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個人來講這本書的讀後感,有點不太「客觀」。因為自己年近半百,長期以來又特別愛隨便亂讀「三古讀物」,所以「通史」這種嚇死人的大題目的書,如果作者所討論的內容不能超越我自己的認識,或許容易對它過於嚴苛了。
---
2. 第二講第三節〈止戈為武的天大誤會〉,在第一層面,我同意楊照從甲骨金文看出,「止戈為武」是所謂「傳統學者的不正確誤讀」。但再下一層面鑽研下去,作者下結論說「一個人走到武器旁邊拿武器,代表要動武了」倒是太過於一廂情願了。若照造字本意,「『走』去『拿』武器」,為何最後只有「止/腳」而無「手」這個元素呢?
其實這與古文字的公案有關,也就是出土諸文物中的「兵避太歲」、「太一避兵」、「太一祝圖」當中,「歲」字也同時地擁有「止」和「戈」的造字元素,看得出這是源自於某些上古的戰鬥巫祝儀式。我自己的想法︰「武」字,在書寫上與「太歲避兵」的有關,是某種「戰舞」(所以要強調的正是「舞步」),因而該字的讀音為「舞」。
---
3. 關於本書所解釋的中國「姓/氏」的內容是︰
(p174)「姓」是什麼呢?「姓」是由幾個不同的「氏」,因為特殊的地緣共居合作關係結合而成的團體。封建是由「氏」產生「姓」最重要的程序。幾個不同的氏族,被指派了封建的任務,移居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進行征服、墾殖的任務。在新的地方定居下來,這幾個氏族,可能再加上幾個當地願意合作的氏族,組合了新的「國」,這個國就構成了一個新的「姓」,於是在原有的氏之上,他們取了一個共同的姓。……「氏」是自然、天生的血緣關係……「姓」等於是人為的、擴大的親族關係,在沒有真實血緣的人群間,造出一種「我族」意識。
簡言之,以上這段是錯誤的,應該是楊照錯搬了日本對「姓」的用法,來套到先秦中國了。
---
4. 另外,關於周幽王失國一事,作者似乎只醬在「諸侯不至」這句話,並衍生了一大段周天子動員能力衰弱的論述。
嗯……記得錢穆老早就研究過了,周幽王當時正在攻打申國,而這件事是在歷史上演過千百回合的「廢長立幼/廢嫡立庶」所引發的老戲碼而已,他的失敗重點在於「背叛」。楊照似乎沒研讀到這一部分,雖然質疑了「烽火戲諸侯」,但寫到這一節,只能算是言不及義。
---
5. 本書藉由《論語》來還原孔子那有血有淚的形象,寫得還不錯。
---
6. 《老子》的書是晚成的。但「老子其人」,作者說是兩人,一為老聃、一為李耳。這點我持開放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