而且跑來求婚的王子腓德利克又是個空心大蘿蔔,於是公主趁夜逃婚了。在離家出走的路上,她巧遇到鎮上採買物品的男主角 Espen,雙方不打不相識,互留好感。此外,男主角與兩位兄長的冒險經過,以及他們與反派角色「王子」的競爭,撐滿了這部一百分鐘的篇幅。

若以現代的「特效」而論,本片的「山魔王」的視覺效果似乎不怎麼令人驚艷,山魔王夜間在森林裡抓捕眾人的鏡頭,藉著黑暗的場景之便而偷懶(只見到一堆人不知道見到什麼東西而嚇得哇哇大叫……),甚至於最終與大魔王的決戰,寶劍出手不過就刮了一刀,然後大家還是回歸原始、猛丟石塊攻擊,實在有點 Low。

無論如何,本片對於看膩荷李活風格的我們而言,還是可以見識一下歐陸電影的風格,以及重溫北歐樸素的童話氛圍。

【十月新番】Pisa 與 Visa

雖然主角在吐嘈異世界人民(其實也算是在吐嘈日本人),對於我們現實世界裡某常見「意呆利薄餅」——Pizza——的發音問題,但實際上,我們中文使用者也是「中標」了的。中文使用圈裡,對此常見的用字和發音,也都是寫成「披薩」。

不知有沒有人要提倡新的「正音/正字」,寫成「披砸」的?

#くまクマ熊ベアー



2020年11月28日 星期六

【觀片小感】劇場3D動畫《Human Lost 人間失格》

今年以來看了幾部表現手法(全3D)與故事類別(科幻)相似的三部日本動畫作品︰《相對世界。明日終結?》、《Hello World》和這部《Human Lost 人間失格》,結果……似乎都不怎麼令我滿意。

這部由冲方丁負責劇本、木崎文智導演的科幻片《人間失格 Human Lost》(2019 上映),是典型的「反烏托邦」的故事︰在社會科技發展到達超高水準的未來,人類的疾病與受傷都可以復元,壽命不斷地往上攀昇,連「死亡」幾乎都可以克服。但在接受了這種科技之後,偶爾會出現有人發生「失格」的現象︰變成怪獸,此時便有特殊部隊要將這些失格者給消滅掉。這個社會有階級存在,在內圈的人環境富裕,過著體面的職業與生活;但在內圈的人則是擁擠髒亂,雖然不會再「不正常死亡」,卻過著低內圈人一等的社會地位。本作有三個重要角色︰男主角大庭葉藏生活在外圈,渾渾地跟著朋友沒事飆車打鬧;女主角柊美子是內圈的菁華,在體制內努力幫忙維持人類文明的發展曲線與秩序;另一位野心顛覆政府的醫生堀木正雄,在暗中引導眾人推翻政府高層……

這部作品與太宰治的有名小說之間,基本上是沒什麼關連的。大概就是主要角色的名字借自小說《人間失格》,以及男主角必須自殺死翹翹之後,才能化身為超級怪獸打打殺殺罷了。雖然劇情當中有些角色的台詞引自小說,但由於本作風格和太宰的小說差異太過巨大,這種「引用名句」的作法只令人感到過於做作乃至於可笑的程度。

我個人感覺,今天短篇科幻故事的創作,似乎已經沒什麼令人驚艷之處了。光靠著短短兩個小時之內的篇幅,所謂的「科幻(SF)」,能表現的題材或未來感,在娛樂商業片中差不多都已經是稀鬆平常的玩意兒;如果不能將作品鋪陳到 TV 影集的程度,否則要讓人在這段觀片期間內產生角色的情感連結,幾乎是辦不到的事。比如本作當中,男主角宮野真守和女主角花澤香菜之間,要讓我感覺到兩人從陌生相遇到彼此互為犧牲,除了外表(帥哥美女在性方面的互相吸引)的因素之外,我看不出在理念精神層面有什麼值得一提之處。雖然片中的全3D可以作出許多飛車追逐的視覺特效,但正如前所說,這些特效在今日並不是罕見的訴求賣點。更不用說導演超愛「搖鏡」,這是我最討厭的 3D 動畫片的技巧——小孩玩大車。

至於本片的故事,其實差不多也是從一開始就猜得出來了︰掌控這個理想世界的高層統治者們,都不是什麼好人,這些老頭子只想把其他人類搞來成為自己「長生不老」的素材。在一連串不知所云的打架、與標籤臉譜化的正邪槍砲嘴砲之後,最後就是讓主角一天到晚自殺變成超人,慢慢「回收」女主角……

如果本片可以多多著重在角色之間的感情鋪陳(比如考哥所配音的醫生的心路歷程)——不過這應該是不可能的,製作方不會容許——而非放在打架方面,或許本片讓我的觀感不會那麼糟糕吧。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觀片小感】《排球少年!S2》全 25 話

 追完了第二季。這真的是近些年來,運動番中製作得最好的一部。雖然還是有些「兼用卡」的出現,但與那部《黑子的超能力籃球》毫不猶豫地每話連用三分鐘相比,Production I.G 在這部作品確實超有良心的。

看完這 50 話的故事,我覺得這部《小排球》似乎有種重回「古典式」的熱血運動風格。本作當中出現的主要角色們,都是全心全力為了排球競技在努力。也就是說,故事完全不會出現任何家庭或人際關係方面的現實問題︰比如家長反對練球、個人為了升學的抉擇而放棄、為補貼家庭經濟而去課後打工、男女戀愛關係順遂或衝突造成的情緒、某明星球員因傷而遺憾退出跑去當不良少年……等等,這些常見的少年漫畫元素,本作中一項都沒出現(雖然月島內山昂輝有一段源於哥哥過去的挫折,但並未中斷他在排球中的活動。可以說,本作品的故事將所有事情單純化,所有人都是好人,大家全部拋開世間雜念,好好打球。

看了令人不斷持續熱血沸騰的作品。值得補追下去。



【十月新番】彈幕的作用

 除了一開始主角的奇怪裝扮外,這部《熊熊勇闖異世界》,接連著的都是非常無聊與淺薄的劇情。我在家中看電視的過程中,打過好幾次瞌睡。

不過今天在巴哈看這部作品,突然覺得匯集了網友吐嘈的彈幕,看來還真的挺好玩的。

通常我不開彈幕的,因為會破壞觀片的專注力。但對這種沒什麼內容的作品,買櫝還珠,彈幕才是本體……

彈幕的作用……看來可以寫一篇論文了。



【十月新番】《攀岩少女!.第7話》主角的地圖炮

 上一話的主角上坂蓳開了外掛,延續到這一話,其它學校的對手全都被嚇到表現失常。這樣的故事展開還算正常。

哪裡曉得怎麼知道,主角的表現,居然連同隊的隊友也受到強烈的刺激,十年努力比不上兩個月的初心者,最後也同樣吃了鴨蛋。

我好像是第一次見到描寫團體競賽的故事可以這樣寫的︰主角的優秀表現,害慘自己人……



【讀後小小感】《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

 這本由「小杉泰」所著的《伊斯蘭帝國的吉哈德》,主要在談論伊斯蘭世界「吉哈德(Jihad)」的源流與演變。雖然,我們早就知道 Jihad 的原義不過是「努力/奮鬥」,但在伊斯蘭建立起足夠大的政權與影響力之後,Jihad 自然也被衍生出以「戰鬥」的意義來,並在坊間媒體譯成了「聖戰」;作者條理出,這應該只算是「持劍的吉哈德」的狹義層面。

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是以「評論」層面為主的書籍,藉由歷史事件的演進發展,評析伊斯蘭帝國在政治、思想文化的發展,以及帶給現代世界的各種遺產。雖然今天的「伊斯蘭帝國」早因源自歐洲列強帶來的「民族主義」興起而消失,但回顧這段歷史,才能讓我們這群不屬於該文明圈的讀者,獲得正確的認識。

值得一讀的好書。

---

我在閱讀本書當中,不斷發現到「烏里瑪(Ulama)」這個伊斯蘭世界的社會階層。用個可能並不完全等同的類比,我相信「烏里瑪/伊斯蘭法學家」,應該像是古猶太的「文士」、或像中國的「儒者」。他們不見得是統治階層的一份子,但卻都以「文化傳承者」的身份自居,無論時代政治如何興衰演變,他們都能堅毅不移地扮演著傳承的角色。因此,綜觀世界上各個文明圈,大部分曾經雄霸一時的文明,但延至今日,卻僅有少數幾種文明能有其(自認的)後繼者。「烏里瑪」不以民族血統或地域加以區別,而且在社會上享有其地位。我相信,這個知識階層是否能持續發揮功能,應該會是當中最重要的因素。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十月新番】《火田狗糧番.第7話》

冒出 Drake Equation 已經很扯淡了,後來連黎曼猜想、重力波都出自男主角口中。這位「國家航空太空總署」先生,看來火田兄真是準備了不少料當成他的設定……

#總之就是很可愛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讀後小感】《歷史寫錯了》

 從書名可以輕易推測到,這本《拿破崙並不矮︰歷史寫錯了!埃及金字塔不是奴隸建的、美國獨立不是因為增稅、諾貝爾沒有發明炸藥,揭開那些一直被誤解的史實真相》,是一種「歷史趣味輕鬆讀」之類的書籍,原文標題《Napoleon Wasn’t Short & St Patrick Wasn’t Irish: When History Gets it Wrong》一樣落落長……整體來說,大概就是「故事性過強」的歷史,事實的成份通常都比較低。——自從我讀過各種《太史公史記》的研究之後,認定這應該是中外歷史的定律了。

由於作者是英國作家,因此本書所談論中古以後的段落,大多都以英美人士感興趣的主題為主(所以完全沒碰及任何與中國或伊斯蘭相關的歷史);並且作者也不是史學專科的,所以她的論述稱不上「研究」,大多是引述某些其它書的結果而已。
雖然本書所談的主題,我先前大多略有耳聞;然而知識永遠不厭多,我個人還是獲得不少新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英國都鐸王朝中最有名的國王「亨利巴士」,作者認為他「並沒有離過婚」——因為他是以「撤銷婚姻」的方式來結束婚姻關係,於是在法律層面上,這位國王倒是十分「忠貞」的(?),他從來不考慮和老婆離婚。這令我再度驚艷於「法律人」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不過,我在讀最後幾章介紹科學史的部分,有些地方看不懂。比如像富蘭克林收集閃電的實驗過程中,文章中不斷出現「指關節」接觸風箏上的鑰匙,這個不知所云的詞彙會是什麼術語嗎?而在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以及哈雷發現慧星的文章中,作者的筆法亂七八糟,一開始彷彿要遵著本書的調性來「破除大眾心中的定見」,但含含渾渾寫了半天,到頭來的結論只不過是再重述原本的大眾認知,頂多加註一點小小修正罷了。
一本休閒類的讀物。

---
PS1. 經網友告知,用「手背」來碰觸可能帶電的物品是合理的作法。因為人若觸電,手腕會自動收縮。如果以指頭摸帶電物品而觸電,有可能會發生「握得更緊」的情況而造成更大傷害。

PS2. 天主教會和英國聖公會,都沒有「離婚」。

【觀片小感】臺灣難波萬的義大利記錄片《Cronaca di Una Pandemia》

 本週種花電信上架了這部僅四十分鐘的義大利新聞記錄片。我一眼看到本片的中文標題就「嚇」到了︰原來義大利人也承認臺灣難波萬?


一點進去看,原片的標題是《Cronaca di una pandemia》,直譯是「一場流行病的歷史」。本片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來修理 WHO 對這場流行病的反應太過輕忽怠慢。這位義大利記者在片中,描述了臺灣官方的作法︰「反正我們從來就不相信 Cina 的一切說法,硬是鎖國和戴口罩,所以最後沒事。」這倒是真的——由於我身在鬼島,很清楚地知道在那個時間點,我們鬼島正為了洋紫荊獨立而收割大統領的選票當中。

不過畢竟本片的記者還是願意作平衡報導,讓他們在 WHO 的代表有許多表達意見的篇幅。比如日內瓦的那個組織是由各國代表與各方團體所組成的,他們不可能越過各國政府直接接管當地的行政,只能發布警告與建議。而且我們必須將心比心地設想一下,在事態發展的進行中,究竟要搞死經濟來防止擴散、或是判斷為 False Alarm 照常生活?事後諸葛誰都是龍傲天,統計數據不可能穿越時空冒出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中規中矩來「婊」WHO 的新聞記錄片。而我們的種花電信肯定具有滿滿臺灣價值,把那句義大利文翻譯得超棒 der!



【觀片小小感】誠哥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1. 看不懂。(我中間應該有打瞌睡…)


2. 美術很漂亮。即使是2004年的作品,放在今天依舊不遜色。

3. 編劇是設定狂。和前不久的《天氣之子》很像,少年不顧世界好壞,決心去拯救莫名其妙的被失蹤少女,但設定了一大堆高深學問和人類興亡來湊成這種困境。

4. 音樂很吵。我習慣的商業作品,視覺是主,音樂是輔;除非故事需要,否則音樂絕不該搶走觀眾的注意力。但誠哥這部作品,影像必須臣服在背景音樂之下。

5. 這是我看新海誠的第四部作品。基本上,我比較喜歡他那部格局沒搞大的愛情片《言葉之庭》;世界觀愈大,故事愈不親民。


【十月新番】《攀岩少女!.第6話》女主角上坂蓳的選手背號……

 E04!

臺灣鍵盤網友才懂的哏嗎?
幹得好。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觀片小感】《暮蟬悲鳴時》的〈無印〉與〈解〉共 48 話

由於本季(2020十月)有部號稱是「重製版」的《暮蟬悲鳴時(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結果第2話才揭示為「續作」。為求瞭解這部被暱稱為《蟬在叫,人壞掉》古老遊改作品的故事,於是花了一個月時間,將 2006、2007 由《Studio Deen》製作播出的兩部前作(標題名分別為《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與《ひぐらしのなく頃に.解》)共48話給補番補完了。雖然劇情細節中的瑕疵不少,但整體說來,這是一部帶有驚悚氣息的作品;整個看下來,讓人十分滿足。

(以下微劇透)用個後來的「哏」來概括這部作品的設定,大概就是《漫無止境的六月》。出於某種原因,某個山中小村莊(雛見澤)將在六月底遭到完全的毀滅。為了解開這個悲哀的命運,於是本村的一位蘿莉巫女「古手梨花」,便不斷地在數百年內輪迴,從冷眼旁觀到開始嘗試找出解決方法,不斷地被殺、又不斷地重複同樣的一段六月時光。(或許可以想成是《Re: 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的低配版,因為梨花對前一輪迴的記憶,不見得都十分清楚——更何況她永遠只有小女孩的外型和力量。)

而本作的另一個設定,則是該村內的所有人,世世代代都感染了一種風土病︰也就是個人遭逢巨大心理壓力時,將會感到身體不適(誤認體內有蟲)、並且無端地懷疑周遭一切,最後將變得極度殘暴,不僅會殺掉身邊所有人,而且自身也會抓破自己喉嚨而死……因此,在第一部的〈無印〉中,幾個少年少女的主要角色們,都會因為各自所遇上的問題無法排除,導致於他們開始「發病」。即使最後的大魔王沒有下手,他們所處的世界同樣會崩潰。最後一話的「神器對決」,似乎讓這部作品以 Happy End 作結,但由於大魔王尚未現身,因此在續作第一話卻又推翻……

若以這兩部作品的編排比較,〈無印〉的故事進行十分特別。一開始,的確會讓觀眾看得一頭霧水,搞不懂這些角色究竟會何會出現那些莫名其妙的行為,然後就進入大毀滅的結局了。但在下一段重新開始一段新的「六月」,新的故事將呈現許多不同的走向,雖然解答了前一段故事中的困惑,但同時也放出新的疑雲,接著在一段血腥的殘虐後,又以另一種 Bad End 終結……至於續集的〈解〉,除了第一段再度重複的 BE 之外,其後兩段共 19 話,則是應合了本作標題的「解」,主角梨花終於振作起來,和她的背後靈「御社神大人/蘿莉版」主動地介入,努力解開這個永遠止境的六月惡夢。最後的背後大魔王終於現身(一開始我還真的猜不出這位必定出現的角色居然是大魔王),而先前所出現過的惡役(鬼婆婆、大魔王)也紛紛「洗白」,故事最終便以「沒有人是敗者」的方式作為 Happy End 的大結局。

時間重置的背景設定,在日本的動漫圈也算是常用的故事了。而這種故事特別適合用在「遊戲改編」的劇情上,比如去年的《Yu-No: 在這世界盡頭詠唱愛的少女》。這種故事可以讓觀眾有種玩文字冒險遊戲的感覺︰在遇上重大的特定情節進行選擇,不同選擇將被帶入不同的世界線;如果最後進入 BE,回到前一個存取點再重來一遍 Save/Load 了。然而這種故事要寫得好,我認為還得搭配另一個重要因素︰必須源源不斷注入新的元素。相信當年京都動畫搞那個「漫無止境的八月」,就是很好的「反例」,只證明了編導的偷懶。

此外,這兩部十多年前的作品,作畫方面的表現在今天的標準來看可能不太討喜。不過整體看下來,即使有那些不甚精緻的中長鏡頭,「說故事」和「分鏡節奏」,才是能吸引觀眾的真正要素。否則從頭到尾都堆砌了滿滿的美美鏡頭,看完之後,卻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比如《海獸之子》、或京阿尼與角川分手後的作品),我覺得那應該不屬於商業動畫的範疇了吧。

非常好看的作品。

#大柴刀球棒電擊槍 #三神器 #兩部的OP都作得很讚



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

【完結撒花】《別冊奧林匹克之環》全24話

 我一直覺得很好奇,山崎万里(ヤマザキ マリ)的兩部有名作品——這部《別冊奧林匹克之環(オリンピア・キュクロス)》、與先前的《羅馬浴場(テルマエ・ロマエ)》,原作明明都是完整的長篇漫畫,但在動畫化時,全都都改成了「泡麵番」。先前的《羅馬浴場》是「Flash 動畫》,而這部《別冊奧林匹克之環》則作成了「黏土動畫」。莫非負責山崎女士的編輯群籌不到足夠的資金,以致於只能製作出這種邪門外道的動畫嗎?

《別冊奧林匹克之環》的故事依舊是「時空穿越」。古代某個希臘的小型城邦 Tritonia(應該是虛構的),男主角是當中的繪陶學徒,性情溫和不擅運動競賽。而該城邦的村長為了爭取名譽,經常強迫男主角設計一些競技比賽的點子。每當男主角思緒枯竭懊惱時,他便被遭到雷擊穿越到 1960 年代的日本,在與一位日本老學者的交流中,學習到了許多未來的運動競賽點子並且帶回村莊,為城邦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部動畫的視覺表現,古希臘的人物與場景是以「黏土動畫」的方式,而現代日本則是用所謂的「連環畫劇(紙芝居)」的2D平面顯現。因此每當男主角穿越到現代時,便能看到 3D 黏土人(←字面意義)與 2D 紙片人同時在一個鏡頭上的「不協調感」,也算是一種奇特的觀賞樂趣。
然而,由於本作是一話不足五分鐘的泡麵番,因此雖然一開始令人感到新奇,但故事的鋪陳延伸上受到極大的限制,沒有足夠的情感醞釀︰每一話都是古代人迅速地穿越到現代表達驚訝,然後,同樣很快地將點子帶回古代;重複個四五次,也就看得「膩」了。黏土人的臉部表情乍看古拙有趣,但用在這種狂想爆笑的劇情上,總是少了許多味道。(先前我就比較過真人版和動畫版的《愛吃拉麵的小泉》、《齊木楠雄》,日式的爆笑劇情,還真的不容易移植到 3D 的表現方式……)
雖然「奇怪的知識增加了」,但這部動畫只能算是普通之作。完結撒花。

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

【讀後小小感】《伊朗:從瑣羅亞斯德到今天的歷史》

 1. 本書是一部《伊朗通史》,從原史時期的「瑣羅亞斯德」(估計在前10世紀的武王克殷時代),一路談到現代伊斯蘭共和國時期何梅尼之後的廿一世紀○○年代。有介紹、有評析、有辨偽討論。可以算是一部不錯的入門與進階預備的讀物。

2. 由於本書時間跨度很大,因此作者只能擇要來解釋;而談論到時代文化或人物,作者基本上都以中性的筆法加以評述。——本書最突兀之處,就是作者不知吃錯了什麼藥,花了整整一節痛罵摩尼/摩尼教以及受其影響的基督教奧古斯丁……

3. 現代中東諸國,大多沒什麼可以回溯上千年的國族歷史,只除了希臘和這個擁有民族自豪的伊朗(/波斯)兩國之外吧。


【讀後小感】手塚自傳《我是漫畫家》

最近才借到並讀完這本相當厚的手塚治虫前半生自傳《我是漫畫家(ぼくは漫画家)》、麥田出版,由這位「漫畫之神」自述他從小開始、到他創立「虫製作公司」推出《原子小金剛》為止,一路走來各種個人經歷與所見所聞歷程。的照內文的意思,手塚原本還想再推出第二部自創,應該會描述到他遭遇公司破產與再度創業的經過,可惜天不假年,最後這部「後半部」沒有出現。

或許是創作者特性使然吧。由於手塚治虫是以「創造出讓大眾娛樂作品」為其本業,因此他這本自傳之中(前半的文字與後半的漫畫),都有傾向於將一件事情往「令人發笑」的有趣方向來詮釋。比如他之所以會「棄醫從漫」,作者便用他的大學老師消遣他「你會把人給醫死」的方式來表達。而他的拖稿、以及與眾雜誌編輯的追逐,他在當中也不吝於用「諜對諜」的戲謔加以自嘲一番。

在手塚的自傳中,我們可以讀到他從小的精力旺盛之處,不僅愛畫圖,同時也喜歡演戲、玩落語、抓昆蟲、搞望遠鏡、看電影、在廁所貼漫畫,甚至他的成績還能考入醫學院就讀。所以我在想,手塚後來的作品類別可以如此繁多,應該也與他的青少年時期所接觸的多樣興趣有關。

本書有提到他的一些「不甚光彩」之事,比如他「嫉妒」著福井英一的作品,於是在自己的《漫畫教室》中,影射了福井的漫畫表現手法有「混頁數」的嫌疑。後來手塚在編輯安排下在酒店中向福井道歉謝罪。至於他在創作中遇上瓶頸,壓力過大,出現了「精神官能症」而摔下樓梯,最後還跑去醫院精神科作檢查。與前不久看久米田康原作的《隱瞞之事》一樣,老牌漫畫家在畫了多年之後,似乎都會感到自己跟不上時代,並見到後起之秀不斷興起——甚至是自己的助手超越了自己——而常常感到焦慮。

關於手塚的《小白獅王》遭到美國迪士尼「抄襲」一事,這件事發生時我還是個大學生,親眼所見。不過在本書中還談到另一件公案,也就是美國那部有名的《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居然也是抄自手塚的作品《吸血魔團》,因為美國福斯曾來與他洽談而不了了之,最後他們還是拿來用了手塚的故事而未加告知。由此可見得,所謂的「智慧財產權(IP)」概念,大家都是從「漫不經心」到「錙銖必較」,哪個國家的人民也沒有更高級。

至於手塚人生的顛峰︰《原子小金剛》的動畫大賣,甚至進軍美國成了《Astor Boy》一事,我們也讀到他本人的各種感想。在各種風光的表象之下,手塚本人卻對這部動畫(在本書他用的是「電視漫畫」一詞)在商業的大成功有諸多的不滿。由於動畫所需耗費的資本相當龐大,因此就算他本人身兼原作者與動畫公司負責人,最後他居然也無法完全掌握作品的風格走向。據手塚所言,《原子小金剛》的原作內容,在動畫上映一年半就全部改編演完了,但該動畫還是得繼續播下去,最後播了整整四年,使得動畫組必須自行原創劇情,而且內容只得千篇一律、不斷地打擊新壞蛋來加以「拖」下去。這種現象,即使在今天依舊存在。

令我最感惋惜的,還是沒有見到「虫製作」的破產倒閉、以及他與攻擊俊對於漫畫作畫表現爭議,針對圈內的重大事件,不知手塚治虫有什麼樣的意見與想法……

值得一讀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