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 星期日

【完結撒花】《Vivy: Fluorite Eye's Song》全 13 話

新時代的《超時空要塞 Macross》?

本季由「霸權社」WIT 所製作的原創動畫《Vivy: Fluorite Eye's Song》,在眾多好評中也迎來了完結。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看。

《Vivy》的故事架構究竟算是「奇幻」或「科幻」,我認為應該屬於前者。因為本片主線雖然是「機器人叛變」(岔個小題,我一直不懂日本科幻界這些年為何老愛用「AI」這個詞,來取代原本就已經存在的 Robot 或 Android?),但當中的佈局設定重點卻是「時間穿越」。就我這貧乏的腦袋所知,用某個人的生命作代價、而讓女主角穿越回到過去時間的某一點去「修正」歷史的走向,若沒有更進一步的「科普」解釋,怎麼樣都稱不上廣義的 SF。感覺上,這應該算是《Re: 從零開始》486 的死亡回歸了吧?(雖然為本作劇本的執筆者之一就是長月達平……)

本作的女主角 Vivy 是一具負責歌唱的自律型 AI,在機器人瘋狂攻擊人類的悲劇發生之後,某博士(松本)選擇了她作為改變歷史走向的關鍵人物,以電腦病毒的型式(布偶熊、機器方塊),回到一百年前與女主角接觸,要求她在當時社會發展的某個關鍵點介入並作出改變,以修正來將發生的歷史走向。而在故事編排上則是以「單元劇」的方式——即大約二到三話的篇篇描述一項重大事件的發生,讓穿越而來的病毒博士,引領著女主角去防止某項事件的走向。這種編劇方式在今日的番組當中,算是比較新鮮的;由於情節設計的密度較高,編寫得好的話,對觀眾的負擔比較小,可以在逐漸適應主要角色中,不斷地看著新事件的推伸衍進,也可以為本作的「女主角的百年奮鬥之旅」帶來相當大的感情深度。

當然,以今天觀眾對動畫的胃口而言,本作的收尾似乎有些平淡了——活脫脫是《Macross》的翻版︰在一堆戰場的惡鬥爆破衝入大魔王巢穴的同時,聽了 Vivy 的歌聲,反派也跟著轉正,以 Happy End 收場。由於篇幅並沒有給予當中的設定足夠的解釋(因為 Vivy 是第一個能自行原創歌曲的 AI,所以其它 AI 聽了便幡然悔悟……?),讓我覺得有些「強行」的突兀感。

無論如何,畢竟是 WIT 的作品,因此《Vivy》在動作場景的製作上,絕對是今日日本動畫界的精品;而許多女主角專屬的特寫畫面,精緻程度更是能夠作為電腦桌面底圖的水準。

本季當中相當值得一看的優秀之作。

【完結撒花】《真白之音》全12話

雖然我這些年來看了不少跟「音樂競賽」有關的動畫作品,但今年春番中的這部漫改作品《真白之音(ましろのおと)》,可以說是對於「音樂」最認真的。

競賽,當然一定要有主角和與其競爭的對手。當然對於主角的表現,一定是戲劇裡頭需要重點描述的部分,否則就稱不上競賽了。通常,如果他們的競賽主題是「打架」,就是主角哇啦哇啦喊什麼48763大招,敵對的大魔王也會有自己的36784必殺技,有時順便帶到一下雜魚們的三腳貓工夫。不過很奇妙的是,當作品裡頭的競賽主題是「音樂」時,那麼我們從頭看到尾,通常都只會見到(/聽到)主角們的表演有多麼地令人陶醉,而他們的對手的演奏工夫如何,就彷彿不值一提了。因此,那一大堆的偶像勵志番(邪教劇《LoveLive!》),或者樂器演奏番(包括《上低音號》、《一弦定音》、《Given》、《WUG》……),配音或敵對大魔王的表現如何,幾乎都直接跳過去了。

雖然我不是音樂專家,但若照戲劇編寫,好歹也該讓觀眾知道主角是如何打敗對手的吧。當然,我這是吹毛求疪了,日本動畫製作群在傳統上,很難有如此多的資源來製作「很厲害的音樂」、「有點厲害的音樂」和「普通的音樂」、「很糟糕的音樂」這一堆不同的區別。直到這部《真白之音》,我才總算真正地見識到劇中出現了好幾組不同參賽者的「三味線」演奏。值得大讚。

除此之外,本作有順道點到了三味線的歷史︰這原本是給社會低層人士用來糊口的賣藝才能。想想這也幾乎是我們現代人的認知黑洞,不難理解。所謂的「教坊」,自然不是給社會裡正經人士去磨練技藝的地方。音樂或戲曲才藝的頂尖高手,自然會享有盛名,但那是偶然、絕非平常。這絕非我們這邊獨有的現況,連歐洲的音樂家也是在中古末期之後才脫離了「宮廷佞臣」的標籤。只有在時代環境變遷之後,今天的我們才會將這些「低端人士」的才藝重新定義,以音樂藝術的專家獨立受到社會的敬重。

《真白之音》的故事,基本上並不十分罕見。男主角從小便深深喜愛外公的三味線演奏,也具備著這方面的才能。後來外公去世,迷失自我,在新的環境中與新的高中同學一起努力,走出自己的音樂之路。我沒看過原作,但照動畫的劇情,這位桀驁不馴的主角、以及他的社團夥伴們,每個人都要各自鬧一次彆扭,然後再靠著彼此的友情激勵加以開導;這種公式看多了,會感到有些疲乏。
無論如何,本作的三味線滿滿,連角色的撥奏動作也作得相當有誠意。本作算是近年來的音樂番當中,音樂比重最強的一部作品了。

完結撒花。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完結撒花】《SSSS. DYNAZENON》全12話

Trigger 本季的作品《SSSS. DYNAZENON》共 12 話播映完畢。這個被稱作「宅社」的新作,確實是相當符合阿宅們的心理。除了因時代改變而著重在角色們青春期的描寫之外,也絲毫不放棄古典的「男子漢的浪漫」︰機器人大戰。

《DYNAZENON》與三年前的《Gridman》有相同的世界觀——或者說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的世界吧,前作的 Grid-Knight(安奇)中段有跑過來。本作的基本故事架構很單純,就是有一群「怪獸優生主義」的四人組突然出現,並操控著巨大怪獸要來毀滅人類;但另一位奇怪的人卻找了三個地球少年少女,搭上了可以合體的巨大超人「Dynazenon」與怪獸對戰。

畢竟時代是在改變了。上面所說的主線故事架構,古典到不太可能在今日重現。於是本作裡頭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反倒是著重在描寫各個主要角色的各自己心理障礙,以及最後的超脫與成長,特別在第10話的大爆發。女主角要超越姊姊的死因(意外或霸凌),無職廢青要超越當年拒絕與初戀女同學一起浪跡天涯的遺憾,男主角要說服自己接受母親的再婚對象,中學刺青妹要學習重新融入學校生活;至於那群一點都不邪惡的怪獸優生主義四人組,也有自己的問題需要去克服。所以,就算不去在乎戰器人大戰的場景帥不帥,相信本作的角色故事仍有許多可以看的。

與前作《Gridman》一樣,這部《Dynazenon》也有設計出許多角色的小動作表現,讓人特別覺得有種「親切感」。比如第2話女主角和閨蜜在玩鬧當中出現了「十秒鐘停格」的噴嚏等待,或第5話裡頭有一個鏡頭在表現女主角吃油條超過廿秒,這種在其它作品裡會讓人覺得是製作組的鬼混摸魚,但在整體資訊量不斷釋放的劇情中,這些停頓反而有種莫明奇妙的調劑趣味作用。

非常好看的作品。完結撒花。

【完結撒花】《如果這叫愛情感覺會很噁心》全12話

又在片頭見到了熟悉的「夏目公一朗」的名字,因而本作在製作方面是「不缺錢」的……

如果這叫愛情感覺會很噁心(恋と呼ぶには気持ち悪い)》是漫改作品,屬於少女向的青春戀愛喜劇,12 話將整個故事講完。故事的男主角是個事業有成的高富帥單身漢,某天在車站階梯前差點摔倒,被路過的 JK 順手用雨傘拉了一把而救了下來;為了報恩,從此男主便開始對女主角瘋狂的追求。本作的劇情主軸,在於超級自戀的男主角、以及單純善良的女主角,兩人彼此之間的互動,以及隨時間進展與經歷累積後的心態轉變。加上其他幾個相關角色的穿梭,構成了一連串的趣味故事。本作沒有「惡役」,大家都是好人(嗯……僅在故事起始時男主角的「人渣」行為,算是本作中最惡劣之處吧)。

JK 和社會人士的戀愛情節,我覺得本作比《愛在雨過天晴時/戀如雨止》愉快︰若最後雙方修成正果,本作的男主角在與女主角的搭配上,自然比那位有個兒子的離婚中年大叔好多了。雖然我不太清楚高中女生在求學時代與校外成年男子的交往,在日本社會中遭致的議論程度究竟如何(本作男主角的老爸非常反對),但畢竟關於未成年者,一直都會牽扯上權力不對稱的問題。

這是一部可以每週輕鬆追完的作品。每一話結束前切入ED的縫合作得很舒服。值得一看。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觀片小感】《妳們這群麻煩的傢伙》

 1. 好難看,低成本作品。應該又是所謂的「慘遭真人化」的漫畫。比起《戀如雨止》真人版還糟;至少大泉洋的演技還讓我看得舒服。和《齊木楠雄》差不多,都是真人演員照搬漫畫刻版化表情的模樣,尷尬得令我「鳥肌立」。


2. 我是被「花澤香菜的老公」的名字給吸引進來的,本週種花電信的上架新片。我不確定他的演員事業在日本經營的如何,但與其看演技平凡無奇的小野賢章,我還比較期待被半澤直樹捏蛋的宮野真守……

3. 我雖沒看過漫畫原作,但從電影中摻入的角色小橋段看來,眾女角的背後應該都有不少來歷可以發揮。但僅一個多小時的篇幅,要描寫眾多JK喜歡上新任年輕單身男教師的故事,最後只能成為毫無特色的後宮校園作品,看了挺噁心。

【完結撒花】《異世界魔王與召喚少女的奴隸魔術Ω》

當年在第一季剛播出時,我看宣傳文案覺得本作是典型的後宮肉番而沒追(事實上當時我個人的身體狀況很糟……)。前一陣子種花電信上架第一季 12 話,作為消遣追了前幾話,乖乖,竟然還挺有趣的;一路追完到今年(2021)這部第二季(標題附加了Ω)的 10 話完結。


沒錯,本作品確實是不折不扣的後宮式「肉番」——男豬角在異世界超強,而且一直都有各式各樣的美女過來向他投懷送抱。然而,在今天這種娛樂資訊爆量的年代,除非還有其它的外力加持(比如像大咖的製作公司或超強原作),否則一些小品創作,總是得利用某些「噱頭」來將觀眾騙進來。不禁回想李敖先生以前說的段子︰當年他的書是夾帶在情色圖片畫報當中來賣的,因而增加了黨外的民間勢力……

《異世界魔王》的主角設定,其實非常接近另一部更有名氣的《骨王(Overlord)》。現實世界的男主角,是某個遊戲的重度玩家,某天竟被類似於該遊戲當中的奇幻世界冒險者精靈和豹女給召喚過去。由於男主角本人有社交障礙,因此他只能利用自己在遊戲中當所扮演角色的囂張語氣態度,不斷宣稱自己是異世界的魔王,才有辦法和這新的異世界人物交談。雖然自稱魔王,但他在異世界裡的實際行為卻是不斷地在幫助夥伴並拯救世界中所遭遇的一連串危機……

和骨王相比,雖然同樣都是異世界裡超級強大的外來者,但骨王(莫莫卡/飛鼠)是帶著一大群部下與大墳墓基地穿越,而不像本作只有主角一人是劇情推動的爆點,因此能夠專注在主角的「外在言行」與「內在矛盾」的深入描寫。然而,《異世界魔王》動畫版故事的缺點,或許也因為比較單純,因此當我看到第二季的後半時,便發現隨著事件累積而出現愈來愈多新角色與劇情線時,前面相當有魅力的角色(也就是最初的兩位後宮)差不多都成了人形立牌,逐漸顯得平板與乏味了。

以作畫品質而言,第一季的亞細亞堂作得還算不錯;剛剛播映完畢第二季的手塚,雖然被網友所嫌,但水準還算是符合業界的標準的。如果不要求太多驚世巨作,純粹作為(男性觀眾的)一般娛樂的話,本作值得一看。

完結撒花。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讀後小感】輕小說《狼與辛香料 II》

這一集與前作的故事似乎類似︰男主角作生意時出了差錯,最後由女主角化身大神(おおかみ)懲罰壞人解決。中間再加上一大堆夫妻放閃的情節來作為調劑。第二集的主軸是男主角即將破產,藉著走私而起死回生;但有人想黑吃黑,老婆大人便出面擺平一切,然後繼續小倆口的歸寧之旅。


不知是譯文或者是原作者的問題,我覺得小說的場景切換的交待並不俐落,常常要再回溯一兩頁才能在腦中建立起敘述當下的場景印象。

對我這老骨頭而言,本作算是普普通通的作品。應該不會再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