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說來,我並不是很喜歡本系列的第五冊《中國的形成》。閱讀當中,常發覺裡頭所談的許多觀點「怪怪的」。
大體上,在本書所涵蓋的時間內,其觀點還是依照今天的主流︰西方列強 > 清代統治 > 明代統治,這種單純優劣比較論。姑且不論西方列強的進入,光看作者在清代建立的制度時,在許多方面都不斷地強調滿人統治者活用「因俗而治」的理念,暗喻明代制度的狹隘與落後云云。作為歷史掃盲科普便罷,但岩波這系列可是用了五冊來講中國史,若還是流於這種標語式的觀點,可就太對不起它的篇幅了。實際上,作者所謂的「因俗而治」一語,完全是所有帝國統治的常態;只不過作者只拿清代開列出蒙古族和藏族來作為他的論據,完全沒想到明代對於其西北、西南邊疆的地方自治,用的完全是同一套。也就是說,針對一件通史研究中相當稀鬆平常的主題,作者只見其中一方的所謂特點、完全忽視另外一方同樣擁有的性質,還沾沾自喜地開列其獨自洞見。
另外,作者還把清代中後期的督撫重權,直接連結到民初的軍閥割據。這點我覺得不能說有嚴重的錯誤,但兩者的差異其實也不小,很難像作者這樣斬釘截鐵地作直接連結。因為按歷史事實,即使在西太后死亡之後,那個看似虛弱的北京清中央,還是可以用一紙命令,強迫袁世凱提前退休的。我們確實可以看出清末中央政權控制力的衰退,但回歸到當時的脈絡情境,清末督撫和民初軍閥,還是有非常大的不同。
至於本書作者有談到,清代民間資金的借貸利率奇高,導致資本流動並不興盛,這在經濟史中是很典型的例子,但作者最後卻來了一句「導致只有貧民才會去借錢」,就是畫蛇添足了。既然利率超高,就表示有錢者根本不想借錢給人家,哪來這種「擁有無限資源的大魔王,心心念念要去欺負可憐的貧民」這種幼稚園等級的論述呢?而作者三不五時蹦出來的「蓄水池理論」,我真的看不懂,也覺得這種譬喻實在沒有必要。
---
讀完這五冊岩波中國史之後,覺得只有第二、第三兩冊(〈江南的發展〉、〈草原的稱霸〉)讓我覺得值得一讀。其餘三冊,論述過程都有不少的問題。我自己的解析,認為主題愈龐大,作者所需累積的硬功夫就需要愈強。第二、第三兩冊,分別談論中國中古前後(漢末至元代)的南方與北方的形勢,便有許多精彩的觀點;而且在專精的角度之下,便能向外延伸出許多「共性」,會令人愈讀愈感到人性的共同之處,令我愈讀愈開心。
相對之下,第四、第五兩冊,作研究的角度恰好相反。這兩位作者,時不時就要挖出某個歷史事件為何如此的「特性」,通常是談論為什麼和某種(作者自己幻想的不存在)標準相較之下,為何這些事的表現如何糟糕。
若要用個比較像是廣告行銷的表達,第二、第三冊的作者是在搞「加法」研究,第四、第五冊的作者則是搞「減法」研究。加法,是在研究某個特定的主題時,立下一種論述,接著再一個個向外延伸,發現其它領域中,居然也有同樣或者十分類似的現象,最後統整成為一個更大的論述。減法,則是先研究一個貌似很龐大的主題,然後假設出一個接著一個的因素,論述各個因素對這個龐大主題的影響,解構掉原來的大主題成為一個個零碎的小片斷。
當然,以上這兩種作學問的方式都是正確的。不過回到這個岩波中國史叢書方面,我發現減法研究的作者,太過於一廂情願地將他開出的因素當一回事,只願意走「若A則B」這種自洽的理論,而完全沒有檢查一下邏輯學中的「若非B則非A」的條件。乃至於最後講得頭頭是道,但卻經不起更進一步的反向討論。(如我在本文開頭所說的「因俗而治」和「督撫重權」,以及第四冊裡通篇批評的明代朝貢貿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