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bii 2012.11.4 舊文歸建)
我並不太清楚這位日本作者杉山正明在學術界的地位如何。這位想要為大漠游牧部族在歷史地位發聲的想法,是十分值得推崇的,因為「中原正統王朝中心觀點」,一定會有許多偏頗與扭曲的。但對於「漢匈關係」,作者在第三、第四兩章的講法,卻絲毫說服不了我,反而讓我覺得根本是「矯枉過正」。雖然作者可能未自覺到他的論述方式︰主角(匈奴)是歷史的聚焦點,一切歷史的發展都是繞著主角進行的,只要文獻上有所不符,那就一定是配角(漢朝、後世的中國人)為了民族情感而遮蔽或扭曲了史實。
劉邦在白登山被冒頓打得灰頭土臉,這應該是史實;透過陳平的外交斡旋,其後漢朝對北方匈奴稱臣,這也應該是史實。但這時候的漢匈關係,絕對不是像作者一路推衍下去的詮釋,說「漢朝是匈奴帝國的附屬國」(p136)。是否成為「附屬國」,最簡單的觀察點,便是當該國的繼承發生狀況時,優勢國家是否能夠主動或被動地介入。我們都曉得,在劉邦死後,惠帝、呂后、少帝、文帝、景帝、武帝,一連串的皇位繼承過程當中,匈奴的勢力從來就不曾出現過?帝國初期的羅馬,每當亞美尼亞老王死去、新王繼立,總是讓羅馬皇帝找到機會欺負一下帕提亞波斯,所以亞美尼亞確實是羅馬的附屬國,毋庸置疑。而漢武帝在搞定東甌閩越的問題之後,無視於這些民族的傳統體制,紮紮實實地在人家地盤上搞了個 divide et impera,那也才是貨真價實附屬國的定義。所以,當杉山正明手上的史料跟我們一模一樣的時候(《史記》《漢書》),我想不通本書怎麼可以得出「可憐兮兮的漢朝 vs 志得意滿的匈奴」這個寫作基調?而「匈奴」到了中國南北朝,基本上已經是個「消失的民族」了,大體上都已和其它民族融合在一起了,但作者卻還是念玆在玆,連唐太宗李世民的血統都要上溯到匈奴,這就有些太過份了……
此外,在 p164 有這一段話︰
眾所周知般,國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由口=城牆、口=人口、一=土地、戈=武力組成。總之「國」這個字原本就是意指都市國家。
——結論大體是正確的,但這種「測字先生」的推論過程卻是大謬。
本書有不少篇章值得推薦,因為作者幫讀者把觀點拉到亞洲大草原上,讓大家對歷史的認知能更具全面的視野。然而不少片面的過度推述,過度貶低東亞農業民族所扮演的角色,讀者必須自行過濾吸收。
===
(2013.4.7. 補記)
「匈奴民族在歷史上的消失,當然不是這個人群的全部個體都已被斬盡殺絕、不再存活於世的結果。其實他們不過是不再作為『匈奴』這樣一個人群共同體而存在,人們因而便也取消了『匈奴人』這樣一個曾經流行數百年之久的分類範疇而已。匈奴後裔們繼續生活在後來的許多被標識為其他名稱的人群裡,變成這些不同人群之內的新成員。分子人類學的任務,是在對不同人們共同體的分類範疇發生轉換的過程裡,去追蹤這些匈奴後裔們各自的去向;由此,它可以告訴我們匈奴與匈奴之後的鮮卑、柔然、突厥等人群具有何種形式、何等程度的承繼關係。但它不應該、也絕不會自作聰明地想把早已分散到後世不同人群之內的匈奴後裔們都尋找出來,重新湊集一個早已消失的「匈奴」民族,把它強加給後匈奴時代的歷史。」(姚大力《我們是誰》p18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