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觀片小感】《棒球大聯盟 2nd.第二季》全25話

剛補完新上架的 2020 年四月番《棒球大聯盟 2nd.第二季(メジャーセカンド 第2シリーズ)》。令我相當意外的,是這部作品的主題除了一般熱血運動少年漫畫風格之外,居然觸及到了另一個罕見的主題︰女子選手的運動能力,在棒球這項競技中是否能夠匹敵?

延續第一季的劇情,男主角(二世)進入初中加入學校的軟式棒球隊,原本是該地區有名的強豪學校,卻因為隊上學長們涉及犯罪而大量退出,搞到剩下來的隊員僅剩包括主角的男性三人以及女性,而且幾乎剛好九名隊員,連教練都沒有(《黑子的籃球》和《籃球少年王》表示……)。當然,這段情節算是作者的「刻意」,反正就是要弄出一種男主角處於絕境當中,並帶領一群女生打棒球的條件。一開始與他們比賽的球隊,自然都會先輕視這群娘子軍主力的破落球隊;但後來也無一例外地發現自己反倒被主角隊伍給反過來狂電一番。雖然歷經風雨,這部作品最後仍是以 Bad End 結束︰主角在第一季時的好友(同為另一位「二世」)傷後重出江湖,並在精神與技術層面上,對著主角球隊大肆開虐,搞到主角差點回到第一季的自閉崩潰模式……

在看這部作品,讓我不斷思考到這個問題。除開青春期後女性的天生身體問題,在非職業棒球的競技當中,男女是否真有性別上的嚴重差距?像格鬥的打架類型、或籃球足球這類的肢體嚴重碰撞的活動,我相信男女在其中的表現不可能匹敵;但棒球,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難道兩性的表現也有如此大的差距嗎?本作前半所出現的另一位「二世女」眉村道壘,在劇中便出現了硬式青少棒教練表明要她永遠坐板凳,使得她憤而決定轉去打軟式棒球。這種男女不平等的情況,在現實裡不知是否為普遍的現象?

最近幾年日本動畫推出了不少棒球番,這部《Major 2nd》,OLM 在製作上十分用心。除了男女主角在 OP 中不斷地放閃之外,本作算是讓人看得相當愉的運動作品。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讀後小感】輕小說《狼與辛香料 Ⅰ》

未曾接觸過動畫,首次接觸了這部聽說很有名氣的輕小說。這是一部基本上「不打架」的奇幻創作故事,主要是以「商貿」作為主線故事的作品。男主角是個旅行商人,在經過某個偏遠村莊時「撿」到一匹化身為少女的狼神,從此一起旅行。

乍看之下,本作的題材似乎挺新鮮的,但不知是不是我的年紀太老,本書的劇情安排,似乎不太能夠讓我投入其中。本作所啟發與取材的現實環境,應該是來自於中古時期的歐洲︰不同地區的商品,要透過旅行商人的運送交換,來滿足各地的生產與需求。至於行商們,則是買賤賣貴,道理並不複雜。這裡頭有談到異地的「匯票」之類的制度試驗曙光,以及城鎮中的連鎖大商行與彼此的競爭。總而言之,這部作品的主要角色在「辦正事」時(也就是不專注在男女主角互相調戲放閃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大腦全開地在算計如何獲取最大利潤。但說真的,除了「情報」這一項之外,這裡的商業原則似乎都太簡單了。

本書最大的危機之處,竟是主角得知某些人要炒作銀幣通貨後想跟著撈一票,卻被該組織追殺。嗯……我覺得壞蛋組織真的想要獨佔利益,對付男女主角,若不是一次就殺乾淨,否則就是拉攏入夥(實際上,最後壞蛋組織正是這麼樣地妥協了);為什麼還要俘虜人質與談判呢?畢竟男主角只是個小咖而已,夜長夢多。當然,我曉得作者這樣安排,才能出現「男主勇敢拯救女主角(並沒有)」的劇情。但畢竟背景設定取材太過現實,總讓我難以代入就是了。

不打架的奇幻世界冒險,我還是比較推薦《小書痴》。《狼與辛香料》,再讀幾本看看……

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四月新番】板機社的《SSSS. DYNAZENON》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今早先追了最新一話的《蜘蛛子》,被那種「謎之分鏡」給昏頭暈腦地蹂躪了一遍︰板垣伸超愛「搖鏡Pan/Dolly」和「特寫CU」,感覺就像是小孩子拿到新玩意兒便迫不及待要向全世界炫耀一樣,技巧至上主義。如果不是原作的劇情和悠本碧的聲音功力,這部作品我可能早棄了。

但後來再追板機社的超人怪獸大戰《SSSS》,就是非常體貼觀眾的作品︰願意好好地講故事。即使故事分析起來並不特殊,但看得就是很舒服。如果觀眾的專注力,隨時都要發現運鏡的技巧,那就代表導演的程度太爛了。板機社的運鏡方式和技巧絲毫不少於板垣伸,但人家就是作得超級讚。


【觀片小小感】《法國大革命》

本週上架的法國電影,原片名應該是《人民與他們的國王(Un peuple et son roi)》。

1. 本片是以一群住在巴黎的老百姓(玻璃工、洗衣婦)的觀點,來看法國大革命前後所發生的事。始於巴士底被拆,終於路易十六被砍。

2. 我覺得這部近兩小時的電影,最後半小時,有點像是法蘭西版的《建國大業》。把當時在國民議會上的歷史大咖們,按著流傳的文獻記載,讓他們一個個在鏡頭前演講或發言。相信這部份,法國的觀眾應該很有感覺。

3. 身為一個對這段歷史毫不精通的外國觀眾,我只看到一群熱血沸騰的平民,一個不爽,互相吆喝,然後就抄起手邊的棍棒集結衝入皇宮幹架了。巴黎人民,真的兇狠成性呀。

4. 大革命,不見的都是正義與邪惡的黑白分明對抗,本片也安排讓某些角色,發言表達反對激進行為(比如最後一個洗衣婦,面對眾人唾面還是敢回嗆:革命之後,妳們還是沒有鞋子穿!)。只可惜,這部片子只停在砍死路易十六,沒有篇幅描述革命黨人屠殺貴族、甚至是網內互打的切西瓜大賽。

5. 我年紀大了,對於大喊高尚口號(#有民主真好、自由平等共和……)早失了胃口,反而很有興趣知道,當這些覺醒青年們殺光了大魔王之後,接下來,丹通、馬拉、羅伯斯比,也都相繼坐上「反革命份子」的寶座。只有激進過後,富野由悠季和安彥良和這些人,才會對吉翁戴昆沒啥好感。

【觀片小感】南韓歷史電影《雙面君王》

1. 雖然我對朝鮮王朝不熟,但卻很清楚地知道這個王朝在謚法方面超認真。所以這個朝鮮國王被後世稱作「光海君」,就知道他的朝廷一定很不得大臣的心,直系子孫也一定沒有繼位。

2. 這部《雙面君王光海,成為王的男人/광해, 왕이 된 남자)》片所創作的點子,是屬於《乞丐王子》或《影武者》的類型:一個社會底層的人,因為長得與國君相像而被偷偷招募成為替身。後來這位替身因緣際會,扮演的情況越來越多,逐漸地藉由這權力來決定大事,而且還幹得比本尊更好。

3.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故事推進還不錯,替身國王體恤底層人民(因為他原本就是出身自瓦窯的搞笑說書者),在宮廷中以真誠同情心感動了御前侍衛和宮女為他賣命,也以非典型的方式打破政治慣例而整得眾大臣們七竅生煙莫可奈何。最後當他的替身身份即將被拆穿時,本尊再度替換回來,讓勤王義舉立刻成了謀逆叛變。

4. 本片讓我認為比較糟糕的,還是過度採用了今天的民族主義觀。主角(替身)最後能感動都承使、以及真國王的關鍵,居然是他敢在正式朝議上正氣凜然大罵明朝政權(更何況這裡又扯到中國宗主政權總愛向他們搞人販子、叫朝鮮人進獻宮女這回事……);這種朝鮮民族主義的台詞,早了四百年。身為囼彎人的親眼所見,我必須指出藩屬國在基因上不可能反抗宗主。

5. 可以一看的歷史創作電影。

【四月新番】《86︰不存在的戰區》

雖然許多網路好評不斷,但這部片子看到第四話,我還是沒見到期待中「黑科技」的出現。

本作的背景設定,是某共和國剝奪某些國民的權力,強迫將他們丟到牆外戰場去跟鄰國打仗。因而產生了「牆內安全悠哉頹廢混日子」與「牆外悲情血腥生死戰鬥」的生活對比……

由於我從亂讀歷史雜書中獲得的認知,曉得「奴隸兵」的戰鬥力是很糟糕的,而且「管理奴隸」的成本不見得會比雇傭自由人更低(威震幻想世界的斯巴達軍人的主要職責不是用來跟外國打仗,而是管理國內的 Helot…)。所以,除非有其它可以控制那群次等人民的高級黑科技(比如動手術在他們心臟埋炸彈),否則我想不通那些擁有共和國最強戰鬥武器的不爽丘八們不將槍口朝內搞叛變,或者宣布獨立自治、或者向敵軍談停戰條件……

【觀片小感】劇場版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編》

終於看到這部於去年(2020)上映、至今仍是熱門話題的劇場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編》了。

1. 好看。
2. 本作的優點,正如 TV 版一樣,幽浮社(Ufotable)下了相當大的資源,畫面品質不愧於劇場版的水準,而背景音樂所切入的時機完全可以烘托與增強劇中的情境。至於本片亦有電焊大師「阿部望」的原畫,自然使得角色的動作場景有了完全的保證。

3. 主線故事方面,也一如王道戰鬥的絕讚公式︰以多欺少。主角陣營有五個人、彼此之間合同聯繫作戰,而反派則只有一個小 boss 加一個大 boss、兵力永遠不會同時投入。事實證明(由原作者鱷魚女士的親身體驗……),觀眾特別喜歡這樣子的編排方式。

4. 本作的缺點,也一如 TV 版(畢竟是同一位導演)︰話癆。相信這是繼承自漫畫原作的壞習慣,許多橋段的設計上,編導擔心觀眾看不懂,於是就會安排故事中的某些角色用台詞來「解釋」。但影像化的作品(漫畫、動畫)與文字類的小說不同,是可以用鏡頭來傳遞情感與細節的。很顯然地,導演仍延續前一年的 TV 風格,未曾想在此作精練。

5. 花江夏樹的「哭調」一直是我最難以接受的角色聲音表現。無奈本作的主角最愛哭,而且還哭得很用力。最後的眾人慟哭場景,我只喜歡松岡禎丞(豬頭男嘴平伊之助)的哭聲。

6. 值得一看的作品。

====
(三個月後的二刷觀後補語)

和兒子一起在種花上看,對我而言是二刷。確定了一件事: Ende gut, Alles gut.
前面一個半小時打魘夢,拖拖拉拉。如果整部電影結束在這裡,那看來應該只會覺得是動作暢快的普通作品吧。
然而,因為後面廿分鐘,大哥和猗窩座單挑、以及花江的哭戲,情緒一下子拉到最高,掩蓋了前面一個多小時所累積的不足之處(雖然三太郎/炭志郎的不斷自刎有令人動容,但劇情節奏很快就被一堆廢話給拖垮了…)。
所以說,劇情收尾,在觀眾的主觀情緒中,真的太重要了。別再說「平穩落地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