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過岡田那本胡說八道的爛書之後,閱讀這本由漢學家孔復禮(Phlip Kuhn)所著的《華人在他鄉︰中華近現代海外移民史(Chinese Among Others)》,真的有種「自淤泥脫身與洗滌乾淨」的清新感。要作歷史研究,這才是正確的方式。
孔復禮的《華人在他鄉》,如副標題所示,是研究近現代以來華人移民海外的歷史。「中國」,這個概念太龐大了,雖然我們標準教科書上只能依循首都圈的中央觀點來認識,但在這片偌大的土地上,各個地區的人民都會產生許多與中央不同的行為。比如,我們一向都以為中國是陸地的農民特性,不愛出國放洋,而政府也常常發布「片板不許入海」類的命令,也在通論上跟著老外愛講「鎖國」。但實際上,只要研究近現代的國際貿易(也就是打造我們現代世界樣貌的大轉型),時不時都會在各地冒出「華人社群」這個組織。因此,作者直接講明了,「海外移民」這件事,向來都是常態——更精確地說,就是在遠離明清北京中央的東南地帶,近現代以來從來就未曾停止過。
本書談論到的面向十分豐富,隨便一個章節都值得細細研讀。對我而言,本書帶給我的幾項比較深刻的認知是︰
1. 「方言區」是華人海外移民的分類方式,同屬一方言區的移民,不僅會在移居地自成一個社群,也會在原來的方言同鄉找來新移民加入。東南亞諸地華人會館以方言作為分類,如福建會館、廣東會館;而北美地區因為移民人口較受限制,所以便以打破方言區君隔閡而統為中華會館。
2. 「准奴隸移民」、「賣豬仔」是項好生意。自從英國施行廢奴之後,歐洲列強海外殖民地的農場勞力嚴重欠缺,於是便開啟了這項替代性的方案:把低階層中國人騙去當奴工賣掉。因此,我才總算知道,為何在英法聯軍之後,清廷所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中,出現了一條跟「華工」有關的條目,因為利益太龐大了。
3. 作者將華人的大規模移民進入的地區,分作兩種種類︰殖民地移民社會、移民社會;具體而言,前者指早有當地政權的東南亞各地,後者則指北美和澳大利亞的「新大陸」。
4. 殖民地社會的華人移民,原本就與東南亞諸地的統治者合作,後來轉而與新來的歐洲殖民者合作(甲必丹制度),因此這些地區的華人移民社群,一向都能夠與統治者合作共存共容,直到二戰之後殖民地政權崩潰。而在移民社會的華人,特別是美國,在他們結束南北戰爭之後的各種政治經濟矛盾紛爭,後來各派政客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將華人當成箭靶子是個好主意,因此搞了個近百年的「排華法案」。而「Chinaman」這個乍看之下似乎十分中性的用語,沒料到它正是在美國排華情緒高張時的負面詞彙。(有時不免在想,我們在幫黑人向歐美各國聲援人權時,歷史上的演變,都像大風吹一樣,他們便將先前歧視與壓迫的對象,由黑人轉成華人/黃種人了……)
5. 作者談馬尼拉時,有提到菲律賓的華人/麥斯蒂所人(Mestizos,華原混血)逐漸被「西班牙化」,與巴達維亞的情況完全不同。想想也是,今天我們似乎很難聽到呂宋那邊有類似的華人會館或華人政經組織,也舉不出什麼名字像是中國式的人物,頂多就是某人的祖先與華人有關云云。不過,我總懷疑這是否與當年西班牙多次對華人施行屠殺的結果有關?
6. 新加坡的建國派,正是馬來亞/馬來西亞的華人社群中,最不願意與華人扯上關係的一群人。
7. 本書 408 頁帶到在結束毛主義與馬列主義後,人民中國開始轉向「資本主義威權政治(Capitalist Authoritarianism)」,並認為這正是與中國長時期的政治史相吻合的。這個新詞彙「Capitalist Authoritarianism」——政治上採威權體制,經濟上採自由資本主義型式——深得我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