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

【讀後小感】《耶穌的真實王朝》

剛開始閱讀本書的前兩章,其實我是有些「不耐煩」的。因為作者在講述他在巴勒斯坦一帶作考古挖掘,但描寫筆法相當冗長累贅——我並不在乎你找的某位仁兄先前講了一堆話、接著不久之後他又講了相反的一堆話,光講結論不行嗎?由於激不起我的同理心,所以作者偶爾抒發他身於某個基督教聖經地點的思古幽情,我都是隨便瀏覽而過。直到第一卷的末期開始,才終於讓我讀出趣味來了。我對本書的定位︰《基督教聖經》文獻考古與辨正。
 
《耶穌的真實王朝》由 James D. Tabor 所作,先前我讀過他的另一本作品《保羅與耶穌》(貓頭鷹中譯)。基本上 Tabor 的專長,在於重建基督教徒(耶路撒冷時代至羅馬時代)的行為與其文獻上的演變過程。由於我不是教徒,而且我從其它材料相信「拿撒勒的約書亞先生」此人的存在,所以本書作者認定耶穌是「人」、耶穌(與施洗者約翰)的活動是為了搞「以色列神權國家的獨立運動」,我是完全認同的。至於「保羅神學」與「耶穌其人的理論」完全不同,這點我也由 Eusebius 的《教會史》所描述當年的「百家爭鳴」現象,曉得保羅的「基督教大改造」是十分合理的,否則今天留下來的《新約正典》就不會有那些「吵架」的記錄了。
 
本書刻意強調的,是介紹「保羅派」之外的「耶穌直傳教派」,也就是由耶穌之弟「雅各」所繼承與帶領的「彌塞亞運動」的過程,並分析為何「雅各」的存在感在今日顯得如此稀薄的原因︰因為在羅馬城經營宗教事業的「保羅派」,必須抓取耶穌本人留下的「正統」,因此他們需要淡化「耶穌之弟雅各」的繼承人地位。眾所皆知,公元 70 年猶太人叛變,遭到羅馬人鎮壓。在這種情況之下,基督教發源地的教會,自然無法續存,因此待在羅馬的這一派別,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對後世的發言權。於是保羅神學,便成了今日歐洲基督教的正統意識形態了。
 
不過本書的內容,我並不能完全接受。首先書名所提的「王朝」,似乎有點言過其實。的確,耶穌因為犯了「叛國罪」而遭釘刑而死之後,他的教團由弟弟雅各所接手經營。但要將這件事就冠上「王朝」這個名號,太過沉重了——如果所謂的「耶穌王朝」不僅是某種猶太人的教團宗派,而是大剌剌的公開說要建立一個中央政府,那麼撒都該派或羅馬軍,老早就直接打壓下去了,哪裡還有時間能讓雅各在耶路撒冷努力經營個三十年(順便再跟羅馬城的保羅吵架……)。至於「十二使徒」這個數字上的湊法,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謂的「政府部會首長」,可能不過是傳統習俗以應合「十二支族」罷了。
 
至於「耶穌之墓/耶穌家族之墓」,這是個老話題了。當年我就質疑過,我們現代人怎麼有辦法得知公元前後巴勒斯坦一帶人名的「分配比例」呢?基礎的統計數字不明,那麼我們拿這個薄弱的數字,如何能夠算出石棺上「約瑟之子約書亞」確實為拿撒勒耶穌的「統計學上的機率」呢?不過是 GIGO 罷了。本書所用的「統計樣本」,在 413 頁所述,是由 330BC~200AD 五百年的文獻和碑銘共收集 2004 個人名而來,然後用這種組合與那有名的「拿撒勒的耶穌」的可能「機率超高」——我認為論證過程還是太過一廂情願。
 
關於文獻的討論,令我想到《論語》一書係由「曾子派」所編寫的論證,非常具有啟發性。
 
可以一讀的書。
 
#可以想成之所以會出現像達文西密碼這種妖書就是由於當年保羅派刻意貶低雅各所造成的誤會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