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9日 星期六

【讀書小感】塔博的《保羅與耶穌》

雖然我在大學時代亂讀書時,就大致知道「保羅的基督教」並不等同於「耶穌的基督教」一事,但直到今天才總算藉由這本《保羅與耶穌》,算是比較系統性地瞭解當中的許多現象與論述。本書的主旨,是後世流傳最廣的「基督宗教」——包括後來所限定的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其實是建立在使徒保羅的基礎之上,與原來充滿猶太民族色彩的「耶穌運動」關連較淺。而收錄在《基督教新約》中的諸多保羅書信裡,保羅所批評的對象,並不是無名的異端,而是耶穌的直傳者——雅各和彼得的教會。換句話說,在耶穌本人的下一代,整個「廣義基督教運動」早就已經處於分裂的狀態了。
 
本書提到由保羅發起的分裂,大致是以下幾項︰「聖餐」、「耶穌復活」、「啟示錄信仰」。「聖餐」一事,也就是耶穌最後晚餐中的「吃我的肉、喝我的血」,是在保羅開始傳教之後才出現的記載(保羅書信、福音書),並不是原汁原味的猶太傳統。而「耶穌死後復活」,更是猶太傳統所沒有的——耶路撒冷傳下來的耶穌運動繼承者,比較傾向於將耶穌視作彌賽亞,是會死的凡人。至於啟示錄信仰,則是相信有生之年將見證到世界末日即將到臨,公元三世紀的基督教信仰記錄明顯地呈現這種傾向。
 
雖然我個人的專業不在宗教史上,不過我總覺得本書作者考證了許多從耶穌到公元二世紀之前的文獻,卻似乎漏掉了「希臘哲學/神學因素」這一項脈絡。關於「聖餐」這件事,我相信那並不是猶太傳統的說法,但也絕非保羅本人的獨創——不如說,保羅受到了希臘羅馬的神學概念,將「吃神的肉、喝神的血」這個原本屬於「自然界循環」的想法(以前我寫過這方面的網誌),一舉「聖化」成了「人與神的結合」。
 
至於「耶穌復活」一事在《基督教新約.福音書》中的諸多矛盾,我讀作者的論述比較混亂,但大體上可以看到,猶太傳統認為生命是「生氣/魂/肉體」所構成,死後肉體將會腐爛,生氣回歸神,魂則落於陰暗(但未賦予痛苦或幸福的)地下世界 Sheol。保羅則將這個觀念,改造成「死亡只是『脫掉肉體的外衣』」,成為「屬靈」的存在,並進入未來新的「神的國度」。藉由這一點與上面的聖餐儀式結合,除了應合於「世界末日/啟示錄信仰」之外,也同時賦予耶穌為「神」的地位。
 
太精細的神學我無福消受。不過若由「古文獻」、「歷史」這些方面來著手,重新觀看大家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倒也挺有趣的。
 
PS. 看到在耶穌死後,接下基督宗教擔子的保羅與「雅各、使徒磯法」的路線分裂,不禁令我想到中國的類比︰孔子死後,搞法家路線的子夏、與搞禮教路線(並成為正統)的曾參之間的路線分裂。「師因弟子成名」,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2016.1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