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8日 星期日

【小筆記】日文漢字的「堀」

看日本戲劇,偶爾會注意到劇中姓氏中的「堀」字。照我們的習慣,華人世界一向見到日本人名所用的漢字,基本上都會用我們自己的中文發音,而不會使用日語的音譯。而「堀」這個字,在我們華人漢語當中是被當作「窟」的同音同義字。然而,用這種方式來講一個日本人的姓氏「崛北」,嗯……似乎不太文雅。

像「掘」、「崛」、「堀」、「窟」這些形聲字,在中古漢語都與它的聲符「屈」一樣讀作 kuet(今天的標準國語沒這個音)。演變至今分成了兩派。

一派是保持原本的聲母ㄎ,成為了「哭(Ku)」;另一派則是聲母和韻母同時被顎化,成為「蹶(Jue)」。

但在海的另一端,和漢語完全不屬同樣語系的倭語,對漢字的態度,都是拿意義引申來「湊」的。日本人將他們語言中的動詞「ほる(Ho-Ru)」(挖掘),拿漢字的「掘」來湊;這部分對應得合情合理。

然而,他們會用這個動詞變形後的「ほり(Ho-Ri)」,講成是城邊所「挖掘」出來的護城「壕溝」,再用从土的漢字「堀」,湊成它的文字符號。

所以若是兩派擇一,以日本人名中的「堀」這個漢字在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讀法,我會比較傾向於遵循日本人借用漢字的本意,讀作「掘/蹶/Jue」,在我自己的中文腦袋感覺上,比較不容易產生粗俗的聯想誤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